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駕駛室里向小園對外面的孫濤說道。
一聲令下后,漁民開始將拖網(wǎng)緩緩放進海水中。
同時向小園神色專注地盯著海水里的三文魚群,這些魚正不知疲倦的往前游走,甚至向小園在后面還看到了不少的鯊魚,跟在后面不慌不忙地享受這頓每餐。
向小園看到這些鮭魚的肚子都圓滾滾的,估計是要到產(chǎn)殖地產(chǎn)卵。
“這種鮭魚一般體重都在3.5到5千克之間,最大的個體興許能達到7.5千克。
體內的魚籽比魚肉更加珍貴,其直徑約7毫米,色澤嫣紅透亮,網(wǎng)路琥珀,7粒魚籽就相當于一個雞蛋的營養(yǎng)。
用它制成的魚子醬盛到盤子里猶如紅色的珍珠,閃閃發(fā)光,能引起人的食欲,身價極高?!?p> 李響對身旁的向小園繼續(xù)道。
沒多久拖網(wǎng)的巨口緩緩展開,將魚群中的鮭魚慢慢攬入懷中。
“收口!”向小園對李響道。
沒多久,拖網(wǎng)就被漁船緩緩拉起,看著明顯費力的速度,大家知道這網(wǎng)估計撈到不少的大魚。
“是鮭魚!”
“是三文魚啊?!?p> “屁,這是帝王鮭!”
“今晚可以吃生魚片!”
漁民們看到露出水面的鮭魚,紛紛驚喜道。
“吵吵什么,瞧瞧你們那沒出息的樣子,不久幾條鮭魚么,給你們激動的一個個,趕緊收網(wǎng),你們幾個趕緊去生產(chǎn)間待命,一會兒魚就下去了?!睂O濤頗有威信的吩咐道。
“好好處理這些魚,都是肚子里帶著貨的,帶幾個手法熟練的老師傅,搞點魚子醬來吃吃!”
租賃的這條5百噸漁船,上面有簡單的生產(chǎn)車間,可以對一些魚種進行簡單的加工。
漁民們瞧著孫濤嘚瑟的樣子,也沒反對,各自笑嘻嘻的前往自己的崗位。
很快拖網(wǎng)被拉上船來,漁民將這些鮭魚送進傳送帶的進口處,很快這些鮭魚就被運進船艙里,同時這里已經(jīng)有十幾名漁民和水手等候在這里,進行了簡單的整理分類,然后擺箱。
漁業(yè)上這叫“理魚”。
理完魚后,立即送速凍倉進行速凍,完成后又送進冷藏倉冷藏。
最后漁船到岸,這些魚還得進入加工場,進行解凍重新包裝,我們通常在市場上買的,帶精美包裝的魚蝦等水產(chǎn)品都是后來加工的。
除了這些外,還有幾位漁民流出了一部分的鮭魚,這些鮭魚甚至還沒有死亡。
這幾個漁民手法熟練的刨開魚肚,將里面的魚卵去了出來。
做魚子醬的手法很繁瑣,里面相當多的程序是需要手工來進行完成的。
“快點,快點,下面還有不少鮭魚呢?!睂O濤著急道:“那漁網(wǎng)不弄了,趕緊下新網(wǎng),時間不等人?!?p> 魚情的行動是瞬息萬變的,滿足捕撈的時機更是稍縱即逝,為此,漁船上面都是準備足夠的漁網(wǎng),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的進行捕撈。
很快,新漁網(wǎng)在漁民的幫忙下,再次入了海水。
向小園也是緊緊看著水里的鮭魚,還好,上次的捕撈只是讓鮭魚稍微慌亂了會兒,很快它們又繼續(xù)向前繼續(xù)前行。
對這群鮭魚的捕撈一直持續(xù)了倆個多小時,總算是捕撈差不多了。
通過天網(wǎng)探測器上的顯示,這次捕撈了九千多條鮭魚,四千多條跑掉了。
對于這個情況,向小園也很無奈,他們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了,漁民們也沒歇著,魚群畢竟是活物,也懂得趨利避險。
“算了,做人留一線,下次好見面!”向小園只好安慰自己道。
要知道四千多條鮭魚,可都是活脫脫的金錢啊。
他悲傷的不能自己啊。
這群鮭魚產(chǎn)完卵后,向小園知道它們最終的歸宿就是一命歸西。
下次和它們的緣分,興許就是它們的后代了。
鮭魚的一生實在是太悲壯了,它們從太平洋逆流而上來。
行進的過程一直是逆流而上,而且每行進一個階段就有一個層梯式的“增高”。
到一個“層梯”,就好比我們上臺階一樣,需要邁步向上。
而鮭魚只能靠身體不停地跳躍,才可能達到下一層梯。
有點像神話故事中的鯉魚躍龍門一樣!
可是因為特殊的環(huán)境及三文魚特別的產(chǎn)卵習慣,必須要到達這個長距離高海拔層梯的上游,才可以產(chǎn)卵。
所以它們所躍的不僅僅只是一兩層的“臺階”,而是很漫長的回流之路。
在這些臺階上面,會有許許多多捕獵者等待著它們,最經(jīng)典的一幕就是即將冬眠的熊,它們需要補充足夠的食物以保證冬眠需要的能量。
這些熊會叼住因奮起跳起而露出水面的魚兒,所以會有許許多多的三文魚死于熊逐漸肥大起來的肚子里。
曾經(jīng)有過一個非常棒的紀錄片,將這一畫面拍攝了下來,畫面里那些三文魚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視死如歸的精神感染了不少人。
只有經(jīng)歷過層層難關后,三文魚才可以抵達最上游的一個平靜的湖面產(chǎn)卵。
產(chǎn)卵后,三文魚死亡,結束它的一生。
可以說是生而卑微,死后偉大的魚類。
它們死后,會有一些鳥類,食用它們歷經(jīng)千山萬水辛苦產(chǎn)下的卵,供給自己生存。
而三文魚死去后,它們的尸體會供許多動物食用。
也有一些陸地動物會叼著三文魚肉體,在森林內覓食。而食用后,陸地動物則會將剩下的殘骸留在那里。隨著時間的流逝,殘骸慢慢腐爛在地里,成為大樹的養(yǎng)分,幫助森林成長得更加茂盛。
最終僥幸存活下來,孵出的小魚苗將會重新回到海洋,重復著它們的使命。
成長之后,它們將會沿著父輩們走過的路成群洄游。
奇怪的是,它們總是能準確找到母親產(chǎn)卵的地方,重復同樣的悲壯。
所以說,人類食用的每一條野生三文魚都是經(jīng)歷大自然層層考驗,最后僥幸活下來的。
當然,不只是三文魚了,還有其他魚類。
只有漁民才會深刻的認知到大海的饋贈是多么偉大,別看向小園現(xiàn)在大肆捕撈,其實就憑他一個人再怎么捕撈,也不會對大海生態(tài)鏈造成破壞。
他才幾條船啊,要知道在現(xiàn)實世界,禁海期過了,可是有浩浩蕩蕩幾千條漁船前往大海進行捕撈。
這才是真正讓大海傷筋動骨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