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庭傷人
上午看到老高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條動態(tài),大意是......盛怒之下,他把孩子受傷的地方拍了照片,配上文字,以九宮格的形式發(fā)布。
老高是學法律的,這時候卻感到非常無助,他也不能替孩子疼,他的路,終歸還是要靠自己去走。
我見過老高的兒子,一個非常外向的男孩子,喜歡播音主持,喜歡背誦古詩,長得比較高大,原生家庭也很溫馨,并不是霸凌故事里,內(nèi)向、靦腆、無人疼愛的小孩。
我在動態(tài)下面評論:以前看到一句話,說壞孩子是這個世上最恐怖的生物,確實沒錯,但是這些行為都跟原生家庭有關,遇到通情達理的家長還好,因為他們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和善的人,要是遇到那種蠻不講理的家長,那就太糟糕了,希望你家小孩有能力化解,不要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
老高回復說,是的,那個孩子的家長今年離異了,孩子有了心理陰影,于是把怒氣發(fā)泄在同學身上。
這條消息下,全是同事和朋友的關心,其中不乏有以暴制暴的言論,但是老高不愧是學法律出身的,加上他心地很善良,他回復道:這件事情已經(jīng)跟老師和家長溝通處理,請大家不要轉發(fā)擴大,只要家長教育、老師管理、孩子自衛(wèi)都加強了,就會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本書,叫《家庭會傷人》,以前不以為意,家庭難道不是每個人溫馨的港灣嗎?尤其對孩子來講,那是個可以完全信任,絕對安全的地方,怎么會受到傷害?
現(xiàn)在我明白了,這里說的傷害,其實更多的是心理和行為習慣層面的。
網(wǎng)絡上有一些人說,只要一想到不需要崗前培訓就能當父母就全身不寒而栗。
的確,當我聽公司領導說要我兼任證代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不行啊,我沒有任職資質啊。
所以當公司推薦去N市參加培訓學習的時候,我非常積極主動,因為知道只有參加了學習,取得了資格證,才有機會進入這個門檻,否則就會被永遠關在大門之外。
可是又有幾個人在結婚懷孕的時候,就通過學習相關書籍或者參加培訓,從而知道了怎樣當父母?
就我所知,身邊這樣的人鳳毛麟角,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年紀到了就該結婚生小孩,至于怎樣養(yǎng)育,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到了學齡,有學校和老師教育,卻沒有想過,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養(yǎng)成教育。
我把這件事告訴給了晴晴,請她幫忙,看有什么好書推薦,我發(fā)給老高,讓他有知識儲備為孩子進行心理輔導。
晴晴介紹了幾本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并且答應,可以通過視頻或者電話的方式,為老高和孩子進行疏導。
正當我準備關掉微信對話框的時候,晴晴突然說,現(xiàn)在你知道我為什么不想結婚生小孩的原因了吧,因為我是學心理學的,對人性有一些負面的判斷,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沒有辦法愛一個男人,如果父母之間沒有愛情,勢必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戀愛觀和擇偶觀,他有可能無法處理好親密關系,不知道愛情是什么樣子的,也不知道幸福家庭應該是什么模樣。
她說,當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沒有辦法為了讓自己顯得正常,隨便找個什么人就結婚了,然后為了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生一個孩子,在我沒有做好完全的心理準備的時候,我真的沒有辦法。我寧愿別人說我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是讀書讀壞了腦子的傻瓜,這些詆毀我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而為社會生養(yǎng)一個具有破壞性的孩子,是我萬萬不能接受的。
我說,晴晴,你是不是太悲觀了一點?你怎么就那么確定你不能養(yǎng)育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可是,江心,什么是優(yōu)秀?我二十九歲就拿到了博士學位,算優(yōu)秀了吧,但是為什么依然算不上性格健全的人?我想我是走到自己設置的死胡同里了。連我自己都這樣疑惑,又怎能培養(yǎng)一個健康而且善良的孩子?況且,就算我真的有能力改變自己,終于交給社會一個善良的小孩,可是,誰又能保證他(她)不被那些不太善良的孩子欺負?我受不了這樣的假設,也沒有能力面對這些現(xiàn)實,我只是活在理論里,書本里,這是最本質的。
我無法理解晴晴這些來自生命的糾結,但是她不隨便組建家庭的想法我是贊同的,的確,男女間的愛情是很神奇的,相愛能讓生活里很多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更能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看到親密關系的相處模式和保鮮訣竅,這是成人以后花多少精力都無法彌補的。
后來我試著勸晴晴,你看,世上的人,哪一個是十全十美的?小孩子就更不可能是了,你要不要試著換一個角度,也許你能愛一個一切都不太完美,但是并不讓人討厭的小孩?
晴晴發(fā)過來一個“捂臉”的表情,我知道這個問題在她心里還沒有答案,其他人是沒有能力改變的,只能靠她自己了。
我試著去探究晴晴形成這種想法的原因,思緒回到了遙遠的楊家峪,她雖然是個出生在城里的小孩,但是她的寒暑假都是在鄉(xiāng)下度過的,父母無暇管她,外婆又年紀大了,想必在楊家峪,她坐在外婆身邊,看到舅舅家的孩子在父母懷里撒嬌,多少會有些羨慕吧,可能也曾經(jīng)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吧,和我一樣,她也是極力想要逃離楊家峪,又十分想念楊家峪的,她要逃離的是曾經(jīng)遠離父母的孤獨,她想念的,是外婆的笑容和十七歲的陳杉,所以當外婆去世以后,她再也沒有回過楊家峪,當和陳杉分別以后,她再也沒有去過二郎山,她不愿意從他家門前經(jīng)過,哪怕知道他并不在家。
仔細想一想,家庭的確會傷人。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