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心目中副使的人選就是程務忠,然李績一句軍中慣例,讓他實在無法當眾宣布,好在李績本意也不是跟皇帝過不去,他只是把事情轉(zhuǎn)了一圈又傳回到皇帝那兒。
副使人選在李治看來并不重要,但是在宮外,圍繞著副使人選,卻有人開始了暗中爭奪。
“夔國公”劉弘基聽說兒子劉定遠三樣測試都通過了以后,馬上派人叫回劉仁實,當面直接說:“仁實,你看可有法子將十一郎安排成使節(jié)?”
劉仁實搖搖頭道:“使節(jié)應該沒可能,‘武平堡軍’的那個林運,身為文官,力壓數(shù)百武人,必定會得到朝中全力支持,況且陛下也沒理由反對。”
“不錯”劉弘基贊同的說了一句,后又問:“那副使呢?”
劉仁實道:“也不容易,雖說沒有特別出彩的人物,可是和十一郎條件相當?shù)挠泻脦讉€?!?p> 劉弘基道:“嘿嘿,老夫還真沒想到,各家有那么多人參與?!?p> 劉仁實道:“孩兒以為,很多人同樣看出陛下心意,不然很難說得通。”
“別人事與我劉家無關,先等等看吧,圣旨一天沒下,一切都還是變數(shù)。”
劉弘基決定沉住氣,先等一等再說。
謝巖有點煩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區(qū)區(qū)一個什么“軍官援助團”的副使職位,竟然會有那么多人感興趣,尤其當李績把此事推給皇帝后,更多的人都以為,皇帝會詢問謝巖的意思,于是乎,各種宴請,各種請托紛紛而來……
煩不勝煩之下,謝巖寫了一封奏章,托還留在營地內(nèi)沒有離開的宮中內(nèi)侍宦官轉(zhuǎn)交給王伏勝,請他代為呈報皇帝。
今晚,李治沒有在寢宮安歇,而是來到武媚居住的偏殿內(nèi),當聊到“軍官援助團”的時候,他笑著說道:“那位謝巖校尉,覺得煩躁不安了,向朕請辭嘍?!?p> “請辭?他要辭官?”武媚大為不解地問。
李治道:“差不多吧,他托王伏勝給朕上了一道奏章,稱自己疲憊不堪,請求朕放歸其于田園,并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自己不會忘記身為大唐臣子的本分?!?p>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此人這兩句話可謂是大志向也,他是想告訴陛下,無論他在何處,都是心系大唐啊?!蔽涿牡莱鲎约旱睦斫狻?p> 李治輕輕點了點頭,道:“是啊,只可惜,此人似乎志不在朝堂,朕很難想的出來,他所在民間,能做些什么?難道說,朕無用人之德才?以致謝卿家不愿留下?”
武媚道:“陛下多慮了,妾身以為,王福來說的馮寶校尉那句話頗能代表一切?!?p> “哦,那一句?”
武媚道:“馮寶校尉曾說‘給我一塊地,給天下一個驚喜’,妾身以為,謝校尉當也是如此想?!?p> “媚娘的意思是,當真給他‘一鄉(xiāng)之地’?”李治問道。
武媚道:“陛下胸襟似海,區(qū)區(qū)一鄉(xiāng),當不在話下?”
李治明白了武媚意思,既然謝巖有意離開朝堂,那就不妨給他機會,或許真的可以有什么“驚喜”呢!
李治是舍不得??!滿朝文武幾乎都是他老子李世民留下的,唯一有才又看得順眼的謝巖還不愿意當官,怎么不讓他郁悶呢?
“唉——”李治長長地嘆息一聲。
沉默良久后,李治道:“媚娘啊,你覺得在哪里給他弄個‘一鄉(xiāng)之地’合適?”
武媚道:“只要距離‘長安’不遠,妾身以為都可以?!?p> 李治道:“謝卿家曾說在‘長安’和‘洛陽’兩地間最合適,現(xiàn)在思來,他應該是早有此打算,即如此,不妨加以成全?!闭f完對王伏勝道:“你去內(nèi)府查一下,看看兩地間,還有哪些地方空著?”
誰知王伏勝動也沒動,直接行禮道:“啟稟陛下,‘長安’和‘洛陽’間,皇家擁地萬頃,卻多分布在各州縣,最大一塊不到百頃?!?p> 李治一愣,問:“你怎會知道如此清楚?”
王伏勝道:“陛下登基以后,曾經(jīng)做過統(tǒng)計,而且是奴婢親自去辦的。”
李治登時無語了?;始叶紱]有地,那還上哪找“一鄉(xiāng)之地”啊。
武媚見李治一臉比較郁悶的樣子,只好說道:“陛下,依妾身之見,若實在找不到地方,那干脆找一個縣,劃分一塊給他得了。”
李治道:“如此,不合朝廷規(guī)矩,怕是反對者眾,最后很難收拾?!?p> 這不行那不行,到底怎么樣才行呢?
最后還是武媚想到一事,開口道:“陛下,妾身想起一件往事,或許有用。”
“媚娘想到什么?不妨說來聽聽?!?p> 武媚道:“妾身記得先帝曾說過,‘新安縣’地廣人稀,乃是一下縣,且西連‘潼關’,東接‘洛陽’,境內(nèi)多山,良田甚少,民生凋敝,可遷境內(nèi)西部百姓于東安置,將西部與‘潼關’合并為軍事隘口,東部直接并給‘洛陽’以安民,當時先帝的主張被魏征以‘擾民’給勸諫,后來先帝病時還有提過,可見,此事當可為之。”
李治問:“媚娘是說,將‘新安縣’一分為二?”
武媚道:“正是此意,妾身記得,‘新安’山地占全縣七成,只有東部靠‘洛陽’那三成,才有平地和良田,陛下不妨將那三成單獨劃出來,安個什么名義即可,此原為先帝之意,長孫太尉他們?nèi)巳私灾?,想來不至于反對吧?!?p> 李治仔細考慮了一會兒道:“媚娘言之有理,如此一來,確實省去諸多麻煩。”
“妾身謝過陛下夸獎?!蔽涿恼f完,行了一禮,又說道:“只是以什么名義還要陛下費心了?!?p> 李治“哈哈”一笑道:“朕才不費這個心呢!王伏勝——”
“奴婢在?!蓖醴鼊仝s緊應道。
李治說:“你親自去找一下謝校尉,把情況告訴他,讓他替朕想一個名義出來,想不出來的話,就繼續(xù)待在‘長安’。”
“陛下高明?。 蓖醴鼊僦孕牡乇硎境鼍磁濉?p> 這一次,連武媚也不得不佩服皇帝,用最省事的辦法,得到最好的結(jié)果。
次日一早,王伏勝出宮直奔城西營地。
謝巖以為王伏勝是來傳圣旨,剛打算接旨,卻聽說“代陛下問話”,只好將他接進會客廳里。
王伏勝進屋后,直接就把李治的意思說了出來,然后一邊飲茶,一邊耐心的等。
謝巖倒是沒想到李治會找出這么個地方,他在心里想“新安縣,這名字怎么好像在哪聽過呢?”
謝巖仔細回想一下自己從“洛陽”來“長安”的經(jīng)過,終于想起來了,好像就是當初馮寶下河游泳那一帶!
“好地方?。 敝x巖忍不住說了一句。
王伏勝很詫異地看著他,不明白地問道:“謝校尉知道那個地方?”
謝巖道:“王公公所言極是,昔日由遼東返回‘長安’時,曾路過‘新安縣’,應該就是陛下說的那個地方,我還記得,那里有一個山崗,屬于駐軍的好地方?!?p> 王伏勝精神一振,道:“既然校尉鐘意,那校尉給出個章程,咱家也好回復陛下?!?p> 謝巖道:“如果沒有錯的話,應該就是那兒,我以為,那兒可為‘洛陽’崗哨,我當在那守衛(wèi),可取名‘衛(wèi)崗鄉(xiāng)’,至于說用什么名義,可用‘皇家特別莊園’或者‘大唐特別政區(qū)’的名義,如何?”
王伏勝哪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他腦子里壓根就沒有聽過類似的東西,他默默地記下后,對謝巖道:“此事咱家可定不了,得由陛下圣裁?!?p> 謝巖道:“那是自然,公公只需照實回稟即可,其余一切皆由陛下做主?!?p> 王伏勝很滿意地點點頭,然后道:“謝校尉放心,咱家定當照實直說。要是謝校尉沒有別的事,咱家可就要先回了?!?p> 謝巖也未挽留,僅僅在王伏勝走的時候,硬塞給他一個小包袱,和上一次給王福來的一樣,里面都是“金豆子”。
王伏勝對謝巖的大方很是滿意,回到宮里就對李治說了一遍謝巖的話……
“衛(wèi)崗鄉(xiāng)?特別政區(qū)?他倒是給取名字呢!”
王伏勝道:“謝校尉請陛下做主?!?p> 李治點了點頭道:“衛(wèi)崗鄉(xiāng)這個名字不錯;大唐特別政區(qū),也比什么皇莊好聽?!?p> 王伏勝這次沒接話,他得等,等李治最后的決定?
李治突然問:“王伏勝,你說以謝校尉的軍功封爵,可封什么樣的爵位?”
王伏勝道:“封爵一事,理應陛下圣心獨斷?!?p> 李治原本也沒指望得到答案,他靜心細細考慮后道:“擬旨,‘左武衛(wèi)’校尉謝巖,遼東戍邊期間,大破敵重要隘口‘安勝關’,致使我大唐邊境東擴百里,如此偉業(yè),朕當表彰之!封謝巖為大唐‘新安縣男’,賜百戶。”
王伏勝剛剛把皇帝話記下,李治又道:“新安縣地廣人稀,民生凋敝,特將此縣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部保留‘新安’縣,東部百里增設‘大唐衛(wèi)崗鄉(xiāng)’,由謝巖出任鄉(xiāng)長?!弊詈罄钪斡值?“衛(wèi)崗鄉(xiāng)為大唐特別行政區(qū),直接對朕負責,其他任何人,不得干預。”
王伏勝記下后看著李治,唯恐還有旨意。
李治沉默片刻后,道:“先把這兩道旨意發(fā)出去吧?!?p> “奴婢這就去辦?!蓖醴鼊偌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