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臉色蒼白無比。
眼前,她先顧不了誰招至的胡蜂,她要先救李嬤嬤。
“艾草,你去把干娘給我的竹筒和一套針取來!”
陳夫人在送李嬤嬤幾個人來時,還送給了最得陶然心的兩件寶貝。一個是做角法用的竹筒,另一個是做針灸用的針。
只是這兩套寶貝陶然極喜愛,從來只看著未曾使用。
這次,她為了李嬤嬤要用上一用。
沒一會兒,艾草拿了兩個木匣子。
陶然吩咐道:“讓人取爐臺、小鍋過來,小鍋里放半鍋清水。”
很快東西就已經(jīng)備齊,陶然袖口高卷,讓艾草將竹筒放在水中,“將竹筒煮五六個翻后告訴我?!?p> 陶然又拿過另外一個木匣,取出里面的針,來走到李嬤嬤身邊。
她拿起李嬤嬤傷口上已經(jīng)有些溫了帕子,用帕子持針在一旁的燭臺上燒了片刻,隨后扎向李嬤嬤的紅腫之處。
一旁持扇煮竹筒的艾草看著不由得張大了嘴,艾草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為人治病的。
“呀!”李嬤嬤到底疼得叫出了聲。
陶然將針撥出,隨著針而出的還有發(fā)褐色的血水。
“要……要不要小人擠出毒血來?”看得心驚肉跳的艾草想到土法子擠血除毒。
“絕對不可!”陶然將針放在一側(cè),拿著帕子擦掉血,“若是強擠,會使毒血入得更深,只能用針刺放出血來?!?p> 艾草開始佩服起陶然來。
不過剛及笄的年紀,自家小姐已經(jīng)臨事不亂,診治有條理。若是小姐為男子,定能是個好郎中!
“愣著做什么?”陶然皺眉看著出了神的艾草,“煮翻了幾次了?熱了便拿竹筷子取出竹筒來。”
“哎!”
艾草放下手上的扇子,用竹筷子取出已經(jīng)滾燙的竹筒。
陶然用一塊帕子接住有節(jié)的竹筒一面,輕輕扇去筒口的熱氣,來到李嬤嬤身邊,“嬤嬤,可能會有些疼,而且我也不瞞你,我是第一次用角法,不知曉可不可行,疼了,嬤嬤便告訴我?!?p> 其實陶然只是從前在程墨給她的書里看過角法,又機緣巧合得了竹筒,可是她并未用過,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趴在床上的李嬤嬤忽然側(cè)過臉來,“小姐,小人信得過您!”
這大概是給予醫(yī)者最大的勇氣吧。
陶然深吸口氣,輕輕將竹筒按向李嬤嬤剛剛出血的皮肉上。
“?。 ?p> 已經(jīng)做好準備的李嬤嬤還是叫出了聲。
陶然緊張的看著李嬤嬤,“嬤嬤覺得怎樣?哪里不舒服?”
“就……就是剛剛燙了些?,F(xiàn)在已經(jīng)好多了。”
聽李嬤嬤這樣說,陶然才略放下心來。
一盞茶的功夫,陶然按住李嬤嬤的傷口,取下竹筒。
取下竹筒的一瞬間,有更多的褐色血流了出來。
這次艾草極有眼色的擦去血。
陶然從小鍋里又取出一支竹筒,依前法又按在李嬤嬤傷口上。
等取下竹筒時,傷口流出的血已經(jīng)是鮮紅色的。
陶然長出口氣。
有小丫頭上前來將煎好的藥拿給陶然,陶然親自查看了藥,待藥微涼時敷在李嬤嬤的傷口處。
陶然又命人將服用的藥給李嬤嬤喂下,等李嬤嬤這邊都料理好了,郎中才到。
坐下來的郎中先查看李嬤嬤的傷口,又看了藥方,夫子模樣的老郎中氣得翹起了山羊胡,“胡鬧!”
艾草唬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郎中,難道是……”后面的話艾草不敢說出來。
陶然也跟著捏了把汗。
老郎中一句話不答提著藥箱就往出走,艾草死死的攔著他。
老郎中臉色通紅,回頭斥責艾草,“你們明明請了杏林高手,還叫我來做什么?你們難道不知曉同行是冤家?我難道像是要來這里學習的頑童不成?!”
艾草一失神,老郎中繞過艾草甩袖就走。
一旁一個年紀小的小丫頭終于笑出了聲。
小丫頭的笑聲打破了房里的寧靜,艾草幾個丫頭都笑了。
唯有床上的李嬤嬤沒笑。
她扭頭看著陶然,一臉愧色,“小人等沒照顧好小姐,反令小姐受驚,卻還要小姐來照顧小人,小人無顏見小姐了!”
艾草急忙來到陶然身邊,“小姐,您現(xiàn)在是來了月信的,您受了驚是不是要叫回剛剛的郎中給您把把脈才好?。俊?p> 誰都知道,月信時的女子是不能嚇的。
陶然將竹筒擦干,放在盒中,才抬起頭來,“我從前別說是月信,就是被我娘打了也要下地干活,哪有那么嬌貴呢?!?p> 李嬤嬤和艾草的沉默了。
她們未來府上之前,就知道白府這位小姐是縣城里長大的。窮人家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就算她們不曾經(jīng)歷,也會知道。
只是現(xiàn)在話從陶然的嘴里說出來,且說得如此云淡風輕,叫李嬤嬤和艾草都有些黯然。
哪有人天生懂事、識大體的?不過是經(jīng)歷得多了,在多少個負重且要繼續(xù)前行后,從一道道留過的傷疤里學來的沉穩(wěn),學來了從容,學來了體貼,學來了大度。
艾草忽然想到了什么,“小姐,您記不記得四小姐問過您月信的事了?”
陶然一怔,腦子轉(zhuǎn)了一下,馬上明白艾草要說什么。
“你是說……有可能是四小姐做的,就是為了要在我月信時嚇我?”
艾草沒說話,陶然也無須她回答了。
良久,床上的李嬤嬤才道:“小姐放心,小人縱是下不了床也能叫人查清此事,絕不能讓人嚇了小姐!”
陶然點點頭,眉頭卻未曾舒展開。
確實太像四小姐做的了,因為四小姐那日提起陶然月信的事太過刻意些。
簾子一挑,忙于收拾正房的銀杏了進了東廂,“小姐,正房已經(jīng)收拾妥當了,小人特意四處查過了,正房沒什么不妥,就是還有些煙味,不然小姐住西廂吧?”
忙了這一下午,眼瞧著快到黃昏,陶然覺得累極了,她擺擺手,“我住正房就好。今日大家都累壞了,叫個小丫頭照顧嬤嬤,你們也去休息吧,我那里不用值夜的丫頭?!?p> 艾草和銀杏皆搖頭,就連在床上的李嬤嬤也反對,“小姐心疼我等,我等也心疼小姐。小姐起夜要個茶水,也要有個人遞過去才是啊?!?p> 陶然拗不過幾人,便同意讓艾草跟著自己。
眾人散去,李嬤嬤一直望著陶然走出東廂的門,才收回視線來。
李嬤嬤是衛(wèi)國公府的老人了,衛(wèi)國公陳夫人待她極好。當陳夫人告訴將,要將她送到義女白家小姐身邊時,她是不情愿的。
陳夫人又怎會不知曉跟了自己這些個年頭的人心里想著什么呢?
陳夫人軟語相勸:“你并未見過那孩子。她是苦命的人,沒了爹娘,又是有那樣的親人環(huán)繞,連個同她說真心話的人都沒有,她如同在狼窩里偷生一樣。你就算不為了別的,為她救了小郎君的命,也該去相助她才是?!?p> 李嬤嬤聽了這話,給陳夫人重重的磕了三個頭便來到白府。
來了心里也是想著報恩,替陳夫人母子報陶然的恩。
所以她用心、費力,皆是為了舊主,與陶然無關(guān)。
直至今日,她親眼見到陶然為她落淚,親耳聽到陶然那急切又滿是怒意斥責她和銀杏的聲音。
李嬤嬤動容了,為陶然動容的。
主子在危難時刻還記得她,惦記她的安危,并不以她為下人而袖手旁觀,并且親自為她醫(yī)治,就是這份沉甸甸的情義,她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是值得的啊!
也是在那時,李嬤嬤才認定了陶然這個新主。
有主如此,碎骨亦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