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五百六十二年

第二十四章 結(jié)束

五百六十二年 黃巢0238 5198 2020-06-26 11:27:16

  朋友們都走了,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我們沒有交代---周王室。

  雖然它不是主角,雖然它離開我們的視線很久了,但怎么說,它還是天下的共主,現(xiàn)在天下這個樣子,它怎么也得站出來講兩句。

  關(guān)于周王室的謝幕表演,我們從《史記·周本紀(jì)》開始。

  二十八年,定王崩,長子去疾立,是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襲殺哀王而自立,是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自立,是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這段文言文的意思,上過學(xué)的人都看得懂。意思就是說周定王二十八年時駕崩,其長子姬去疾被立為周哀王。但僅僅過了三個月,姬去疾的弟弟姬叔就殺了他自立為周思王。而周思王也僅僅干了五個月,就被他的弟弟姬嵬給殺了,于是姬嵬又自立為周考王。

  文字表面的意思很好理解,但文字背后的故事卻觸目驚心。

  首先解釋一下,這里的周定王不是晉景公時期的那個周定王姬瑜,這個名叫姬介,周元王的兒子。還有的史料把他的謚號記為周貞王,為了區(qū)分,我也把他叫周貞王了。

  周貞王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441年,這個時間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應(yīng)該還記得,正是晉陽之戰(zhàn)后,趙魏韓三家受封之前的一個時間。這個時間,戰(zhàn)國局勢已經(jīng)形成,但并沒有真正開始,天下還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為什么要強調(diào)這個時間,因為想讓大家知道,此時距離周王室滅亡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同時也想告訴大家,周王室的滅亡已經(jīng)開始了,原因就在上面那段只有幾十個字的文言文中。

  周王室在一年時間之內(nèi)換了四任天子,雖然史書想用平淡、簡短的文字把這段歷史一抹而去,但在這平淡、簡短的幾十個字中,依然能讓人看到背后故事的慘烈。

  為了王位,弟弟姬叔殺了哥哥姬去疾,然后弟弟姬嵬又殺了哥哥姬叔。在這些兄弟相殘的行為中,他們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他們在殺死兄長之前又是怎么想的,史書雖然沒有記載這些細節(jié),但我們依然能猜測到一二。

  所以我想作為最后的勝利者,周考王肯定是最有體會的,因此他才會在繼位后的第一時間封自己的弟弟姬揭于河南,應(yīng)該怕的就是自己的弟弟也步自己的后塵把自己干掉。

  而正是周考王的一這封,在錘死的周王室身上又插了一刀。

  當(dāng)時的周王室除了洛陽以及周邊的土地屬于自己外,沒有一塊多余的了,而姬揭受封的這個河南肯定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河南省(周王室也沒這么大地方),這個地名跟河?xùn)|、河西取名的意義是一樣的,黃河以南的意思。

  河?xùn)|郡是什么地方,河西郡又是什么地方,大家應(yīng)該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洛陽地處黃河以南,因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姬揭受封的這個河南基本就是當(dāng)時周王室能控制的全部領(lǐng)土。

  為了防止弟弟殺自己,周考王可算是下了血本。

  當(dāng)然,除了封地外,周考王還給了姬揭封號,桓公,并且,還有職位,用《周本紀(jì)》的原文講是:以續(xù)周公之官職。

  周公是干嘛的,攝政啊。

  這回明白了,周考王這是把周王室的土地全部給了姬揭,然后又封他為桓公,還讓他攝政啊。

  可以說,此時的周考王除了一個天子的稱號和周王室的王宮外一無所有了(雖然這話之前就說過,但那是跟擁有天下的周王室相比的,那會周天子怎么說也還有洛陽以及周邊的地,在那里他還是有實權(quán)的)。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是的,故事還在后面,因為,姬揭攝政跟當(dāng)初姬旦攝政還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

  周公姬旦攝政時,后來周成王長大了,他還把君權(quán)還給了他,但這姬揭可就沒有還的意思了。

  姬揭死后,他的兒子姬灶又繼承了父親的封地、封號和官職。于是,在周王室的框架內(nèi),一個史稱西周國的小諸侯又誕生了,而這個姬灶也被稱為西周威公。

  根據(jù)史料記載,當(dāng)時的周王室領(lǐng)土幾百里,人口也就十萬左右。隨著西周國的成立,這些又都全部變成它的了,而周王室也就變成了依附于西周國存在的一個象征意義。

  并且還沒完,西周威公姬灶死后,其子姬朝又繼位,史稱西周惠公。然后姬朝又封他的兒子姬班于鞏地,以圖共同“輔佐”周王室。而這個姬班也很快在鞏地建立了一個國家,由于鞏地在王城以東,所以姬班建立的這個國家又稱為東周國,姬班又被稱為東周惠公。

  想想都亂,洛陽那么大一點地,還分為周王室、西周國和東周國三個國家。

  不管了,亂就亂吧,反正生活還要繼續(xù)。

  周考王死后,其子周威烈王(封趙魏韓為諸侯的那位)繼位。周威烈王死后,其子周安王繼位。周安王死后,其子周烈王繼位。周烈王死后,其弟周顯王繼位。周顯王死后,其子周慎靚王繼位。

  周慎靚王六年(公元前315年),周慎靚王去世,其子周赧王繼位,這家伙也就是周王室的最后一任天子。

  到周赧王繼位時,西周國和東周都已經(jīng)徹底從周王室分裂出去了,它們倆還經(jīng)常像其他諸侯一樣搞搞合縱連橫什么的,沒事相互打著玩。

  當(dāng)然,更多的是西周國仗著周赧王住在自己的地盤欺負(fù)沒有天子名義的東周國,一會給在下游的東周國斷水啊,讓他沒法耕種什么的,一會又請韓國出面,幫自己打打東周國啊什么的。

  總之,西周國對東周國占有一定優(yōu)勢,但是,西周國也有比東周國更多的煩惱。因為相對而言,地處西邊,所以西周國更靠近秦國,再加上周赧王在西周國。因此,秦國一旦想在周王室身上做什么文章,一般都會找到西周國。

  至于秦國找到西周國會有什么事,想也不用想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不過,周王室的滅亡,雖然有著與秦國必然的關(guān)系,但在這必然的關(guān)系下,周赧王自己也要負(fù)一點責(zé)任。

  好了,結(jié)束吧,該謝幕了。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還需要把一位老朋友再請出來一下。

  邯鄲之戰(zhàn)時,魏無忌率領(lǐng)八萬魏軍精銳前往救援趙國,來到趙國后他很快便被前往救援趙國的各路諸侯將領(lǐng)推舉為盟軍總司令。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魏無忌不負(fù)眾望,率領(lǐng)諸侯聯(lián)軍勇挫秦軍,替趙國一舉收復(fù)失地,并且還一路追擊到秦國本土,連下秦國河?xùn)|數(shù)座城池。

  而魏無忌也正是憑借著這般優(yōu)異的表現(xiàn)收獲了大批迷弟,值得一提的是,在魏無忌的迷弟中,有一個人是楚軍方面的統(tǒng)帥,他的名字叫黃歇。

  如果大家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的話,不必在意,因為比起他的另一個稱呼,這確實沒什么名氣。而黃歇的另一個稱呼就是春申君,與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齊名的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當(dāng)然,邯鄲之戰(zhàn)時的黃歇在楚國雖然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比起這三位,還是有一點差距的。

  魏無忌指揮聯(lián)軍痛打秦軍的神武形象深深的烙在了黃歇的腦海中,所以在回到楚國后,他還日夜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自己的偶像一樣,帶領(lǐng)諸侯聯(lián)軍暴揍秦軍。

  然而黃歇知道,這樣的機會不是常有的,但是,在某一個瞬間,黃歇卻突然靈光一閃,沒有機會可以創(chuàng)造機會啊。

  如今秦國剛經(jīng)歷邯鄲大敗,損失慘重,這個時候打它肯定是最合適的時機,一旦等秦國恢復(fù)元氣,怕這樣的機會就更難找了。

  于是,黃歇找到了楚考烈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楚國能帶頭合縱,再次攻秦。

  對于黃歇的分析,楚考烈王認(rèn)為也很有道理,當(dāng)即就同意了他的提議。

  既然同意了,那就開干吧。

  然而,一個問題擺在了黃歇和楚考烈王面前。

  上次合縱是因為趙國有了滅國之危,而趙國的生死存亡則牽扯這各諸侯國的生死存亡,所以他們才會積極出兵救趙??涩F(xiàn)在秦國已經(jīng)龜縮本土了,一時半會也沒有東出之意,天下正處于一個短暫的和平時代,那要用什么借口才能召集諸侯,合縱攻秦呢?

  以楚國的名義?

  可誰聽你的。

  就在兩人犯難的時候,黃歇想起了周赧王。這家伙雖然連洛陽那一畝三分地也沒有了,但他這天下共主的稱號可是拿捏的死死的,更重要的是,他對秦國的怨氣可不比誰少。

  于是,黃歇派出使者找到了周赧王,說出了以他為旗號,楚國帶頭響應(yīng),召集天下諸侯合縱伐秦的想法。

  作為一個被世人遺忘的人,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還有這么大的作用,一時之間,周赧王有了一種君臨天下的感覺。當(dāng)然,面對黃歇的提議,周赧王一個人還不能確定能不能答應(yīng),所以,他要找當(dāng)時的西周國君西周文公商量。

  西周國受慣了秦國的欺負(fù),西周文公當(dāng)然希望能教訓(xùn)一下秦國,但比起教訓(xùn)秦國,西周文公更在乎的是西周國的安危。

  不過最終西周文公還是同意了黃歇的提議,原因很簡單,邯鄲之戰(zhàn),楚國和魏國兩國聯(lián)軍加上趙國的殘兵敗將都能把秦國打得個落花流水。如若此次合縱真能如黃歇所說的召集天下諸侯的話,那攻秦肯定不在話下。就算再退一步說,即便天下諸侯不能全部都來,來一半也夠秦國喝一壺的。

  主意已定,開干。

  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周赧王和西周文公還召集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隊。

  勇氣可嘉啊,真是勇氣可嘉。但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部隊是有了,這糧草也該準(zhǔn)備一下了。

  周赧王看了西周文公一眼,然而西周文公肩旁一聳,雙手一攤,表示我給你拉扯出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隊就不錯了,還要糧草。你一直住我這,我有多少余糧,你知道的比我還清楚。

  說的也是,兩人又開始犯難了,難道伐秦大業(yè)還沒有開始就流產(chǎn)了?

  周赧王不甘心,于是一個想法又冒了出來,不如向民間征集。

  這所謂的征集,不是征稅的征,而是借,并且,還是立字據(jù)帶利息的那種。

  一番折騰下來,周赧王和西周文公總算拉起了一支有模有樣的隊伍,于是昭告天下,相約與六國軍隊于伊闕會師,共同向西伐秦。

  收到周赧王的號召后,楚國當(dāng)然是第一個行動,黃歇當(dāng)即就率領(lǐng)楚軍前往伊闕,而在楚國之后的是燕國。

  燕國保持著它一如既往的單純,表示既然周王室都出面了,也該意思意思。但他知道,這可能沒多大意思,所以它只派出了極少數(shù)的人前往意思意思。

  周赧王站在白起當(dāng)年在伊闕擊敗三國聯(lián)軍時站過的山坡上,伸長了脖子向東望去。按照約定,此時的各路諸侯都應(yīng)該陸續(xù)會師于這里了??墒强粗狡孪拢挥谐脱鄧牟筷?,加起來也就五萬人。

  按照趙奢的軍事理論,這以萬為單位的個位數(shù),打仗時圍個城角都是不夠的。周赧王雖然單純,但他也不傻,這一點,他肯定也是知道的。所以看著楚國和燕國的五萬人,再加自己的五千人,周赧王陷入了沉思。

  可能他還想再等一等,安慰自己說,趙魏韓還有齊國的軍隊只是一時迷路了,他們很快就到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心里,他已經(jīng)有了答案。

  趙國剛跟秦國經(jīng)歷了大戰(zhàn),元氣有點大傷,再說了,光收復(fù)的那些失地都夠他忙一陣的,所以,趙國肯定是不會來了。至于魏國,魏安釐王都能被秦昭襄王一句話就嚇得死死的,你覺得他還會參加合縱攻秦嗎?現(xiàn)在魏無忌在趙國住著呢,可沒有人敢再干竊符殺將這種事了,所以,魏國肯定也是不會來了。而韓國呢,正在忙著守備陽城,生怕秦國突然發(fā)動進攻,所以,更沒有心情主動去搞秦國。還有一個齊國,此時最閑的就是它,但是秦國自開始實施范睢的“遠交近攻”戰(zhàn)略后,跟齊國關(guān)系就一直不錯。所以,齊國肯定也沒有大老遠的跑去打好朋友的必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赧王從希望變成了失望,然后又從失望變成了絕望,直到最后,他和西周文公還有黃歇都一致認(rèn)定,他們是不會來了。

  在得出這個結(jié)論后,黃歇帶著楚軍當(dāng)即就跑了,于是在伊闕只剩下了一面茫然的周赧王和一臉懵逼的燕軍。

  燕軍倒無所謂,本來就是準(zhǔn)備意思意思,沒來多少人,現(xiàn)在沒意思,正好有意思,就當(dāng)旅游了,當(dāng)即拍拍屁股也就回去了。

  走吧!都走吧!站在山坡上,周赧王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此次合縱,雖然就此收場,但秦國可真嚇得不輕。要知道,他可是剛從邯鄲敗下陣來的,在那里都快打得找不著北了,要是這個時候諸侯真來一次合縱,恐怕這咸陽就不保了。

  聯(lián)軍散去的消息傳到咸陽,秦昭襄王長舒一口氣,但很快他就緊鎖眉毛。

  好你個周赧王啊,平時我也沒怎么著你啊,你竟然想干我,那好,干就干。于是秦昭襄王火速集結(jié)十萬大軍,陳兵于函谷關(guān),大有東出之勢。

  這架勢,立馬就把還在悔恨中的周赧王拉回了現(xiàn)實,而他的那五千人馬也立馬意識到了情況不對,當(dāng)即溜之大吉。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由于人都跑光了,秦國的十萬大軍便長驅(qū)直入,不一會兒就占領(lǐng)了西周國。

  因為周王室的名器珍寶都在西周國,所以,這些盡落秦國之手,其中就包括幾百年來令各諸侯霸主垂涎的九鼎。

  結(jié)束了,這回真的結(jié)束了,不過,故事并沒有完。

  西周文公和周赧王都做了秦國的俘虜,但秦昭襄王挺夠意思的,并沒有殺他們,而是把他們遷到了伊闕南邊的新城。

  也罷,不做王也能生活,但對周赧王來講,可不是這么回事。因為當(dāng)初借的錢可還沒還呢,這年頭,經(jīng)濟不景氣,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欠錢不還可不好。于是債主們紛紛追著周赧王來到了新城,向他討債。

  對于周赧王而言,當(dāng)初借錢召集部隊算是一種投資,想著打贏了秦國就可以獲得成倍的受益,到時還錢肯定不成問題??烧l會想到,這還沒開打呢,就敗了,這會哪有錢還。于是為了躲避那些討債的,周赧王只好躲進了一處建在高臺上的驛館。

  哎,杠桿投資害死人啊,周赧王這一生,真可謂是一無是處。

  當(dāng)然,較真起來,也不能真說周赧王一無是處,最起碼人家創(chuàng)造了一個成語:債臺高筑。

  不知是年事已高,還是被債主們逼急了,就在這一年,隨著周王室和西周國一起,周赧王也走完了他的人生。

  想當(dāng)年,姬發(fā)英姿颯爽,分封八百諸侯,到而今,殘花落去,只剩七個故國。

  不過,這已經(jīng)夠了,國祚七百九十一年,除了周王室,還有誰。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這一年周王室雖然算是滅了,但它的祭祀并不沒有斷,因為東周國還在,而它延續(xù)了周王室的祭祀。直到七年之后,秦昭襄王的孫子,秦莊襄王才滅了東周國,將周王室、西周國和東周國的全部領(lǐng)土并入秦國,自此,周王室才算徹底退出這個舞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