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寬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氣勢十足。
張縣尊聞言,緩緩抬手,阻止了兩名正向王寬逼近的皂隸。
“你在威脅本官?”
“不不不,在下不過區(qū)區(qū)一草民,如何威脅得了堂堂百里之侯?”王寬膽氣更壯,搖頭笑道:“只是太祖有令,天下軍民,若有冤屈而訴諸無門,則可手持《大誥》入京,敲登聞鼓,告御狀。但凡有中途阻攔者,罪及滿門!”
話音落下,全場鴉雀無聲。
事實上,朱元璋編寫的《大誥》中,嚴刑酷法太多,且多是針對貪官污吏,以致于洪武年間堪稱官不聊生……
于是等他駕崩以后,大誥便在滿朝上下的默許之中,逐漸廢棄不用了。到得如今,時人早已忘記了大誥的存在,只有那少數(shù)年長者,腦海中還稍微有點印象。
王寬突然提及這么個東西,在場百姓皆不明所以,但卻都被他那番話給嚇到了。很快,柵欄外開始議論紛紛。
“啥?可以進京告御狀?不會被朝廷問罪么?途中還不許任何人阻攔?若有膽敢阻攔者,罪及滿門?”
“我的天老爺,太祖爺爺原來是這么個好皇帝!”
“瞧瞧現(xiàn)在的官府,都把咱老百姓給欺負成啥樣兒了?太祖爺爺若能多活個一甲子,該有多好……”
有那須發(fā)皆白的古稀老者,更是一臉緬懷之色。
想當(dāng)年,太祖治下,老百姓日子過得多安穩(wěn)吶!哪像現(xiàn)在這般,官司打不起,有冤無處訴……
眼見得場外一陣騷動,張縣尊也有些坐不住了,抓起驚堂木一連拍了三下,口中沉喝:“肅靜,肅靜!”
“威……武——”
堂威響起,一通水火棍亂敲,才算是稍稍鎮(zhèn)住了場面。
王寬卻是不肯罷休,忽的站起身來,手指著身后戒石亭高聲喝道:“張縣尊,你看那石碑之上寫了什么?如果你看不清楚,我來念給你聽——”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王寬再次拔高了音調(diào),一字一頓,高聲念出了戒石碑上的十六字真言,目光直直注視他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晚生今日倒要看看,你這一縣父母之言行,是否對得住「公心」二字!”
堂下又是一陣騷動。
暖閣之上,張縣尊如坐針氈。
年輕的張縣令,這回總算徹底領(lǐng)教了王寬的厲害。對方不過三言兩語,便成功煽動了民意,激起了百姓和官府的對立之心。
如此一來,這案叫他如何審得下去?
現(xiàn)下,他非但不敢對王寬擅動刑罰,甚至就連命令對方跪下的勇氣都沒了……天知道,下一刻這刁民又會鬧出什么幺蛾子來。
他當(dāng)然知道《大誥》的存在,心中更是十分清楚,當(dāng)今天下,已不再是當(dāng)年太祖治下的天下,大誥中的條例,已不再具備施行的可能。
可那登聞鼓還在呀!
也就是說,告御狀確實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這王寬真要敢拼了命的跑去京師上告,下場如何不好說,但他張賑的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了。
道理很簡單。
朝廷讓你牧守一方,是為治下安民的,不是為朝廷招惹麻煩的。你連自己治下的民政都處理不好,都有人上京告你的狀了,你他娘的還好意思當(dāng)這一縣正堂?
這正應(yīng)了那句老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王寬賤命一條,死了都沒人在乎,關(guān)鍵是不能讓他連累到自己……
難怪官場上的老前輩都說,江南的讀書人不好惹,那些訟棍更是該殺!
讀書人本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精通國朝律令的讀書人。很不巧,江南讀書人扎了堆,讀透大明律的自然也就多了一些,且還有很多常年混跡公門的。
真奇怪,這本應(yīng)是一樁毫無懸念的案件,可說是罪證確鑿,輕易便可結(jié)案。卻不料,險些讓這刁民給翻了天……
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之后,張縣尊細細一回想,發(fā)現(xiàn)今天的問案流程確實存在很多紕漏,也就難怪會讓對方抓住把柄了。
要不怎么說,能考上進士的就沒幾個是真正的書呆子呢。
冷靜下來的張縣尊,很快就找到了問題所在。他當(dāng)機立斷,不再與王寬多做糾纏,直接將人晾在一旁,轉(zhuǎn)而問起了原告余明。
“原告余明,本官問你,你訴狀上所告之事,是否屬實?”
“回稟老父母,小民所言,句句屬實?!庇鄦T外恭敬作答,又從懷中掏出一份書契,上呈道:“此乃王寬母舅所立婚書,足可證其毀約在先,茍合喬家之女在后……”
話未說完,邊上喬老莊主當(dāng)即喝道:“姓余的,嘴巴給我放干凈點!”
啪——
堂上醒木敲響,張縣尊面無表情的開口道:“公堂之上,不得喧嘩?!彪S之又是一陣堂威響起,喬老丈人不敢造次,乖乖閉上了嘴。
莫看他們這些大戶橫行鄉(xiāng)里無忌,真到了公堂之上,直面縣尊威嚴時,終究會有些膽怯……官民之間,本就不是對等關(guān)系。
問完了余員外,張縣尊轉(zhuǎn)而又看向喬莊主,始終不愿理會他邊上的王寬。百無聊賴下,王寬只能站在一旁挖耳屎……
其實案子非常簡單,至少表面上看并不復(fù)雜。若非張縣尊太過急功近利,起初也不至于和王寬針鋒相對。
問完了兩家員外后,張縣尊終于找準(zhǔn)了機會,將矛頭直指王寬。
“被告王寬,現(xiàn)如今,你還有何話可說?”
“晚生先前不是說過了嘛?成親之事,本屬事實,若這都算有罪,在下認了便是?!蓖鯇拺醒笱蟮拇蛄藗€呵欠,“至于余老員外所說的禾奸之罪,晚生仍是不會認的。非但如此,晚生還要保留追究其誹謗中傷的權(quán)利……”
后面的話太過現(xiàn)代,張縣尊根本聽不明白,只能選擇忽略過去,進而他問道:“如此說來,你仍是不肯認罪?”
“本就無罪,為何要認?”
“好好好,本官倒想聽聽,你要如何狡辯!”吃過了大虧后,張縣尊終于肯靜下心來,聽聽王寬的辯解之詞了。
“不瞞縣尊,晚生確實與那喬家小姐拜過了堂,且還入了洞房……”
王寬慢悠悠的說著,忽然話鋒一轉(zhuǎn)道:“只不過,洞房之夜,我倆相敬如賓,井水不犯河水,并無男女茍合之事發(fā)生?!?p>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別說張縣尊不信,便是那些原本還有些同情王寬的觀審百姓,都忍不住笑出聲來,這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嘛!
洞房之夜,相敬如賓?還井水不犯河水?
你以為自己是柳下惠呢!
邊上跪著的余老員外,聽了這話亦是搖頭失笑,甚至開始自我懷疑,逼他入贅是不是做錯了……先前見他唇舌犀利,當(dāng)堂頂撞縣尊之后,竟還毫發(fā)無傷,本以為會有什么厲害的后手,現(xiàn)在看來,自己著實多慮了。
誰知,王寬接著又開口道:“晚生所言,句句屬實??h尊若然不信,大可請來穩(wěn)婆驗看,是真是假,到時自見分曉!”
見他說得信誓旦旦,張縣尊都被搞得有些迷糊了,難道他真不是在扯謊?
既是被告主動要求,他也不能無端駁回,否則這案子根本結(jié)不了。最終,張縣尊只得差人請來兩名穩(wěn)婆,而那喬家閨秀,更是早已候在了儀門外頭。
喬家這般有備而來,使得全場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這王寬得是怎樣的奇葩,才能干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兒?這一回,余老員外怕不是要栽跟頭咯……
不多時,驗身完畢后的兩名穩(wěn)婆回到堂下,恭敬回稟道:“老身二人皆已驗看過,喬家閨秀,仍是完璧?!?p> “……”
場中眾人,盡皆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