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神都錦繡

第八十二章 建設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1593 2019-07-28 23:28:19

  次日,“揚州”和“江寧”的富商一行一十七人,來到“驛站”。

  為首是“揚州”首富洛中恒的長子,他見到謝巖后,長長作一揖道:“揚州洛克然見過謝縣男?!绷硗庖晃弧敖瓕帯笔捫崭簧蹋哺诤竺嫘卸Y。

  會客室里,韓躍給兩名富商到了一杯茶,其余隨從,就只能是白水了,畢竟現在謝巖弄的茶,還是一個稀罕物,產量也不高。

  兩名富商第一次喝這樣的茶,非常好奇,細細品了一下后,贊道:“此茶確實罕見,品之甘貽,好東西啊!”

  謝巖笑道:“這有個名堂,叫‘天然見針法’,取意自然,兩位覺得如何?”

  “好好好,的確非常有含義!”洛克然道。

  另外的富商卻問:“若我們大量采購,不知道可否?”

  謝巖道:“關鍵是新茶太少,江南之地,應該更加適合才是?!?p>  “哦,可惜方法吾等不知啊。”洛克然說道。

  謝巖道:“二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本鄉(xiāng)與我合作開設作坊,卻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洛克然道:“謝縣男有意,吾等自無不可。”

  “如此甚好,此事以后再議,今天請兩位來,主要還是另有一事?!?p>  “謝縣男請說。”洛克然道。

  謝巖道:“本鄉(xiāng)需要從‘江南’采購一些物資,主要是糧食一類,兩位可有興趣代辦?若是有興趣,可以直接用租地款項的半數來操作,如此兩位可省些運錢的費用,多少也能從中賺一些。”

  洛克然聞言大喜過望,運錢本是件耗費不低的事,如今不但可以少一半,且采購兩萬貫的糧食,自己少說也能掙一成,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他哪里還有反對的道理。

  謝巖他們滿口應承,便取出提前準備好的文書,交給洛克然道:“洛兄可拿著這封文書直接去城里找羅漢易,一應采購由他負責,只要和談妥即可?!?p>  兩名富商,沒有想到事情辦的如此順利,他們相互看了一眼,眼中含有不可思議的神采。

  在他們的眼中,和官員打交道,盡管不是很難,卻也不是那么容易,似謝巖這般辦事干脆利落的官員,可以說極為罕見,他們用眼神交換了一下,最后還是由洛克然對謝巖道:“我們有心在運送糧食過來的同時,捎帶一些南方的特產,不知道謝縣男以為合適否?”

  謝巖奇怪的問:“公平合理的經商,難道還有問題?”

  洛克然道:“吾等商賈,若不投獻于顯貴官員門下,豈能有立足之地。”

  謝巖沉默了,對于投獻之事,他是有所了解的,就比如黃守義如不投獻在許家門下的話,根本無法在“洛陽”正常經商,每年收益的三成,就是投獻的費用,這個金額相對固定,哪怕是今年虧錢了,也需要支付。

  洛克然見謝巖沉默不語,以為他在盤算費用,便主動說道:“我們欲意投獻縣男門下,費用按老規(guī)矩算,如何?”

  謝巖搖首說道:“兩位誤會了,我素來認為,投獻之舉乃是弊端,故而本鄉(xiāng)之內不需要,兩位大可以安心經營,只要不觸犯律法,不漏交稅收以及鄉(xiāng)里的三項獨立收費即可,正當的經營收入完全歸自己所有?!?p>  所謂“三項獨立收費”,即是謝巖按照后世的模式設立出來的“清掃、教化、服務”三項費用。

  拍下土地的人訂立契約時,謝巖專門解釋過,他目的只有一個,慢慢培養(yǎng)大唐人“購買服務”的意識。

  洛克然他們知道,三項費用是固定的,和投獻的花費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梢哉f,謝巖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等于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

  洛克然他們從座位上站起來,同時向謝巖行了一禮,接著道:“感謝縣男對吾等商賈的支持,吾等一定盡力,絕不辜負縣男好意?!?p>  他們隨后又和謝巖聊了一下“娛樂地塊”里面的設置事宜……

  謝巖以多出千年的眼光,給出了許多建議,聽得洛克然他們一愣一愣的,一致認為眼前的“謝縣男”是比他們更加出色的商人!

  他們還在聊的時候,“洛陽”城里,卻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自馮寶請黃守義負責招募人手以后,黃守義以極大的熱情投入進去,他召集整個“洛陽”商界的好友,在“南市、北市”兩大市場里,掛滿了“衛(wèi)崗鄉(xiāng)”招募用工的信息,并且將用工條件公之于眾。

  “每天三百文,一日三餐管飽”光這兩個條件,就足以令城里的閑散人等為之動容,短短半天內,就已經有千人登記報名,并且有專門的老兵負責編組,每百人為一隊,設立一名隊正和兩隊副,由他們最后將人帶到工地上。

  謝巖不怎么管具體事務,他把這些事情分別交給羅漢易和楊登兩個人,并且本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很少去過問,他相信這些經過“武平堡軍”訓練出來的軍官,有足夠能力應付。

  十天后,“衛(wèi)崗鄉(xiāng)”最大的工程——道路建設正式宣告開始!差不多有近三千人,同時開工……

  另外有一千人在“澗河”南岸開始修建磚瓦窯,這活兒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只是馮寶自己不放心,天天吃住在工地上,雖然說有石子和另外一個老兵的照顧,但是當許爰去工地看到馮寶的時候,卻是不禁嚇到了,那個灰頭土臉的人,難道會是向來注重儀容的馮寶?要不是石子指認,她根本就看不出來是眼前的人。

  馮寶一見許爰就說:“你來工地做什么?快回城里去,這兒又亂又臟,不適合你待?!?p>  許爰道:“你應該和謝校尉一樣,將具體的事情交給別人去辦?!?p>  馮寶知道她說的意思,卻否定地道:“不一樣,他那些事可以,我的事不可以?!闭f完,用手指了一下自己身后的磚窯,又說:“這些,多少和安全有些關系,我今天多費點事,以后會省很多事情,還是很劃得來的?!?p>  許爰知道在這些事兒上爭不過馮寶,也就隨便說了幾句后離開了。

  古代的建設速度,和后世相比較,自然要慢一些,在缺少工程機械的情況下,還要受到天氣的影響,往往一個大工程需要耗時很多年,甚至于幾十年。

  謝巖和馮寶都明白,工程機械那是別想了,唯一可以提高效率的地方在于,用更加高效的組織形式,即后世常用的“分段包干”,并且設立了完成時間,以及提前完成后的獎勵制度,且每十天結算一次,從不拖欠。

  在如此巨大的金錢魔力下,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所有的工地上,莫名其妙的多出來許多人,都是原先工人的家人和親朋好友,利用業(yè)務時間來“掙外快”,這筆費用,并不在工程預算內,可是由于提前完工的高額獎勵,每個小隊的人都清楚,只要提前一天,每個人可以拿五百文,十天就是五貫,而這五貫里,扣除“掙外快”的人拿走的那部分,每人還能分一貫多,況且,拿走的那些人里,很多都是自己的家人,這和自己拿到也沒有什么區(qū)別。因此,工程速度提升之快,讓所有知道的人簡直都不敢相信。

  負責賬目督查的高長史和監(jiān)察御史,為此還專門帶人去工地調查,經過仔細詢問后得知,那些多出來的人,都是附近跑來“掙外快”的,不僅是自愿,而且也沒有耽誤家里的田地農活。

  高長史擔任牧民官多年,自然知道的也多,他就問那些百姓:“爾等又是如何解決來回路上時間的呢?”

  百姓告訴他:“謝縣男從城里請了二十輛馬車,沿官道和道路條件好的一些道路,按每個時辰一次的標準往復來回,只要有人上車,就是一文錢,遠一點兩文錢,我們就是依靠這些馬車完成來回?!?p>  “還有睡覺。”其他百姓補充了一下。

  高長史明白了,原來百姓們是把睡覺的時間,挪到馬車上,原本在家休息耍樂的時間用在工地上,的確沒有占用干農活的時間。

  “這主意是誰想出來的?”監(jiān)察御史問了一句。

  高長史聽得眉頭一皺,他心里清楚,老百姓是想不出來的,多半是謝巖和馮寶想到的,可如果真是他們的話,此事傳到朝廷里,難保不起什么風波,畢竟百姓們如此辛苦奔波,要是說一點不影響農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高長史是文官,卻是軍中文官出身,不僅戰(zhàn)功顯赫,且還是“英國公”李績的老部下,他從監(jiān)察御史來到“洛陽”后的表現就看出來,朝廷派來的,說是督查賬目,其實更像是挑刺兒的人,可是“衛(wèi)崗鄉(xiāng)”不僅把采買的地方設在“留守府”,更有一套獨特的記賬方法,居然讓監(jiān)察御史找不出一點毛病。今天他這一問,其實是有些用心叵測的意味。

  結果卻是出乎預料的。

  百姓說:“法子是‘上河村’常遠那個娃子想出來的,聽說他因此得到謝縣男賞識,現在成衙門胥吏了?!?p>  高長史于一旁道:“老夫聽過這個名字,好像他在剿滅‘云州叛軍’時,還立過功。”

  監(jiān)察御史無話可說了,只好沉默的退到一邊。

  事實上,“上河村”不在“衛(wèi)崗鄉(xiāng)”范圍內,當“衛(wèi)崗鄉(xiāng)”招募工人的消息傳到他們那兒的時候,工地已經開工了。

  “云州叛軍”事件里,“上河村”損失慘重,朝廷雖然免了兩年稅賦,但是日子依然很艱難,為了生計,村子里也想派人去工地,可不知道怎么辦,就讓常遠先去看看。

  常遠去了以后,不知道問誰,最后想起來馮寶,經過打聽后,他去了磚瓦窯工地上找到馮寶。

  馮寶對此事自然極為熱心,專門讓石子帶他去找謝巖安排。

  常遠祖上出過讀書人,所以他多少識點字,加上他人雖看來木訥些,可腦子非常靈活,干了沒多少日子,他居然自己安排村里人實行兩班倒不間斷施工,謝巖知道后,大加贊賞,不僅提拔他給楊登當了副手,還通過他,實行了一些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的事,這才有了后來的什么“提前完工獎勵”、“公共馬車”等一系列制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