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神都錦繡

第一百二十七章 文書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405 2019-10-15 00:14:15

  劉仁景一路向西,沿官道疾行,只是出了“衛(wèi)崗鄉(xiāng)”后,官道的積雪大部分無人清理,想快也快不了。他離開“長安”的時候,走的匆忙,雖說劉仁實會處理好“告假”事宜,但不管怎么說,早些回去總是好的。

  顧不上路況和天氣寒冷,劉仁景和幾名親兵隨從騎著馬,除了經過沿途“驛站”以吃飯和休息外,全部時間都用來趕路。

  數(shù)日后,劉仁景一行,已經可以看到“潼關”。

  很奇怪,如此寒冷的天氣里,“潼關”方向居然出現(xiàn)了一條長長的車隊,放眼望去,少說也有不少于一百輛的馬車。

  因為積雪的緣故,官道本就并不太通暢,如此長長的車隊行來,劉仁景他們以及一些路人,不得不站到一邊讓他們先過去。

  車隊的速度很慢,而且“潼關”那邊仍然有馬車在駛出來,按照這個速度看,不等上一個時辰估計是走不了的。

  “少卿,要不要過去讓他們先停下來,他們這么多車,總不能一直等下去吧?”一名親兵對劉仁景說道。

  “不用了,他們不會停的。”劉仁景淡淡地道:“你沒看見‘長安’諸多顯貴的車都在其中嗎?”

  親兵聞言又仔細看了看,發(fā)現(xiàn)確實如此,那些馬車上都有暗記,只要有心不難發(fā)現(xiàn)的。

  “他們這么多人同時離開‘長安’,難道出事了?”親兵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劉仁景道:“什么事都沒有出,他們是前往‘衛(wèi)崗鄉(xiāng)’參加‘詩酒風流花會’最后比試的人。”

  “奧——”親兵恍然大悟,他們離開“長安”時,“花會”還有兩場沒結束,所以他們都知道這件事,只是一時間沒有想起來而已。

  走不了,只有等,好在時間也算不得太長,差不多等了將近兩個時辰,那長長的車隊才緩緩通過。

  原本打算直接過“潼關”的劉仁景,不得已,只能在關內逗留一晚。

  當晚,劉仁景婉拒了關內官員們的宴請,早早休息了,他現(xiàn)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路。

  唐朝,對官員是比較寬容的王朝,尤其是以“仁孝”著稱的李治時期,通常來說,只要官員們能夠找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基本上他很少阻止官員們“告假”,反正在他看來,朝中除了那幾個重臣外,其他人上不上朝,是不是“告假”忙活私事去了,都不是特別重要。

  每次朝會,討論什么,安排什么人事變動等等,他的“好舅舅”長孫無忌以及一干老臣,都替他安排的妥妥當當,也不管是不是合他的心意,只要是三省那邊決定通過的事情,似乎朝堂之上,就沒有反對的意見,李治有時候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shù)氖遣皇翘p松了呢?可他明明記得,先帝太宗在位時,那可是成天忙不完的事情啊!

  今天的朝會和往常一樣,沒有什么新意,唯一有些不同的,是“長安”以及附近地區(qū),在這一次大寒和暴風雪天氣中的損失有了一個結果。

  當什么來年糧食減產等,那都是意料中的事,李治也不可能對此發(fā)脾氣,最讓他有些不滿的是,整個“長安”以及附近地區(qū),被凍死和因大雪封路導致無法外出乞討,以至于餓死的百姓,有八百多人。

  李治知道,這個人數(shù)是官府統(tǒng)計出來的,如果算上一些不為人知的情況,死的人只會更多。

  李治對此極為不滿,有心處置幾名官員,哪知道以除遂良為首的大臣們,紛紛進言,說“天災來的太過突然,事先沒有做好準備,有些需損失也是情理之中云云……”弄得他最后又只能是不了了之。

  下了朝,李治直接就往“甘露殿”而去,進得殿中,人還沒坐下,就有宦官來奏報:“啟奏陛下,‘司農寺少卿’劉仁景請求覲見陛下。”

  “不見!”李治坐下來道。

  王伏勝知道皇帝的心情不太好,便輕輕揮手,示意讓那試圖還想張口的宦官先退下,接著,親自倒了一杯熱茶,給李治送過去。

  李治接過來啜飲了一口,一句話也沒說,順手拿起一本奏章翻閱起來。

  王伏勝等了一會,見李治看得很投入,便悄悄地后退幾步,再輕手輕腳地向殿外走去。

  沒用多久,王伏勝又悄然無聲地走了回來,只是當他剛剛在李志治身側站好的時候,李治頭也不抬地問:“說吧,他有什么事?”

  王伏勝道:“劉少卿剛剛從‘衛(wèi)崗鄉(xiāng)’回來,謝縣男請他帶了一些東西給陛下?!?p>  “東西留下,讓他回吧?!崩钪握f完,繼續(xù)看他的奏章。

  “奴婢遵旨?!蓖醴鼊俚偷偷貞艘宦暎认虻钔庾呷?。

  這一次,王伏勝去的時間有點長,等他回到“甘露殿”,發(fā)現(xiàn)皇帝已經放下奏章,在那里獨自飲茶了。

  “謝卿家讓他帶什么來了?”李治淡淡地問。

  “是一些文書和一盒‘香水’?!蓖醴鼊倥踔粋€打開的包袱說道。

  “看來謝卿家又弄出來了新玩意,這叫‘香水’的東西,朕可是聞所未聞?!?p>  “那奴婢給陛下打開瞧瞧?”王伏勝看著皇帝,等待皇帝下旨。

  李治好奇心起,說:“那就瞧瞧吧。”

  王伏勝把包袱放到一個案幾上,接著將木盒上的文書移到一旁,再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盒。

  盒蓋剛一打開,一股淡淡的香味傳了出來,王伏勝靠得近能夠聞到,李治隔得有點遠,是一點感覺也沒有。

  木盒里,厚厚的黃色錦緞上平放著兩個白色瓷瓶,每只瓷瓶都由縫制在錦緞上的絲帶系住以固定,其中一只瓷瓶外,還插著一張折疊過的紙條。

  王伏勝先抽出紙條,打開一看,見上書第一行字是:“警告:瓶中‘香水’絕對不可以給有身孕之人使用!”后面寫的是“香水”的使用方法……

  王伏勝知道那一行“警告語”是謝巖特意說明的,顯然是馮寶回去后告訴他武媚有孕一事的。

  緊接著,王伏勝又取出一個瓷瓶,先看一下,再晃一晃,除了明顯的有水晃動的感覺,其他什么異常也沒有。

  初步檢查完畢,確認沒有異狀后,王伏勝拿著一瓶“香水”和那張紙條來到皇帝面前,先將紙條呈上,同時道:“陛下先看看這個?!?p>  李治取過紙條,掃了一遍,笑道:“未經太醫(yī)許可,朕豈能隨意使用,謝卿家是太小心了些,不過忠心還是有的了。”說著,將紙條又遞還給王伏勝。

  “小心總歸無大錯嘛?!蓖醴鼊僖幻娼舆^紙條,一面陪著笑道,隨即又問:“陛下,這‘香水’就在瓷瓶里,奴婢沒覺著有什么特別啊!”

  “打開看看就知道了,朕相信,謝卿家不會弄個沒用的東西來糊弄朕的?!?p>  “那是自然,謝縣男可是陛下親自簡拔的,糊弄誰也不能糊弄陛下啊?!蓖醴鼊僖幻骓樦实鄣脑捳f著,一面動手將瓷瓶口的蠟封去掉,最后將木塞拔了出來。

  僅僅一瞬間,幾乎在同一時刻,李治和王伏勝都聞到了一股說不出來是什么的花香味,似乎像牡丹?又有點像芍藥,還有點像菊花?又好像哪一種都不像!起初香味較為濃郁,很快就變得淡起來,但是幾乎一直維持著那種淡淡香味,歷久不散!即使李治上前,用木塞重新塞住瓶口,周圍的香味仍然在空中飄散,大有一直存留的架勢!

  “陛下,好東西啊!”王伏勝激動地說道:“陛下一直發(fā)愁給皇后娘娘的年禮,這‘香水’,可不正是最合適的嘛?!?p>  李治看了一下手中的瓷瓶,口中輕輕地嘆了一口氣,隨后將瓷瓶又交給王伏勝,道:“按你說的辦吧,記得換個好點的盒子,這木盒太小家子氣了?!?p>  王伏勝將瓷瓶小心的放回木盒里,重新蓋上木蓋,口中道:“陛下且請放心,奴婢保證辦好。”

  李治回到龍塌坐下,先喝了一口熱茶,然后道:“去看下那些文書,都寫了什么?”

  “是,陛下?!蓖醴鼊俟響艘痪?,回身取過文書在手,看了起來。

  謝巖的文書和別人有一點不同,每份文書,都裝訂過,且加了封面,王伏勝看了封面上的字,就能大體知道文書的內容。

  “陛下,總共有四份文書,分別是‘關于皇家學堂作坊的報告‘、‘雪災災情報告’、‘防災賑災布置會議紀要’和‘人口與糧食會議記錄’。”

  李治聽后,總感覺有些怪異,雖說光聽名頭也能知道大體的內容,可這什么“報告”、什么“記錄”的,可從來沒人如此用過,真不知道謝巖是怎么想出來這些個新鮮的名詞?

  “陛下想先聽哪一份的?”王伏勝輕聲問道。

  “就先聽那個災情報告吧,朕想看看‘衛(wèi)崗鄉(xiāng)’有何損失,是何說法。”李治想也沒想就說道。

  “奴婢遵旨?!蓖醴鼊倏谥袘?,手上卻沒閑著,打開文書念道:“‘衛(wèi)崗鄉(xiāng)’突遭多年不遇的寒冷天氣以及暴風雪突襲,以至于損失慘重!”念到這里,王伏勝停了一下,瞄了一眼皇帝,見皇帝面色有些陰冷,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道:“田地作物,受風雪和極端寒冷影響,預計減產已成定局,根據初步估算,最少減產三成,臣以命人加緊補種耐寒之作物,爭取挽回一些損失;全鄉(xiāng)房屋在暴風中,倒塌一百余間,幸而無人員傷亡,僅損失了牲畜兩百余頭,其中耕牛五頭,可謂慘重之極,為不耽誤來年農時,臣決定由鄉(xiāng)里出資購買死去的牲畜,農戶以此錢款購買新的牲畜,差額部分由鄉(xiāng)里借給農戶,收一成利錢,待來年秋收后歸還;人員方面,全鄉(xiāng)在籍丁口無一人傷亡,然可惜的是,從‘洛陽’來鄉(xiāng)里避難的四千多人里,凍傷者多達五百多人,其中傷情嚴重者有一百二十人,幸賴天佑,并無一人因此亡故,目前都在恢復中?!掳部h男’謝巖特此上報?!?p>  王伏勝念完之后,微微抬首看皇帝,沒有旨意他可不敢主動念下一封,只是,皇帝坐在龍榻上,一語不發(fā),不知道在想什么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