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神都錦繡

第十四章戰(zhàn)后(三)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4484 2019-05-22 14:00:00

  黃守義走了,他得回去準(zhǔn)備人馬,來拉物資。

  “議事房”中,謝巖向眾官員介紹了交易情況,沒有一個不滿意的。

  唯一不理解地是,謝巖提出了一個什么“大生產(chǎn)”的口號,還告訴他們說:“在換防軍隊到來之前,需要交給黃掌柜那些物資,因此,軍中不論官員還是士兵,都必須全部參與生產(chǎn),如果有誰不賣力,或者干得不好,扣錢,從封賞中扣除。”

  堡中每個人都是為了軍功和錢財來打仗,最后要是給扣了,那誰吃得消?每個人心里都在想著同一件事:“扣錢?那還不如直接要老命得了!”

  所有官兵拿出了比打仗訓(xùn)練還要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大生產(chǎn)”中!

  堡外營地的婦人們自然是專門制作帽子和圍脖,由于做的多了,熟練程度大幅度提升,效率也更著提高起來,而且?guī)缀醪环謺円沟母苫?,以至于馮寶批評謝巖說:“你比血汗工廠的老板心還要黑?!?p>  謝巖沒時間和他進(jìn)行口舌之爭,他每天要帶人去挖“石炭”,“煉鋼爐”自從砌好之后重來沒有停過,“石炭”的消耗量急劇攀升,士兵們將“高句麗”的盔甲、刀、長槍槍頭等,只要是鐵的都拆下來往爐子里面扔,等熔化之后,再把鐵水倒進(jìn)泥范里,形成一個一個鐵錠的樣子,最后等冷卻后,再把泥敲開,取出一個個鐵錠。

  由于制造盔甲、刀槍的材料本就是比較好的精鐵,所以,謝巖就省了一道“鍛打”工序,產(chǎn)量也高了許多。

  即使少了一道工序,可在干過鐵匠的人眼里,這已經(jīng)算是很好的精鐵了。

  他們哪里知道,真正的秘密出在那爐子上,爐子砌的高,溫度就高,在加“石炭”的燃燒室邊特意開了一個小口子,順著缺口又砌了一小段空心的出來,在出口處,謝巖找人作了簡易木制鼓風(fēng)機(jī),由四名大漢不停地往里面吹風(fēng),經(jīng)過這些努力,爐里溫度要比大唐人常用的爐子高很多,如此一來,更容易去除雜質(zhì),自然更容易得到質(zhì)地優(yōu)量的精鐵,雖然比不上千錘百煉的百煉鋼,但要說它是精鐵,卻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最閑的依然是馮寶,他的職務(wù)又變了,成了“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隊”隊正,繼續(xù)成天晃悠,即便他熱愛的“釀酒”事業(yè),因為沒有人,如今也不弄了。

  不過呢,隔上幾天,他就會和來拉糧食的黃守義一起去“營平寨”玩兩天。

  戰(zhàn)事是徹底結(jié)束了,根據(jù)“都督府”的通報,謝巖得知,“武平堡”一線的軍寨果然沒有放棄這個大好機(jī)會,他們?nèi)砍鰟?,如愿以償?shù)貖Z下所有“安市城”在西線的所有要塞,基本上實現(xiàn)了當(dāng)初謝巖的設(shè)想,即邊境線向東擴(kuò)展一百里有余?!拔淦奖ぁ爆F(xiàn)在反而成后方了。

  “開疆拓土”對于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都是頭等大事,對于“營州都督”張儉來說,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他本人親自跟隨過李世民東征“高句麗”,親眼見過皇帝陛下在“安市城”下久攻不克時的糟糕心情,更加清楚,“高句麗”、“安市城”對于陛下來說,絕對是心頭一根刺,如今,有這么好的消息,又怎么能夠不上報呢?

  張儉毫不猶豫地使用“八百里加急送信”,他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告訴皇帝陛下“‘安市城’如今就在大唐鐵騎之前,只要陛下發(fā)令,定一舉攻克?!?p>  “長安”——當(dāng)時世界第一大城,人口過百萬,也是大唐王朝的政治、經(jīng)濟(jì)和軍事中心,其繁華當(dāng)時無雙。

  龍首原上、“太極宮”內(nèi),英明神武的一代帝王李世民,

  已經(jīng)走到了他生命的末期,此時經(jīng)刻,他躺在“甘露殿”的龍榻上,兩目無神地望向大殿頂端,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更無人敢去詢問。

  榻前有一年輕宮裝女子,每隔一段時間即會走到焚香爐邊,輕輕揭開爐蓋,向里投放一些極品沉香。

  這種域外進(jìn)貢的香料,傳說有安神醒腦之效,甚得李世民歡喜,是以“甘露殿”中常年焚此香料,

  殿中左側(cè)有一案幾,有一短須青年跪坐其后,他身著明黃色四爪蟒袍服,頭戴進(jìn)德冠,在那看似全神貫注地在寫著什么,然而,若那宮裝女子行近時,他總會停下筆,偷偷瞧一眼龍榻上的李世民,而后再抬首,對那宮裝女人報以一笑。

  宮裝女子往往回以淺笑,其笑燦若桃花,艷麗無雙,每每令那青年“失魂”。

  有腳步聲!

  那青年趕緊坐好,提筆認(rèn)真地寫起來。

  走進(jìn)來是名宦官,雙手捧著一疊文書,他先是看了一眼龍榻上的李世民,猶豫一下,再輕手輕腳地走道青年面前,彎下腰細(xì)聲細(xì)氣地低聲道:“太子殿下,‘營州都督府’有八百里加急呈報?!?p>  李治輕輕“嗯”了一下,用手示意宦官將奏章放到案幾上,再揮揮手讓他出去。

 ?。ɡ钪巍钍烂竦诰抛?,從前的“晉王”,貞觀十七年被正式冊封為太子)

  宦官剛剛退出“甘露殿”,一個聲音響起“何事???”

  聲音不高,卻極其威嚴(yán)。

  李治趕緊起身,從桌上拿起奏章,上前躬身道:“父親,是‘營州都督’張儉讓人呈上的八百里加急?!?p>  “張儉,他那能有何事???”李世民既像是問,又像是自言自語,隔了片刻,又道;“武媚,念?!?p>  “是,陛下?!睂m裝女子應(yīng)了一聲,上前去接李治遞過來的奏章。

  李治將奏章遞到武媚手中時,順帶摸了一下,滑滑的,感覺非常好。

  武媚卻狀若無事地回到龍榻邊,展開奏章念了起來……

  李治的心思也不知道在哪,或許還沉浸在那“風(fēng)花雪月”之中,他對張儉的奏報內(nèi)容,幾乎是一個字都沒聽進(jìn)去。

  但是有個聲音他聽到了——“雉奴”。

  “孩兒在?!崩钪渭泵?yīng)道。

  “此事你怎么看?”李世民還是躺在那,問。

  李治立刻瞪大了眼,不知道怎么辦是好,他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怎么可能答上來。

  正當(dāng)李治無措之時,他忽然看到武媚的嘴動了動,似乎在說話,話是無聲的,但是從口型中,李治還是猜出來了,是“長孫”兩個字。

  “雉奴”李世民的聲音又響起了。

  李治這下不猶豫了,立即說道;“父親,依我之見,此事不如交給舅舅處理為好?!?p>  李世民沒有表態(tài),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道:“也好,拿著奏章去找你舅舅問問,此事理當(dāng)如何處置?!?p>  “遵命?!崩钪握f完,接過武媚遞來的奏章,這次他沒敢弄什么小動作,而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接過,倒走幾步,才轉(zhuǎn)身離去。

  “是不是還有?”李世民仍然躺著問。

  “還有‘武平堡記錄’,由‘營州都督府’呈上?!蔽涿目戳艘谎凼种械奈臅p聲回道。

  “念!”

  李世民的命令無人可以忤逆,于是武媚的聲音很快響起……

  “記錄”這一部分很多,也很長,直到李治回來的時候都沒有念完。

  “父親,孩兒回來了。”李治的聲音打斷了武媚的念讀。

  “你舅舅怎么說?”李世民直接就問。

  李治道:“舅舅說,交兵部和吏部核準(zhǔn)后,依律封賞?!?p>  “嗯”李世民應(yīng)了一聲,卻不予置評,再問:“那雉奴怎么看?”

  “孩兒以為,賞功罰過,歷來是我大唐慣例,父親也曾教導(dǎo)兒臣,有功不賞者,當(dāng)令功臣寒心;有過不罰者,當(dāng)令宵小妄為。據(jù)此,孩兒以為,‘營州都督’張儉治軍有功,戰(zhàn)策得當(dāng),應(yīng)為首功,‘武平堡’眾軍,奮勇殺敵,陣斬敵將,當(dāng)為次功,至于封賞,還請父親定奪。”李治侃侃而談,顯然事先作過準(zhǔn)備。

  “雉奴所言不差,賞功罰過,的確是治世之要,不過……”李世民沒有再說下去,而是口風(fēng)一變,道:“雉奴,你去告訴無忌,張儉功在社稷,進(jìn)‘金紫光祿大夫’;‘武平堡’軍中官員一律各進(jìn)兩級,至于謝巖、馮寶兩人,暫不封賞,仍令其以校尉號令眾軍,待戍邊回轉(zhuǎn)之后,再行敘功?!?p>  “孩兒遵旨?!?p>  等到李治再次離開,李世民沉默半晌,忽然自言自語地道:“雉奴啊,他們頗為不凡,還是留給你用吧?!?p>  李治走出“甘露殿”,自然是聽不到這句話,只有武媚,在龍榻之前侍候的她,一個字不差的聽得清清楚楚,也只有她,才明白李世民,此時作為一個父親的真正想法。

  李世民的想法,除了武媚,再無人知道,甚至于無人理解,即使是跟隨他一生的長孫無忌,也不明白自己的皇帝陛下為何會作出這么奇怪的決定。

  不管是不是理解,天子金口一開,就是皇命,哪怕是錯了,也要執(zhí)行。

  一個月后,當(dāng)“營州都督”張儉接到圣旨后,百思不得其解。當(dāng)日,他特意將林運(yùn)記錄的內(nèi)容隨奏章呈報上去,目的就是有推薦之意。倒不是說他有多么高風(fēng)亮節(jié),而是這一次的功勞著實太大了,他也是順?biāo)浦鄱选?p>  可不曾想,最后卻是一個“到京敘述”功的說法,這叫什么事啊,張儉有點頭疼。

  好在,這是圣命,倒也不讓他難做,充其量最多也就是有那么些不好意思罷了,小事耳!

  消息傳到“武平堡”,眾官員們自是歡呼一片,連進(jìn)兩級啊,這可不是件簡單事,許多人多少年都升不了一級呢!

  不過更多人是替謝巖、馮寶打包不平,說是“不公”,在他們眼中,沒有謝、馮,何來“安勝關(guān)”大捷?

  謝巖和馮寶兩個人倒是沒有一點不開心,他們只關(guān)心一件事,那就是換防的軍隊,什么時候到?

  這次倒是還真有準(zhǔn)信,據(jù)通報的校尉說,大約一個月后,“都督府”將開始換防留守戍邊的原十六衛(wèi)麾下軍隊。

  也就是說,哪怕再慢,最多到九月份,“武平堡”軍就可以離開了。

  謝巖算了算時間,估計最多再有一個月時間,即可以將賣給黃守義的東西全部生產(chǎn)完畢。

  沒了這層顧慮,那么余下的時光,定然是愜意的。

  傷員們恢復(fù)的很快,他們是不需要從事生產(chǎn)勞動的,于是這些人就都成了馮寶最忠實的“跟班”。

  從雷火開始,一個個成天“馮校尉”長“馮校尉”短的圍著,弄的林運(yùn)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吃錯藥了。

  謝巖卻知道原因,其實是那些傷員們,在用了“酒精”消毒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它居然可以加水當(dāng)酒喝,而“酒精”正是馮寶弄出來,所以才出現(xiàn)這怪異的情況。

  謝巖告訴過馮寶,弄白酒或者酒精,他都不反對,只是要馮寶注意保密,這里地處邊境,如果方法傳到“高句麗”那邊去,對大唐將是百害而無一利。

  其實不用謝巖說,馮寶自己也察覺到了,自己弄出來的這個“酒”,似乎對大唐人來說,有著無比的殺傷力,凡是喝過的人,從劉愣子到黃守義再到雷火,有一個算一個,簡直就是恨不能天天泡在酒里。他隱約覺得,自己以后作個富家翁的想法,有可能就著落在這酒上面了。

  自打有了這想法,釀酒時,除了石子和謝巖,基本上他誰也不找了,他打算日后想好了再說。

  黃守義又來了,除了他,還來了一個“王掌柜”,是來接替他的。不過他一再保證,人雖然換了,生意絕對不會有半點問題,王掌柜也信誓旦旦地同樣保證。

  謝巖本就不擔(dān)心,當(dāng)然也就沒把保證當(dāng)回事,倒是黃守義,當(dāng)他聽說“武平堡”軍很快將要回國的時候,他立刻提出,要和大軍一起上路,哪怕付點“保護(hù)費”也行。

  謝巖敏感地意識到,似乎又有一條生財之道,他讓黃守義回“營平寨”問問,還有誰愿意跟大軍一起回國,前提當(dāng)然是要付“保護(hù)費”了。

  馮寶非常鄙夷這種作法,卻得到謝巖一個理直氣壯的答復(fù):“窮啊,這么多人要吃飯呢。”

  氣得馮寶甩開袖子就走了,他覺得謝巖這是不給自己面子,連自己朋友老黃的錢都不放過。

  倒是黃守義主動地去找馮寶解釋,自己這樣是心甘情愿的。

  謝巖知道馮寶壓根沒事,不過耍耍性子而已。

  時間總是很快,轉(zhuǎn)眼即八月了,上個月謝巖和新來的王掌柜把賬對了一下,這才知道,自己的物資賣了兩萬五千貫,加上還沒有出手的戰(zhàn)馬、黃金、白銀等物資,算算總數(shù)還真得快五萬貫,謝巖心中大喜,放話全軍:“大軍歸國之前,咱們得辦一個盛大晚會,自己為自己慶祝一下?!?p>  一時之間,全軍沸騰。

  從第二天起,全軍開始宰牛殺羊,除了留下部分典禮使用之外,其余的全部做成了熏肉,或者風(fēng)干肉,最后抹上鹽,封存好,留待路上食用。

  馮寶又開始釀酒了,他準(zhǔn)備在那一天,把全軍“放倒”!

  黃守義又來了,他和十二家打算回國的商戶,總共繳納了五百貫“保護(hù)費”和“伙食費”后,住進(jìn)了“武平堡”。

  一月之后,換防的一千大軍終于抵達(dá),不過他們只停留了一天,就趕赴“安勝關(guān)”,那里才是他們的駐防地。

  根據(jù)“都督府”令,“武平堡”將擴(kuò)建為城,徹底轉(zhuǎn)為民用,作為軍事堡壘的使命算是結(jié)束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