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數(shù)十位文武百官突然高喊著從乾清宮里飛了出去,一路飛上了天,又從天上落了下來,當場摔成了肉醬。
做完了這一切,周寰又當眾消失不見了。
至于文武百官怎么看待這件事,以及怎么看待他這個新鮮出爐的“在世仙人”,周寰其實一點都不在乎。
能紅口白牙的為八大家晉商辯護,還堅持說這是冤枉,這樣的大臣還留著作甚?
早早鏟除掉才是正經(jīng)!
接下來就是崇禎帝發(fā)揮的時間了,他先是大聲斥責閹黨誤國,但很快就話鋒一轉(zhuǎn),把東林黨、浙黨、楚黨、齊黨等黨派都貶入其中,讓這些黨派成為和閹黨相差無幾的一路貨色。
有周寰撐腰,再加上這些天熟讀史書,對所謂的黨派之爭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崇禎帝如今對朝廷上的黨徒們再無半點留念和容忍,雖然不至于一口氣把滿朝文武全都殺光,卻也不會再讓這些人來左右他的思想。
在前人“上天走一遭”的殘酷事實面前,文武大臣們在驚懼悚然的同時,突然意識到一件事——這大明從今往后,似乎不是由他們說了算了?
事實證明,他們的猜想一點沒錯。
十多日后,從江南那邊傳來了消息,就在數(shù)十位朝臣“上天走一遭”的同一天,江南也有近千位讀書人被錦衣衛(wèi)緹騎從家中帶走,很快又被送了回來。
不過這近千讀書人在走時是完好無損的,可回來時就只剩下一灘肉泥了。
當天有無數(shù)人親眼目睹了這些讀書人“上天走一遭”的場景,也讓民間篤信,這些讀書人定是不敬神佛,以至于遭了天譴。
如果所說是崇禎帝親自下令動的手,整個大明肯定是群情激憤的,不敢說天下共討之,起碼也是讀書人離心離德的結果。
但周寰動手就是另一回事了,在明末這個特殊的時代,崇信鬼神的人,遠遠要比“掌握話語權”的讀書人更多。
沒有哪個讀書人干對此公然表達不滿,屆時無需周寰和錦衣衛(wèi)出手,市井街坊或村野鄉(xiāng)間有的是人教他們做人。
前后不過二十多天,晉商八大家被抄家滅族所帶來負面影響,就已經(jīng)消散一空了。
一百多年后,有所謂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一說,而今時今日,也有“晉商跌倒,崇禎吃飽”。
晉商八大家的家底之豐厚,遠遠不是后金所能比擬的,不說抄家查出來的財物價值幾何,單說糧食,就有多達數(shù)百萬石之巨。
得知這一消息,周寰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也在感慨袁崇煥的狗屎運。
一下子就入賬數(shù)百萬石糧食,別的不說,至少今年移民到遼東的人口是不缺吃了。
說到底,雖然初步定下的是移民過去五百萬人,但也不是一次性移過去,而是分批次,至少要移民三到五年。
如此一來,周寰的壓力可就小多了。
最關鍵的是,從八大晉商家中查抄出來的財物和糧食,特別是武器甲胄,無一不在證明這些無良商人都是死有余辜,也讓崇禎帝聯(lián)合周寰對大明官商勢力的打壓有了一個完美的理由。
不但朝臣們不再就這件事上奏,民間掌握話語權的讀書人也老實了許多。
一時間,大明上下竟頗有幾分清明盛世的味道。
當然,周寰也知道,這都是錯覺,這些讀書人只是暫時咽了這口氣,一旦還有針對他們這個群體的動作,他們依然會爆發(fā)出來。
周寰在心里給這些讀書人記了筆賬,有一個算一個,今后肯定沒這些人好果子吃。
接下來的日子里,不斷有好消息傳來。
首先是盧劍星等人,在握有詳實情報的基礎上,日后的李闖等起義軍領袖一一被鏟除,哪怕他們現(xiàn)在看來很冤枉——畢竟還什么事都沒做,但為了以防萬一,周寰還是硬著心腸目送他們的離世。
后世有名有姓的造反者,幾乎無一例在的栽在了這次錦衣衛(wèi)的行動中,僅有極少數(shù)尚未出生者躲過一劫。
在這些心腹大患被去除后,遼東那邊的袁崇煥也基本鞏固了曾經(jīng)后金占領的底盤,并未大規(guī)模的移民做好了準備。
中原這邊,孫傳庭和盧象升齊齊發(fā)力,開始在歷史上的明年便會爆發(fā)天災的地區(qū)進行大力宣傳——主要針對陜西這邊,只為了能讓這些地區(qū)的人明白一件事:來了天災不用怕,朝廷已經(jīng)在遼東準備好地方讓大家伙去住。
現(xiàn)階段還不能強行移民,畢竟天災尚未真正到來,又是寒冬臘月的天氣,這個時候讓幾十乃至上百萬大明百姓去遼東吹寒風?怕是要生生逼的大家伙造反才行。
周寰倒也不慌,無非是早做準備早打算的事,二十多萬韃子還在沒日沒夜的挖煤,這都是為日后的災民準備的,遼東那邊又是地廣人稀,只要準備妥當,容納幾百萬人還真不算什么。
更何況周寰盯上的可不止遼東一地,還有大明東南和西南的幾處地方。
總的來說就一條,那就是盡可能的把受災地區(qū)的人轉(zhuǎn)移出來,讓他們?nèi)e處定居生活。
川省這邊,針對不安分的土司各部,備足了糧草和兵器的秦良玉也在調(diào)兵遣將,爭取在未來五年內(nèi),徹底解決所有不服王化、不服管教之徒。
周寰對這位老將軍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她能以個人威望徹底壓制住川省境內(nèi)的所有土人。
朝廷之上,還有兵部尚書兼首輔大臣孫承宗和秦良玉等人遙相呼應,務必做到讓他們省去后顧之憂。
實際上,除了遷移即將出現(xiàn)的災民,明廷還提出了以工代賑的計劃,在即將出現(xiàn)災情的地區(qū)大力開展各種工程項目,主要以抗旱和抗?jié)碁橹鳌?p> 鑒于未來將會出現(xiàn)的北旱南澇現(xiàn)象,大明將會出現(xiàn)一支人數(shù)達百萬以上的龐大隊伍,只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損失。
孫傳庭和盧象升,便是未來中原地區(qū)的兩大“救災總指揮”,屆時二人將一南一北,對明朝境內(nèi)的災情進行統(tǒng)籌處理。
在可以提前預知災情的情況下,二人身上的負擔雖然依舊很沉重,卻已不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湛藍海岸線
哦耶,后天來推薦,從后天開始每日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