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道友,請你再測一下靈根!”
鄒執(zhí)事走到荒無道跟前,面無表情的開口道。
“前輩,這……”荒無道囁嚅道。
鄒執(zhí)事冷聲道:“我讓你放,你便就放!”
荒無道裝作嚇了一跳,將手又放到了探靈玉鑒上。
他掌間靈力涌動,頃刻間,玉鑒上再次亮起三道微弱的墨綠色瑩光。
鄒執(zhí)事眉頭微皺,似乎有些想不通,思考了一下,繼而問道:“你主修的是什么屬性的功法?”
“啊?”荒無道臉上裝作呆愣,心中卻思緒翻轉,快速的在腦海里,搜尋著慈航靜齋的藏書閣內見過的功法。
這一切說來話長,但實則瞬息之間,荒無道便有了對策。
只聽他脫口道:“晚輩修習的乃是木屬性的青木訣!”
荒無道的反應很快,表面上并沒有絲毫猶豫,因此鄒執(zhí)事倒也沒看出什么破綻。
“是嘛?”鄒執(zhí)事點了點頭。
接著他沒再多問什么,扭頭朝身邊的青葉門弟子吩咐道:“魯師弟,你先帶著這幾位新晉的師侄前去百機院領取東西,隨后將他們安頓到各自的住所!”
“是!”那被稱作魯師弟的筑基初期修士恭聲道。
“嗯!我先走了!”
鄒執(zhí)事微微頷首,隨之在腰間一抹,放出一件玉梭法器,徑直的御空離去。
“恭送鄒師兄!”
那魯師弟躬身一禮,目送著鄒執(zhí)事離開。
等到鄒執(zhí)事的身影消失在視線內,荒無道才收回了目光,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先前第一次測試靈根的時候,荒無道有些疏忽了,他忘記自己可以修煉全系屬性法術的事情,一時倒沒想那么多。
而在探靈寶鑒出現(xiàn)了異象之后,荒無道猛地反應了過來。
因此在第二次、第三次測試的時候,荒無道刻意只催動靈力中的木屬性,才得以蒙混過關。
要說靈根屬性,不得不提一下修煉功法,每門功法基本上都以一種屬性為主。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修者不管靈根的好壞,大多數(shù)都只有一種五行主系屬性,其他屬性為輔。
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天生對五行屬性的親和度極高,才能具有兩種乃至兩種以上的主屬性。
不過異靈根者除外,因為他們的靈根本就是五行屬性變異的,只具有單一的主屬性。
而對五行屬性的親和度決定了修煉速度的快慢。
也就是說木系主屬性的人修煉木系功法,要比修煉其他屬性的功法更快提升修為實力。
因此修士選擇修行功法的時候,自然是以相符合自身的靈根屬性為前提,不然再逆天的功法,也不適合自己修煉。
同時另外一方面來看,修士雖說壽元比凡人長久的多,但修煉一途本就道阻且長,沒有多余時間可以用來消耗。
所以基本上所有修士,不管是單一靈根屬性,還是兩種甚至兩種以上主屬性,都只會選擇一門屬性功法來專修。
其他屬性的五行術法和神通,雖然也會涉獵和使用,但專研精通的屬性只有一種。
畢竟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大家還是懂的!
關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是荒無道從慈航靜齋的典籍中得知的。
前世他在地球上的時候,只顧一個勁的埋頭修煉,很多事情也都一知半解。
由此也可以看到,加入宗門教派中的好處,可以借鑒前人的經驗,以及有機會接觸到大量仙門不外傳的卷宗典籍。
不過上述的情況在荒無道身上并不適用,因為他修煉的《九轉天魔訣》本身不屬于任何一種屬性功法。
而且修煉它的先決條件,是具有天魂地魄陰陽神,并不要求修煉者的靈根和屬性。
所以最后荒無道體內修煉出的靈力,等同于無屬性,但卻又可以隨意轉換成任意系的元素屬性。
換而言之,荒無道雖然只修煉一種功法,卻達到了修煉全系屬性功法的效果。
只是這次的意外情況,卻是他自己都沒想到的,最起碼已知元素屬性的總數(shù)都沒有十二種,這十二色瑩光又作何解釋?
希望這次的事情不要節(jié)外生枝,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看來今后要多注意一下這位鄒執(zhí)事了……荒無道心中暗忖。
另一邊的魯姓修士,從儲物袋中取出一片青葉法器,隨手一拋,青葉迎風見漲,迅速化為磨盤大小。
接著他輕輕躍了上去,朝幾人一招手:“幾位師侄上來吧!”
“荒大哥快點過來走了!”
吳嶺回頭沖荒無道喊道,說著一手拉著吳小雅,一手拽著華東升,率先跳到了青葉法器上。
“來了!”
荒無道輕笑一聲,緊隨其后跳了上去。
于是這位魯姓修士操控著青葉法器,帶著荒無道一行幾人朝遠處的山巒飛去。
一路上,魯姓修士給幾人講解了一番青葉門內的大小規(guī)矩,以及一些常識性的東西。
幾人基本都聚精會神的聽著,對青葉門或多或少的有了初步的了解。
整個青葉門上上下下共有弟子近萬人,其中煉氣期的弟子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筑基期的弟子只有不到三百人而已,但這些人才是青葉門的中堅力量。
而再往上的金丹期大修士,則只有六七人罷了,他們基本上都長年處于閉關之中,不再過問谷內的事物。
除非有關青葉門生死存亡的大事,否則就是門主本人,等閑也見不到這些人的面。
而眾人在崤山山巔巨殿中見到的那位太上長老,便就是門內的金丹大修士之一。
那位太上長老因為之前有事外出,回來的時候正好趕上今天散修入門,便臨時坐鎮(zhèn)傳送陣大殿。
不然若是平日,眾人是絕無可能見到太上長老的。
至于谷內唯一的元嬰級修士,則是門主那輩人的一位師叔祖,傳言已有九百余歲的高齡。
不但一身的修為深不可測,法力通玄,甚至還能元嬰出竅,神游萬里,可謂是活生生的一位陸地活神仙。
不過據(jù)說此老早已不在門中,也不在天楚帝國境內,而是周游南荒各地去了,誰也不知他何時才能回來。
三大宗門之所以凌駕于天南修界其他修行勢力,便在于其擁有元嬰期老怪坐鎮(zhèn),帶來的威懾力不可小覷。
而門內煉氣期的弟子如此眾多,當然不可能每人都可以得到大量的資源扶持!
就比如普通修士想要晉升筑基期,必不可少的需要筑基丹,而這只有那些最優(yōu)秀、資質最佳的弟子才有機會得到。
要知道青葉門一年能產出的筑基丹不超過二十枚,其中還得留存一小部分,以做它用。
因此真正能拿出來給弟子爭奪的頂多十余枚,要知道門內近萬名弟子中,單是煉氣九層的也達到了一兩千人,可想競爭的激烈。
所以門內筑基期以下的弟子,每隔數(shù)年都會進行一系列的選拔挑選,筑基期修為以下的弟子都卯足了勁,想要一爭筑基的機會。
基本上只有那些修煉速度很快,且靈根悟性上乘的優(yōu)質弟子,才可以從中脫穎而出,獲得服用筑基丹資格。
就是這樣嚴格選拔出來的優(yōu)秀弟子,在服用筑基丹后,能通過筑基進入到筑基期的,平均一年也不過數(shù)人而已。
其他的則頂多是靈力更進了一步,將功法修為精進到九層巔峰罷了,但還是停留在了煉氣期。
于是很自然的,谷內的弟子被劃分為了三個層次。
最低層的就是那些連筑基丹都未曾服用過的弟子,這些人在谷內最多,也是修為最差的一批人。
這些人不但平時從事的雜務最多,修煉的時間最少,而且也是谷內地位最低的人。
比他們地位稍好些的則是那些服用了筑基丹,但卻未曾進入到筑基期的弟子。
這些人基本都到了煉氣期九層巔峰的修為,實力比那些普通弟子要強了不少,甚至一些簡單的中級術法他們也可以用出一些。
這類人承擔起了帶領和統(tǒng)管眾多普通弟子職責,平常很少需要干雜務,又被稱為“領事弟子”。
至于在門內弟子中占了極少數(shù)的筑基期弟子,他們的地位最高、待遇最好,是被宗門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
這些人筑基成功后,會被允許在落霞山脈找一個靈氣充足的地方,單獨開辟洞府安靜修煉。
一般情況下,筑基期弟子只要在門內的護法堂或者執(zhí)事堂里,掛個護法或者執(zhí)事的名頭就行。
他們不用承擔任何的雜務,只專心修煉即可,而且每年還會配發(fā)給大量資源,以資助他們修煉。
他們唯一的職責,就是在本門有重要任務的時候聽從調遣,不得抗命不遵。
比如眾人這一路上,見到的那些筑基期弟子,若不是趕上十年一次的升仙大會,基本不可能如此多的聚集在一起。
順便一提,青葉門中除了這些弟子外,還有掌管門內真正大權的各種堂主、管事。
這些人都是從那些進入到筑基期后,經過漫長歲月的修煉,自知無望結成金丹的弟子中選拔出來的。
他們自愿放棄專注修煉的機會,從而擔任谷內大小閑雜事物的專門管理。
嚴格意義上來說,青葉門的門主其實也是一名高級管事,不過他負責的是整個宗門的統(tǒng)籌管理罷了,算是諸位堂主、管事之首。
當然以上的事情,有些并不是這位魯姓修士的原話,而是荒無道從對方的言語和旁敲側擊中,暗自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