“諸位,今日的詩會以花為主題如何?”
襄陽笑瞇瞇的詢問。
主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導這些小姐活動起來。
若是跟在大人身邊見客,一個個都是一副大方端莊的官家小姐模樣。
離了身邊人的提點還能行事周全的,日后才能坐穩(wěn)寧國公府女主人這個位置。
“主題為花,大俗即大雅,郡主提議甚好?!?p> 說話的是個穿鵝黃襦裙的姑娘,這是王二小姐。
濯城王家乃當朝王皇后的母家,王二小姐在一眾閨秀中屬于家世最為突出的一類。
王家富甲天下,當今能順利登上皇位,王氏一族功不可沒。
不過王皇后膝下無子,倒是個硬傷。
吳州多才女,今日宴席所邀之人又大多為名門望族,吟詩作對對于她們來說和吃飯喝水一樣常見,詩會倒是真開展的如火如荼。
“醉倒深紅波,此花最解語。孫姐姐這句詩好生厲害,依我看,孫姐姐倒是同這芍藥一般,是一朵解語花呢!”
林婉如輕笑道,見孫家小姐一首暮春詠芍藥引起了詩會的高潮,她有意巴結,便奉承了兩句。
孫家小姐不過微微一笑,林婉如這樣的人她見多了,不過林婉如的奉承還是讓她頗為舒心。
“林小姐謬贊,西樓只是在姨母處見到芍藥有感而發(fā)?!?p> “孫姐姐所指的姨母可是貴妃娘娘,聽說貴妃娘娘甚喜芍花,孫姐姐該是在宮中見到吧?”
“袁妹妹說的是,西樓確是在貴妃娘娘宮中見到?!?p> 孫家小姐答了身邊一位略方臉的閨秀的疑問。
話音一落,眾人臉上神色不一,孫西樓的詩看似說的是芍藥,何嘗不是在暗喻孫貴妃。
孫貴妃膝下已有一兒一女,比之王皇后可謂兒女雙全。
孫家如今前有首輔,內(nèi)有貴妃,正是得意之時,雖無甚家底,但仍誰看了都要稱贊一句,好一個炙手可熱的新貴。
這林家小姐也真是,干嘛上趕著趟拍馬屁。
如若把孫貴妃比作一朵解語的芍藥花,那王皇后成了什么?
襄陽不禁有些埋怨林婉如。
本來孫家是新貴,不在伯母的邀請范圍之內(nèi)。
只是碰巧孫西樓在蕪地探親,伯母只好一并讓她邀請了。
偏這林小姐還火上澆油,可不要把場面鬧大了才好!
襄陽看向那邊王氏姐妹的反映。
王二小姐倒是沒做什么表示,只是低頭看向桌上的詩句,王三小姐是個直爽脾氣,當場就譏笑出聲。
“呦,我看這位林小姐倒是會講話的很,你不該寫芙蕖,倒是應該寫狗尾巴花!”
林婉如面上通紅,王三小姐是在譏諷她向那家犬一般向主人搖尾巴呢。
偏她今日穿了條緗色綢裙,同狗尾巴草的顏色相仿,看起來倒是真有幾分相似。
一眾閨秀似是都聯(lián)想到了,狗尾巴草和林婉如裙子顏色相仿一事,一個個拿帕子捂了嘴偷笑。
更有甚者想到,林家小姐確實咎由自取,可不見她拍孫西樓的馬屁拍的飛起?
孫家小姐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林婉如雖然是奉承自己,但是若把她比作狗尾巴花,那自己成了什么?
當下就反駁了王三。
“王宓,你是什么意思?婉如只是稱贊這詩句不錯,你若是不服,當場作詩便是!”
她知曉王宓不喜詩書,故而這樣說道。
王三揚眉就要開口反駁,王二小姐皺眉按住,宓兒還是如此沖動,對方明顯蓄意挑事。
如若真鬧起來,寧國公府不好收場,就連皇后娘娘也不好言語。
“孫妹妹又何必咄咄逼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擅長的,宓兒不善詩書,就不必作詩了吧!”
王二解圍道。
“顰姐姐好大一頂帽子,既然王宓不善詩書,那就不要妄作評價。”
孫西樓見狀也毫不客氣,王皇后膝下無子,孫家也不怕的。
“好了好了,詩會繼續(xù),接下來是顰姐姐作詩了?!?p> 襄陽見孫、王二人針鋒相對,連忙出來打了圓場。
是可忍孰不可忍,王家雖教導子孫在外不可張揚行事,但孫西樓實在欺人太甚。
王顰略一思索,揮筆寫下詩句。
“...春來喚我展新姿,占斷城中好物華。”
襄陽開口讀道,孫西樓寫的芍藥,王顰寫的是牡丹。
芍藥、牡丹?
襄陽想起前朝劉大家的那首詩。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p> 詩句一落,竟是無人敢評判。
在座閨秀的父兄們大多在朝中任有官職,孫、王二人之爭看似是閨閣兒女斗詩。
實則不過是當下早已斗的水火不容的新貴清貴之爭的縮影罷了!
王二這首詩寫牡丹,也有向劉大家那首流傳甚廣的《詠牡丹》致敬的意思。
正合劉大家詩中含義,暗暗貶低了孫西樓和林婉如所稱贊的芍藥和芙蕖。
林婉如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她也看出來王二小姐這首詩有暗貶自己所描繪芙蕖之意,看向身邊低頭不語的周幼儀,計上心頭。
“郡主,我看就不如由周妹妹來擔當這首詩的品鑒人吧!”
連平仄都不通的人,能指望你會品詩嗎?
林婉如勾起嘴角。
襄陽聽到林婉如的提議倒覺得有兩分道理。
周家本就是勛貴,按說周幼儀的身份也并不比王顰和孫西樓低。
加上周幼儀乃蕪地知府之女,由她評判倒是再合適不過了。
幼儀一愣,林婉如竟把火引到自己身上?
她不惹事,可不代表她怕事,昔日徐家嫡女的那股子氣韻涌上心頭。
幼儀瞥了一眼林婉如,朝襄陽郡主點了點頭。
“以幼儀之見,這首詩...”
眾閨秀屏氣斂聲,顯然對幼儀的評論來了興趣。
“寫的很好!”
寫的很好?就四個字?
孫西樓嘲諷似的一笑,這馬屁倒是比林婉如拍的還直接。
林婉如見狀得意一笑,不學無術之人也只能說出這四個字了吧。
王二同王三對視一眼,這周小姐家世也不低于自己姐妹,也無須這樣拍馬屁吧。
只有襄陽郡主不解的看向周幼儀,難道是自己看走眼,看錯人了?
幼儀將眾人反應收在眼底,也不方亂,只是娓娓道來。
“王姐姐的詩,平仄相合,描寫生動,寓意中更有意借鑒前朝劉大家的《詠牡丹》一詩,所以我說寫的很好,只是...”
幼儀聲調(diào)揚起。
“我認為有一句稍作改動會更好些?!?p> 幼儀話音剛落,王宓便接話上了。
“我姐姐這詩做的這么好,你待如何改動???”
改詩說來容易實則難,一字之差寓意千差萬別。
若是周幼儀能改王顰的詩,豈不是說周幼儀水準高于自家姐姐?
王宓一向欽佩自家姐姐,故而出言相護。
“宓兒!不得無禮!周妹妹見諒,你想怎么改動?還請賜教?!?p> 王顰代王宓作揖道歉道。
幼儀對王顰和王宓兩姐妹倒是很有好感。
因而也不在意王宓方才舉動,提筆便寫下自己心中改好的詩句。
“我喚春來展新姿,占斷城中好物華。”
我喚...我喚..
好一個我喚春來展新姿,化被動為主動,一個我字霸氣十足,這才是花中之王的氣韻!
王顰看向幼儀,連連點頭稱贊。
“幼儀妹妹改的這句甚好!”
“顰姐姐過獎,在我看來,牡丹的可貴不僅僅在于她的國色天香,而是百搭?!?p> 周幼儀開口解釋道。
“百搭?這個說法我曾未聽過,倒是新奇的很?!?p> 王顰有些疑惑,眾閨秀也點頭,百搭從何談起?
愚人傲骨
今天用了好長的時間,又重新理了一遍大綱,長篇最怕寫到后面接不起來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