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在博物館地下收藏室,翻到了十幾盒不同種類的熏香。
沉香木,檀木,烏木……
遇到這種“變異”動物,他可是非常感興趣的。
所以一路上點燃不同味道的香薰繼續(xù)跟蹤巨型蟑螂。
巨型蟑螂疾馳奔走,如同巨型重卡橫沖直撞,密林更深處,參天巨樹林立如苗,枝椏縱橫交相錯綜形成遮天蔽日之勢。
周圍空氣充滿了腐蝕的味道,空氣里的腥味令沈文不由得作嘔,接著慢慢的,四周多了“霧氣”,這些“霧氣”灰蒙蒙的。
是瘴氣!
沈文趕緊躲進博物館,在角落里找到了消防套裝,將防毒面罩取了出來,繼續(xù)跟進蟑螂。
疾馳五六公里,巨型蟑螂終于停了下來,而沈文卻累的夠嗆,要不是他經(jīng)常鍛煉身體,這一個五公里跑下來,就算不廢,雙腿大腿上的肌肉也得酸疼上兩天,而五公里對普通人而言,其強度太大,根本受不了,畢竟大多數(shù)普通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
巨型蟑螂鉆進一個黑漆漆山洞,沈文踩著小心翼翼的步子,隨之進去。
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若然開朗!
一抹柔和光線照影濕滑的墻壁。
有出口?!
沈文順著光線走了二百米,終于到了洞窟盡頭確定是一處出口。
該洞口外的世界似乎龐大無比,又似乎充斥著和諧文氣。
此時,巨型蟑螂早就鉆出洞口,不再猶豫半分,便一步踏出。
瞬間明亮的陽光讓他睜不開眼,慢慢的,沈文看清了面前的一切。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赫然如陶公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可惜桃園無人居所作樂,白白浪費如此美池桑竹以及阡陌諧宜。
巨型蟑螂沿著農(nóng)田之間交縱的小道,疾馳走進村落,消失無影。
沈文忍不住好奇,跟了上去,臨近村落,發(fā)現(xiàn)屋舍年久失修,部分屋子都坍塌了頂,裂了墻縫。
幾只野雞覓食雜草藏匿的蚱蜢。
沈文深入村落,一座規(guī)矩的私塾書院是蟑螂消失足跡的最后一個地方。
沈文穿著消防套裝,盡量遮蓋住體味,蟑螂跟螞蟻相似,有著強大的嗅覺和觸覺,另外,蟑螂的復(fù)眼更是極其發(fā)達,靈敏度比蒼蠅高六百倍,視野寬度幾乎可以達到270度。
私塾書院庭園內(nèi),沈文又發(fā)現(xiàn)一攤腥臭的血液,看來他那一劍攻伐戰(zhàn)法,給了蟑螂造成不小的傷害。
書院正堂,一道怪吼頻頻傳來,沈文不敢靠近,怕蟑螂發(fā)現(xiàn)。
突然,書院內(nèi)堂綻放了無數(shù)桃花辦,如花雨落撒滿天,落英繽紛,好不美麗。
這時,巨型蟑螂“嘭”的一聲從正堂跳了出來,沐浴在花瓣雨中,低吟的吼叫,像是舒服的呢喃。
院外,沈文伸手想托住一片花瓣,結(jié)果,花瓣落在手掌的瞬間,化作一縷氤氳彩煙融進了皮膚里。
頓時,那兩寸肌膚就給他特別舒服的感受,好似做了個皮膚護理和SAP。
“好怪異的花瓣雨!”
桃花若雨紛紛落,誰知此間住何人?
沈文繞道正堂,翻墻進了內(nèi)堂,內(nèi)堂是三間屋舍組成,內(nèi)院有兩池水塘,塘間涼亭靜靜矗立,塘心撒落班花瓣隨著微波蕩漾。
另外,西角墻邊,有位老人提著鋤頭耕耘除草。
沈文眉頭微蹙,此地怪異無比,定然有古寶無疑,面前一切皆是古寶所為。
包括這位老人家。
沈文客氣走上前禮貌問道:“敢問老丈,此地是哪?”
老頭收了鋤頭,看了眼沈文,若有所思的說道:“大同界!”
“大同?界?”
“敢問老丈,今昔何年?”
“太元十三年。”老丈回道。
沈文愣了兩秒,太元?
兩晉時期,東晉孝武帝的年號便是太元。
“老丈可知曉外堂的那個牲畜?”
老丈抬頭皺了皺眉,“你說曱甴使者?后生注意言語,莫要辱罵神仙使者?!?p> “曱甴使者?”
沈文前世通曉古今,貫通中外,自然知曉老人嘴里的“曱甴”何物?
其實就是蟑螂!
只不過吳語,閩南客家,粵語都以“曱甴”稱之蟑螂。
而神仙使者一詞讓沈文有點懵啊。
“敢問老丈,這曱甴怎么會是神仙使者?你們莫不是搞錯了?那就是只大畜生!”
老丈雖然神情不變,眼神卻冷漠了三分,“你這后生小子,不懂仙神凡使,不知泰山當(dāng)面,便罷了,何故多次惡語中傷?”
“我……小子不懂,還請老丈解惑,不然小子只會將他當(dāng)作出畜生看待?!?p> 沈文嘴上不解的詢問,實則心底越加迷惑,這件古寶作什么幺蛾子?
蟑螂都能變成了神仙使者?難道那個神仙是瘟神?或者蟲祖?
老丈拉著沈文來到?jīng)鐾ぃf道:“小后生,以后見到曱甴使者必須心懷尊敬和感恩,可不敢亂說話,方能保佑你平安,否則容易橫禍加身?!?p> 沈文不疑置否,因為完全不了解情況,所以壓根沒得反駁與否定。
老丈說道:“我大同界都是祖神之后,曱甴使者原本是祖神座下之寵,負責(zé)飯前試毒以及飯后清除?!?p> “祖神功德圓滿歸天前,吩咐寵獸曱甴要看守我大同界,因此曱甴便是我大同界的守護之神,是祖神的使者。”
“敢問您的祖神是?”
老丈笑而不語,起身背著鋤頭離開內(nèi)堂,獨留沈文坐在涼亭里發(fā)呆。
開玩笑,祖神便是祖神,又怎么直言不諱?直呼其名?
祖神!
大同界!
曱甴使者!
桃花源景!
四種完全不沾邊的場景與生靈混搭在一塊,成了一團迷霧。
而稱祖稱神的,縱觀歷史上下八千載,寥寥無幾。
大同界,如桃源世界的大同世界嗎?
孔子?
陶淵明?
或者誰?
而曱甴使者是最扯淡的。
不曾聽聞歷史上誰吃飯前用蟑螂測試一下十分飯菜無毒,至于飯后清場……這特么……古人好會玩。
前世沈文曾聽聞江昌地區(qū)有世界第一大蟑螂養(yǎng)殖基地,大約養(yǎng)了60億只蟑螂,每天能清理掉大約200萬噸的食物垃圾,可見環(huán)保與科學(xué)崛起于近代。
在古時候,那個時代百姓未開化,知識被貴族世家掌握,能有如此先知卓見的必然非凡人。
等等,東晉太元十三年。
大同社會。
桃花源記。
落英繽紛……
還有曱甴……蟑螂!
是了,天朝歷史卻是不曾有記載誰用蟑螂試毒并清除飯后殘余垃圾,但是野史上卻有老些趣聞雜談。
野史上說,陶淵明辭官歸故里時,垂五柳于門庭,往來無白丁,后生性散漫,仿若竹林七賢之嵇康。
只是,嵇康如若謫仙,理想在天國。
沈文不是沒想過此間主人是嵇康,或者嵇康之物所化古寶,但大同世界落桃花繽紛幾乎不可能,畢竟嵇康大陶淵明四五百年。
所以,此地祖神是陶公淵明!
因為,那本野史雜談上說,陶淵明在官場得罪人太多,無數(shù)達官顯貴都想害他,但又畏懼他在士林名望,所以只能暗中加害,畢竟陶淵明在那個時代,相當(dāng)于國民級別文豪大家。
那么加害方式里,最直接的就是吃食。
陶淵明不畏懼死亡,卻擔(dān)心死后,五個兒子與老妻不得安生,所以每到飯點,必然捉來幾只蟑螂以身試毒,若蟑螂吃了食物沒事,就說明飯菜無毒。
以陶淵明極度崇拜嵇康來看,嵇康放蕩不羈,能做出世間人不敢不能做的任何事情。
所以,陶淵明抓蟑螂試菜,或許就不會顯得突兀到特立獨行了。
因此綜以上,此地就是陶淵明思想縱情田園的天國——桃花源!
而那個曱甴使者大蟑螂是什么鬼?
野史具現(xiàn)?
或是,正史覺得不堪入目,便撇開不錄。
沈文并不清楚。
但知道了此地跟腳,接下來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