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石頭上眼睛四處張望,入眼的除了雜草就是大小不一的各種樹木,突然發(fā)現小溪對岸的不遠處郁郁蔥蔥的長了好大一片類似大蔥的東西,心里一激動,站起身,衡量了一下小溪的寬度,覺著可以跨過去,身子往后退了兩步一個助跑緊接著伸腿跳躍,一下跨過了小溪,穩(wěn)穩(wěn)的站在對岸,走向那片看到的東西,想確定是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東西。
走到那些東西跟前,覺得應該就是小野蔥了,又掐下一小節(jié)葉子送進嘴里嘗了嘗味道后,又接著使勁拔下一撮,看到根部長的跟大蒜一樣的小東西,這次更是確定了就是小野蔥俗稱香蔥。認清了東西,又拔了幾棵,熬魚湯的時候放上一些去腥又提味。既然走到這里了決定再四處看看,手里拿著木棍一邊敲打四周的雜草一邊往前走,防止遇到蛇。
走了一小會兒又在樹林里撿了些蘑菇,還在干枯的樹干上摘了不少木耳,就連白色的銀耳都有好幾朵。
走著走著突然發(fā)現木棍挑到了一個眼熟的藤蔓。嗯,是的非常眼熟,蹲下身仔細看了看,一個念頭從腦中劃過“紅薯”,有了這個念頭手里拿著這跟紅薯藤就高興的大笑了三聲“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這下不用擔心沒東西吃了”紅薯可是好東西,不但能果腹營養(yǎng)價值也高,說時遲那時快,拿出那把缺了口的菜刀就開挖,可能剛下過雨沒兩天,泥土很松軟,沒幾下就拋出一塊紅薯,紅薯有點小,細細長長的躺在那里,雖然個頭有些小,但是也不嫌棄它,畢竟現在才七月多不到八月份,距離紅薯成熟還要一兩個月,能挖出這么大的紅薯已經不容易了。緊接著又挖出了幾塊,其間還不小心挖爛了一塊,看到斷開的那一塊才發(fā)現這些是紫薯,紅薯中的極品,周曉米又在心里大笑了三聲,“哈哈哈,好東西啊好東西”挖了差不多十幾塊就不挖了,畢竟現在還不是收貨的季節(jié),挖多了就浪費了。抬頭望著西面那成片的紫薯藤,嘴角不自覺的揚了揚。心里盤算著等以后有了機會一定把它們都挖走。
放下背簍,把里面的蘑菇木耳啥的拿出來,先把紫薯放進去,然后再把蘑菇木耳放在紫薯上面,這樣可以防止它們被紫薯壓壞。此時的太陽已經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跑到了頭頂上方,大概是中午了,伸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背起背簍往山洞方向趕,回去的路上又想起原主挖的那些陷阱,于是繞了一點路查看了一下,可能今天運氣好,真的在其中一個陷阱里發(fā)現了一只野雞,野雞還沒死,就見一條雞腿深深的陷進尖刺里,翅膀也因為掙扎弄的血淋淋,周曉米看到的時候野雞就剩下一口氣了,見有人來了也沒力氣掙扎,只拿眼珠子看著來人,看到這里,動作利索的放下背簍,趴在陷阱邊,伸手把那只雞撈出來,出來后那只雞只動了動就再沒了聲息,提著野雞背起背簍往山洞方向走,一路上周曉米都是樂呵呵的,想著摘了不少蘑菇,正好可以做小雞燉蘑菇吃了。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的山路,就回到了山洞里,進了山洞也沒停留趕緊生起火,燒水,燙雞,拔毛,準備蘑菇小蔥,山洞里沒油,不能炒那就直接燉湯,一切收拾好,往火堆里添了幾根大一點的木柴,讓它們慢慢燉著,背著那些剩下的蘑菇木耳去小溪邊清洗,洗好后又在山洞周圍找了些大石頭,照樣清洗了一下石頭,把那些蘑菇,木耳,銀耳,都輕輕的放在上面,借著陽光的溫度把它們通通曬干,這樣方便儲存,也可以拿去換些錢。想到這里周曉米有些晃神,這才穿過來一天怎么就開始考慮以后得生活了,又想起前世的父母朋友心里又是一陣抽痛,在山洞外愣了一會神,鼻間聞到野雞燉蘑菇的香味,才起身回了山洞。
到了山洞里,打開鍋蓋,用筷子插了插里面的雞肉,一筷子就把雞肉插透了,應該可以吃了,收了火,往鍋里撒了些小蔥,野雞燉蘑菇的香味與小蔥的香味混合到一起直饞的人口水直流。
盛出一碗野雞燉蘑菇,雞肉入口勁道有味,蘑菇鮮香無比,比前世加了各種調味料燉出的雞肉還好吃,不一會兒一碗雞肉下了肚,又盛了一碗鮮香的雞湯捧在手里慢慢喝著,待吃飽喝足只見鍋里還剩小半鍋野雞燉蘑菇,鍋下的火堆也沒有了火苗,趕緊拿了兩個紫薯埋在了沒有火苗的火堆里,用火堆里余溫烤熟它們,也不怕烤焦,到了晚上就可以當晚飯吃了。
吃過飯又跑出去看了看曬的蘑菇木耳,確定沒有什么問題,就匆匆回了山洞,外面的太陽實在毒辣,曬的人頭暈目眩,周曉米不想頂著這么大的太陽再出門,只好關了木板門睡午覺去了。
再次醒來,睜開眼睛看到的還是山洞的石壁,嘴里又多出了幾句嘆息聲,還是有些不適應,伸出手拍了臉蛋兩下,打起精神,像山洞外走去。
也不知自己睡了多久,只見太陽已經西斜,紅色的彩霞掛在天邊,為這個藍藍天空多添了一些色彩。
背起背簍拿著豁口菜刀像小溪邊進發(fā),不知道自己做的簡易魚簍管不管用,沿著記憶的路線往前走著,一路上還挖了不少的野菜。當看到那棵綁了魚簍的小樹時幾個快步就來到了小數旁,低頭看了看水里飄蕩的魚簍心里莫名的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伸手解開一個拴著魚簍的藤蔓,一點一點的把魚簍往岸上拉,感覺有些沉,估摸著應該有魚,不顧會弄濕衣服,趕緊打開拉上岸的魚簍,定睛一看里面有數不清細長的大約七八公分長的小魚在里面撲騰,我們老家都叫這種小魚:小長魚,這種魚個頭小而刺比較多,一般都是裹了面粉炸著吃,還有兩條巴掌大的鯽魚和一些小的河蝦,甚至連泥鰍都有兩三條,把它們放好,又把另一個魚簍拉出來,跟前一個差不多,小鰱鰱魚很多,沒有鯽魚沒有泥鰍卻多了很多小河蝦,把泥鰍從里面抓出來又放了回去,山洞里只有鹽沒有多余的調料,而泥鰍土腥氣很重,調料少了不好吃,只能把它們放回小溪里。弄好這些提著兩個魚簍就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