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松林雜記》不是經(jīng)書,是一本日記。”慧遠(yuǎn)拿著手中的經(jīng)書說著,燈光將他的身影投在墻上。
“是東臨舊寺一位法號叫松林的僧人寫的。老僧在《東臨寺志》里頭找到了這個松林和尚。松林曾任東臨寺住持,后來染上瘋病被免去住持一職,不久便圓寂了。真是怪哉!”
慧遠(yuǎn)將《松林雜記》翻到后半部,然后將書遞給老童,說道:“童施主請看?!被圻h(yuǎn)又走到第四個架子前抽出一本《東臨寺志》。
借著燈籠透射出的微弱光線,老童瞇著眼嘴唇微微蠕動,吃力地讀著《松林雜記》。
《松林雜記》中記載:今日登上石塔,欲登高處一睹錢塘勝景。豈料石塔上層竟有一九頭蛇,如經(jīng)樓中古經(jīng)所述。見吾到來此蛇慌張爬上塔頂,爬行時主頭在前,其余八頭均分兩側(cè)。吾大驚,將此事告之師父圓善,師父痛斥松林,曰:“私登石塔卻無心全寺,難為一寺之住持。佛門清凈而妄談妖魔是為不敬?!?p> 老童感慨:“看來法妙住持的遭遇與這位松林師父的遭遇倒有些相似,他們都見到了長了很多蛇頭的蛇怪。法妙住持看了六頭,松林看到了九頭,不同的是法妙住持遇到的蛇怪追著他跑,松林住持看到的九頭蛇卻是見到人害怕地躲在了塔頂。另外松林師父說的古經(jīng)又不知是哪本奇書?!?p> 老童接著往下看,這是下一天的日記。
他輕輕地念出了聲:“吾令寺中僧人于石塔內(nèi)遍尋九頭蛇,未見其蹤影。僧眾登臨塔頂,亦未發(fā)見其蹤影,吾心甚急。此蛇尚小,若不及早除之,恐為后世之患。今日寺中長老聞訊,皆嗔怪于吾?!?p> 老童讀到這里發(fā)現(xiàn)日記寫完了,后面的書頁全是空白一片。老童見沈財山對此書頗有興趣,便把這本雜記遞給一旁的沈財山。
老童問道:“慧遠(yuǎn)師父,這本雜記只寫到這里嗎?”
慧遠(yuǎn)又遞過翻開的《東臨寺志》,道:“那天之后松林住持突發(fā)瘋病,寺中長老將其看護起來,恐怕是無心也無力再寫雜記了。這本雜記恐是松林住持的最后遺作。”
老童看了《東臨寺志》中關(guān)于松林住持瘋病發(fā)作的時間正好是《松林雜記》最后一篇記載日期的下一天,時間倒是吻合,就是瘋病發(fā)作的時機有些突然。
“好蹊蹺的瘋病。”老童自言自語道。
“這本書大概就是松林師父說的古經(jīng)了?!?p> 黑暗處傳來一個聲音,那是徐春在說話。徐春從暗處走出來,他手里拿著一本書,這是他從第一個架子上面拿的。他對老童說道:“童爺爺,這本書里有說到九頭蛇怪?!?p> 慧遠(yuǎn)卻說道:“徐施主,你手中所拿的之物可是用天竺梵文所寫?”
徐春道:“正是。我在京城里有幸遇到一位天竺高僧,跟著他學(xué)了半年梵文,多少能看懂一點。這本書中說九頭蛇的壽命無窮無盡。它的個頭起初很小,整條蛇也不過手掌般大小,但隨著歲數(shù)的增加可以變得很大,大到無邊。你看這里還畫著圖?!?p> 老童、沈財山還有慧遠(yuǎn)師父三人齊齊地湊了過去。書上畫著九頭蛇,一個蛇頭,一個蛇尾,蛇身很寬像個橢圓形的石盤,兩側(cè)各有四個蛇頭。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鄙蜇斏揭髌鹆死畎椎脑?。
徐春問道:“財山老爺怎么吟誦起李白的詩來,你是說這九頭蛇是古蜀國里那種百尺巨蛇?”
“我這也是瞎說的,你剛才不說這種蛇可以大到無邊嗎,我能想到的只能是古蜀國那種可以能讓山崩地裂的蛇了?!?p> 徐春道:“世間哪有不死不滅的東西,我倒是覺得那本書在故弄玄虛,或者抄書人在抄書時故意瞎編了自己的想法進去?!?p> 地窖內(nèi)變得越來越悶,燈籠的光亮也越來越弱,四人就從地窖里出來了?;圻h(yuǎn)將他們帶到自己在后寺的禪房,禪房的隔音很好,隔壁僧人們在誦經(jīng),這里卻聽不到什么聲響。
四人圍著桌子盤坐著,沈財山看著對面徐春嘆道:“沒想到徐春兄弟能文能武,真是讓沈某刮目相看?!?p> 慧遠(yuǎn)也夸獎徐春年少有為。
徐春道:“讓財山老爺、慧遠(yuǎn)師父見笑了。我只是個無用之人,什么都會去學(xué)點,卻沒一樣精通,懂得都是些皮毛罷了。方才也不過是歪打正著,恰巧遇上罷了。
童爺爺,您真要上塔頂去?”
“如今看來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我得好好想一想。”老童緩緩說道,“慧遠(yuǎn)師父,童某食言了?!?p> 慧遠(yuǎn)道:“童施主切莫自責(zé),你們能來已是難得,敝寺感激萬分。”
“老朽有一事不明。為何之前不將藏經(jīng)閣中那本《松林雜記》告訴法妙住持。”
慧遠(yuǎn)搖搖頭,嘆息道:“若是告訴了師侄,只怕他的驚嚇會更嚴(yán)重,到時候寺院的棟梁可就真的倒了。我也期盼塔頂?shù)纳吖帜芡蝗徊灰?,可惜事與愿違?!?p> 因為老童決定不上塔頂了,所以慧遠(yuǎn)又帶著三人重回前寺去見法妙住持。
法妙住持見到三人前來,急切地問道:“童先生,進展如何?”
老童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本想實言相告,慧遠(yuǎn)適時地打了圓場。
“三位施主已經(jīng)登塔看過了,還需花些時候以作對策。法妙師侄就安心養(yǎng)病吧,剩下的就交由老僧便是。”
法妙的臉色這才稍稍放松。
老童起身說道:“法妙師父,我等這就告辭了。”
法妙一聽,覺得情況不對,道:“三位施主這就要走?吃頓齋飯再去也不遲。”
“住持客氣了。事體緊急,回去后還得忙著準(zhǔn)備如何捕殺蛇怪,這次就不吃了?!?p> 慧遠(yuǎn)親自將三人送到天王殿前。
臨別前老童對慧遠(yuǎn)說道:“請長老放寬心,在貴寺發(fā)生的一切我等定當(dāng)守口如瓶。老朽也很快就會再到貴寺,為貴司除害?!?p> 慧遠(yuǎn)道:“善哉?!?p> 三人騎馬離開東林寺,一路上老童的臉始終明朗不起來,徐春和沈財山見狀也就沒有去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