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太平軍在拒援成功后連續(xù)三天強攻廬州,連續(xù)攻城士兵疲憊,太平軍修整一天,調整了攻城計劃。
在修整好之后,再次連續(xù)攻城三天,連續(xù)攻城將近半月,胡以晃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一時手段用盡,仍無法破城,不勉有點沮喪。便與曾水源商議破城之法。
曾水源:觀連日作戰(zhàn)的兩種方法,強攻無法上城墻,地道每開始挖便被破壞。如今強攻十幾天仍不奏效,我看強攻不可取,如今我們只能在挖地道炸城墻上做文章。
胡以晃:那你說怎么才能到城下挖,
曾水源:我們可以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城內的清軍主要靠數(shù)百位城內的瞎子,聞聲辨穴。如今我們可以假意在城外扎營的部隊,主要是在城外弄出動靜擾亂瞎子們的耳朵。待清軍來破壞,我們就撤退。清軍撤走我們在去建營,總之就是要把響動鬧大。這樣我們的土營就能順利施工了。
胡以晃:聽你說的有些道理,今晚試一試。
當晚病急亂投醫(yī)的胡以晃,就派兵越過廬州城外的護城壕,在廬州城根處大搖大擺的扎營。
如此囂張的扎營方式,清軍還是頭一次見、
但新鮮歸新鮮,城上的清軍自然不會干看著他們扎營,江忠源派一百清軍縋城而出,很輕易將太平軍城下新營搗毀。但是清軍撤而不退,清軍人又少不敢到距城遠的地方驅趕,當晚江忠源只好下命城內的清軍縋城而出,在城外傍城扎營,以護衛(wèi)廬州。當然在清軍建營的時候,太平軍是要來搗亂的。
不明真相的清軍,自然是加緊建營,響動弄得很大,胡以晃等見到這種情況很滿意。
就在當天凌晨,正在建營的清軍突然被一聲巨響嚇了一跳,接著其身后的城墻十丈多寬的城墻轟然倒塌,數(shù)十名修建營盤的清軍,被壓在城下。于此同時附近久侯多時的太平軍,乘勢殺了上來。
但很遺憾太平軍算漏了一點,那就是來城外扎營的清軍會阻擊他們一段時間。
這一阻隔,準備充分的清軍,便用沙袋等物將缺口堵住大半,待太平軍殺至城下,只能往城興嘆了。雖然沒有攻進城去,但在清軍出城襲擊受挫的情況下,兵至據(jù)城較近處搶筑兩座營壘,以做挖地道只用。(都怪城內沒有炮火,要是有的話誰敢在城根扎營。)
第二天中午清軍出城襲擊,但被在城外站穩(wěn)腳跟太平軍擊退。
之后太平軍在構筑的兩營內分別搶挖地道,并用猛烈的炮火聲掩護施工,不過這次守城的江忠源,采用了概率算法,即將每個聆聽者,將大致方位保出,最后得出兩條大概率方向。
江立即派兵出城搗毀,沒想到一擊即中,將太平軍在城外所挖的兩條地道搗毀。
之后清軍各路援軍約七八千攜手到達,駐扎在城外十里鋪,水西門外高橋等地。
拖得越久,對攻城的太平軍的越不利,接下來將何去何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