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二年閏七月,傾城的婚禮剛過一個月,天皇的風疾又發(fā)作了,侍御醫(yī)李虔縱給他開了藥方,讓他靜心休養(yǎng),天皇令太子李哲監(jiān)國。
李哲的運氣不錯,監(jiān)國期間,名將裴行儉、程務挺大破突厥史伏念,振旅凱旋。雍州大風災和河南、河北大水災等自然災害也有宰相薛元超、崔知溫、裴炎等居中運作處理,國家安全穩(wěn)固。
東宮崇文館新增了兩位知名學士:楊炯和宋之問,文學造詣都很高,李哲在他們的陪伴和感染下,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但仍然貪玩。
第二年正月,太子妃韋香兒在東宮生下一位皇孫,取名李重照,是李哲的嫡長子。
二月十九日,李重照滿月,天皇來東宮看望他,見他長得健康俊朗,十分高興,宣布大赦,改元永淳,大酺三日。過些天,立李重照為皇太孫。
因為此年關中平原先發(fā)生水災,后發(fā)生旱災、蝗災、瘟疫,所以出現了饑荒,米一斗賣三百錢,關內諸府兵被分散到鄧州、綏州就食。
四月三日,天皇、天后從長安出發(fā),前往東都洛陽逐食,留太子李哲在長安監(jiān)國,命劉仁軌、裴炎、薛元超輔佐。
帝后到達東都后,命將作監(jiān)在嵩山南麓建造奉天宮。
李哲留守長安,興趣是玩,將庶務推給輔臣,自己經常外出打獵嬉戲,不太關心民生政務。薛元超上疏規(guī)諫,天后聽說了,派遣使者慰勞薛元超。
太子妃韋香兒肩負大家庭振興的重任,生怕李哲步了李賢的后塵,多次規(guī)勸丈夫要認真學習,不要貪玩,不要玩游戲,要把心思用在治國理政上面。
但收效甚微,因為象天后這樣的母親,薛元超這樣的宰相和孟利貞這樣的學士都教育不了他,學識淺薄的韋妃又如何糾正得了他呢?
韋妃和上官婉兒比較投緣,兩人談得來,經常約在一起游宴。韋妃憂心忡忡地問婉兒:“太子老是愛玩游戲,咋整???”
上官婉兒笑道:“太子妃,還請您多多包容與理解呢!您想啊,他要是顧家了就忽略事業(yè),顧事業(yè)了就不顧家,專一就不成熟,花心就是禽獸,有錢就變壞人,沒錢就是窩囊廢!就一個愛好玩玩游戲,您還是包容一下吧!”
韋妃說:“哎,你到底哪邊的呀?”這時,武后叫上官婉兒過去有事,上官婉兒急忙走了。
韋妃的三妹韋秋榮養(yǎng)了一只波斯貓,毛長且白,眼睛象湛藍的海洋,韋秋榮對它特別寵愛,視為珍寶。
有一天,這只波斯貓突然不見了,韋秋榮立刻找畫師畫了一幅貓像,通知京兆府去尋找此貓。京兆府趕忙派出大批衙役出去尋找,走遍大街小巷,見貓就追,可是連續(xù)幾天都沒有找到。
司戶參軍找畫師畫了一百幅波斯貓畫像,在長安城酒肆飯館和大街小巷到處張貼,通告百姓,按圖尋貓,并重金懸賞,但仍然沒有找到它的下落。
韋秋榮大怒,說要追劾京兆府官吏,嚇得京兆府上下雞犬不寧,最后賄賂韋玄貞,讓他去勸說女兒,這場尋貓鬧劇才平息下來。
后來,天后知道了這件事,對韋家不滿,認為韋家人愛背公徇私。公權私用。韋玄貞想借韋妃關系加恩升官,授意女婿向上打報告,天后故意壓著不批。
永淳二年正月,天皇李治計劃到嵩山奉天宮休養(yǎng),天后從蘭闈出來陪著天皇前往。天皇的身體雖然越來越差,但最近卻有所好轉。
天后十分懷念東岳封禪時的盛況,又鼓勵天皇來年封禪嵩山。這一次去就是打前站,考察封禪的可能性和封禪的路線。
大駕啟動前,天后派遣茅山宗第三代傳人潘師正的弟子白云子司馬承禎先行前往嵩山祈禱福佑,祭祀嵩岳、少室山、箕山、具茨山和西王母廟、啟母廟、巢父祠、許由廟。
大駕啟動后,帝后先是游覽洛陽上苑,扈從儀仗隊十分盛大,舉著象紅霞一樣燦爛的霓旌、云旗,眾人象云彩一樣蓋過山峰。
大駕經過緱氏山,太陽從火宮里出來疏通了泉洞澗水,月亮從清殿里出來打開了山巖之門,迎接帝后光臨。
來到少林寺,看見大德高僧轉著經輪,高聲頌經,香閣內檀香繚繞,香衣飄飄!聽到寺鈴的鈴聲,走出閣外,寒風輕輕吹起了頭發(fā),長條形的幡旗在輕薄的霧霏中飄搖!
天后站在如來佛聚蓮塔圖前觀賞,想到過去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艱難,遇到山野大火,焚燒芝艾,搞不好就灰飛煙滅!經受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之后,終于覺行圓滿而成佛。
如來佛坐在蓮花臺上沒有半點影子,身后的蓮花塔發(fā)出無量光無量智,光輝照耀著佛祖!真的是仰賴釋迦牟尼的圣力啊,佛法無邊,使世界上的人都能行善積德!
天后來到這里也是與佛有緣,想讓阿娘太原王妃沾點福氣,在此皈依我佛!捐資請上座為太原王妃建造功德塔一座,也算是聊表自己皈依三寶的誠意。
但是寒風吹動樹枝,呼嘯不停,天后想到太原王妃和如來佛一樣無處可追,便淚如泉涌,極度悲傷!
到達嵩山奉天宮,安頓好行在后,天后回憶沿路的風景,想皈依佛祖,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詩《從駕幸少林寺》,用以記述自己悲涼的情懷,詩云: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旂。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fā),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長詩寫成后,天皇十分贊賞。不久,任命洛州長史李仲玄為宗正卿,武承嗣為秘書監(jiān)兼檢校太子左衛(wèi)率。
四月,鑾輿自嵩山回到東都,又想繼續(xù)西行到澠池芳桂宮休養(yǎng)避暑,但行至合璧宮時,遇到連綿大雨而還。
回到洛陽后,在天后遍封五岳的鼓動下,天皇下詔來年封禪嵩山。
嵩山封禪以太子李哲為亞獻,所以必須召太子和韋妃到東都,那么誰來留守長安?君臣正在討論時,東宮右衛(wèi)副率蔣儼奏稱太子李哲還有一位庶長子。
一時滿座皆驚!忽然得報太子還有一位庶長子,天皇大喜,詢問這個庶長子的來歷,蔣儼細細道來。
李重照是李哲的嫡長子,那么這位庶長子是怎么來的呢?到底誰才是李哲的長子呢?這事兒要從調露元年說起。
那年端午節(jié)前夕,傳來了正諫大夫明崇儼被暗殺的消息,英王李哲在半夜三更聽到這個消息后,嚇得抱住丫鬟鄭冬香,瑟瑟發(fā)抖,不敢睡覺。鄭冬香好生勸慰他,和他發(fā)生了關系,于次年春生下庶長子李重福。
所以李重福要大李重照兩歲,是李哲的長子。李哲對于李重福的出世沒有思想準備,也沒有及時上報,所以李重福幾年沒有封爵。
接下來,英王李哲被立為皇太子,又迎娶韋香兒為太子妃。韋妃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壓住長子李重福的消息不報。
可憐鄭冬香每日以淚洗面,徒嘆奈何!如果她出身高貴,被封為王妃,現在就是太子妃了,將來就能母儀天下了!可惜她出身卑賤,即使率先為太子生了個兒子也改變不了什么,有緣無份,這就是命運啊!
現在正直的蔣儼戳穿了這層窗戶紙,天皇知道了遲來的長子的消息,仍然十分欣慰,那么長安留守的問題便自然解決了。
七月,封三歲的皇孫李重福為唐昌郡王。二十一歲的相王李旦改封豫王,他也將隨駕封禪。
九月,天皇因為將要封禪嵩山,召太子李哲奔赴東都,留唐昌郡王李重福留守京師長安,任命劉仁軌為副留守。
天后接到手下的報告,少林寺太原王妃的功德塔還沒有竣工,已經過了八個月了。天后悲傷地寫了一篇愿文,希望在阿娘的忌辰九月十四日前終此功德。
天后派侄兒右衛(wèi)將軍武三思到少林寺督促修建,捐給少林寺金銀、絹帛等禮品。十三日,功德塔終于建成,功德圓滿。又立《大唐天后御制愿文》碑。
十月,太子李哲到達東都洛陽,與帝后見面。月底,帝后又到嵩山奉天宮休養(yǎng)。但到十一月三日,又詔罷來年封禪嵩山,因為天皇的病情加重了。
天皇頭暈目眩,看不清東西,召侍御醫(yī)秦鳴鶴診治。秦鳴鶴知道前輩張文仲等名醫(yī)都束手無策,所以斗膽說:“刺頭微出血,可以治愈?!?p> 天后在帷簾中說:“說這樣犯上的話可以斬首了,秦御醫(yī),你竟敢在天子頭上刺血?神醫(yī)華佗是怎么死的知道不?”
秦鳴鶴叩頭請命道:“臣知道華佗是怎么死的,他想在魏武帝頭上開刀,用麻沸散麻醉,動開顱大手術,所以觸怒了魏武帝!臣只是針灸,并無危險!”
天皇說:“哎,少廢話,朕頭痛無比,你們還在抬杠!只管刺血,未必不佳!”于是秦鳴鶴針刺天皇的百會、腦戶二穴,天皇說:“我的眼睛明亮了?!?p> 天后舉手加額,說:“真是上天賜福??!”親自拿出彩緞百匹以賜秦鳴鶴。
十五日,詔李哲監(jiān)國,以裴炎、劉齊賢、郭正一兼東宮平章事。二十四日,天皇、天后從嵩山回到東都,文武百官在天津橋南排成長隊,迎謁鑾輿。
十二月四日,改元弘道,大赦天下。天皇想親自登上則天門樓宣布赦書,但是氣逆不能上馬,只好召集百姓到乾元殿前宣讀。
禮畢,天皇眼睛模糊,看不見近處的人,便問侍臣:“庶民喜悅嗎?”
侍臣對:“百姓蒙赦,無不感悅!”
天皇說:“蒼生雖喜,我命危篤。天地神祇如果延長我一兩月性命,得還長安,死也無恨!”這天夜晚,天皇崩于紫微宮貞觀殿。
大行前,天皇留下遺詔:“七日而殯,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園陵制度,務從節(jié)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