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漆黑幽涼的山洞內(nèi)被熊熊火光照得如同白日般通透明亮,洞內(nèi)寒氣漸消,十八個巨大的身影映照在洞壁之上。
洞壁兩邊各擺放著七八個綠繡斑駁的青銅古鼎,古鼎內(nèi)燃燒著熊熊烈火。每個古鼎上都雕附著數(shù)個栩栩如生的奇珍異獸,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鳳凰,有殺氣凜然的蕭殺白虎,也有吞天覆地的龍子饕餮......
古鼎之上雕附的異獸多是存在于傳說以及神話之中,每個古鼎上的異獸品種和神態(tài)皆無相同,有的面容祥和,有的面目猙獰,有的一臉糊態(tài)......
十八個古銅色的僧人呈金字塔型站立在洞內(nèi)兩排古鼎之間,十八個古銅僧人皆雙手合十而立,每人身前皆豎立著一根藤棍。十八個古銅僧人站立洞內(nèi)紋絲不動,就連呼吸也十分平穩(wěn)微弱,猶如十八個古銅人偶一般。
嵩山少林寺方丈室內(nèi),一位胡須花白身著袈裟的老人緊閉雙目端坐在房內(nèi)的一個蒲團之上。老人面壁而坐,墻壁之上竟地掛著一幅字畫,字畫上用標準的楷體寫著‘靜思己過’四個大字。老人身后恭敬地站著一位青年,兩人都默不作聲,房間內(nèi)的氣氛安靜地有些詭異。
老人十分瘦削,略顯寬大的袈裟套在其身上顯得十分空洞。老人正是當今少林寺住持方丈,釋和方丈,法號玄智。玄智方丈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加之身形瘦弱,整個人看上去猶如枯木一般缺少了生機。
房間內(nèi)一老一少一坐一立,彼此這般持續(xù)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玄智方丈緩緩睜開雙眼,其雙目竟難得地閃爍著精光,看破世塵的滄桑深邃之下卻不失生機朝氣。這是一雙與其外表極度不相符的眼睛,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竟能擁有一雙如此年輕的眼睛,實在令人難以相信。
“你可準備好了?”玄智方丈開口問道,聲音滄桑而低沉,倒也符合其年齡。
“弟子早已做好準備。”少年恭敬地說道。
“嗯,生死有命,全在你個人造化。你若準備好了,那便去罷?!毙欠秸晌⑽㈩h首道。
“是!”青年簡短而恭敬地回了一句,對著玄智方丈深深施了一禮。青年名為唐風,是玄智方丈的弟子。
待得唐風離開后玄智方丈無力地嘆了一口氣,眼里的精光也黯淡了不少,仿佛那一聲嘆氣吹去了數(shù)十年光陰,整個人都蒼老了不少,眼中盡是難以掩蓋的疲憊。玄智方丈眼中的精光明滅不定地閃爍著,思緒又回到了十八年前......
十八年前,秦王李世民于玄武門發(fā)起政變,伏擊刺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隨后以太子謀反保護圣上為由軟禁唐高祖李淵,控制朝政逼迫高祖讓賢,順利登上大唐天子的寶座。
李世民在成功刺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后欲斬草除根徹底誅殺兩人的后代,遂令尉遲敬德、程咬金等名將率領精兵不惜一切代價誅殺‘謀反者’的后人。但太子李建成手下第一高手唐天威在得知太子被害的死訊后立馬帶著太子兩個尚處襁褓的嬰兒逃之夭夭,李世民手下的名將趕到太子府時只能撲了個空。
嵩山少林寺,一如往常的安逸寧靜。當夕陽西下明月當空之時,少林寺的僧人結束了一天的勞累修行,靜坐于席冥想靜思。一個身穿黑衣的男子懷中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身手敏捷地翻過少林寺的高墻,鬼魅般地穿梭在少林寺眾多屋舍廟堂之間。
“閣下是何人?何必鬼鬼祟祟,閣下大可名正言順地造訪少林寺?!闭诜块g內(nèi)打坐冥想的玄智方丈察覺到屋外有異樣,緩緩開口問道。
屋外的黑衣人輕輕推開房門而進,低聲說道:“在下太子府都衛(wèi)唐天威,深夜造訪貴寺實屬無奈。若有得罪之處還望玄智方丈海涵?!?p> “唉!”聽了黑衣男子的話玄智方丈輕輕一嘆,自語道:“該來的終究躲不過。”
男子一改方才謙遜有禮之色,坐到屋內(nèi)的茶桌前自酌了一杯茶拉下面罩一飲而盡,隨后對著玄智方丈淡然一笑像是對著多年不見的老友一般?!胺秸杉瘸龃搜裕雭碓缫蚜系轿視煸L貴寺。”黑衣男子說道。
“出家人不打啞語,你我早已心中有數(shù),何必兜兜轉轉。這可不像你的性格,還是有話直說罷。”玄智方丈緩聲說道。
“今非昔比,多年未見方丈如今已是得道高僧,在下如今不過是個在逃的通緝犯。且今日在下有事相求,焉能與往日同語?!焙谝履凶诱f道。
“好一個有事相求,但我有選擇的余地嗎?”玄智方丈不置可否地問道。
“沒有。”黑衣男子直接說道,“今日方丈是幫也得幫,不幫也得幫?!?p> “佛曰:‘因果循環(huán)善惡有終。’昔日欠下的恩情,也是時候該還了。”聽了男子無賴的話語后玄智方丈并未生氣,反而十分平靜,像是早已悟透了世間萬般因果淵源,內(nèi)心早已不為所動。
“方丈果然快人快語,倒是在下扭捏矯情了。實不相瞞,我希望方丈能代我將這孩子撫養(yǎng)成人,并將少林寺的各種核心武學教予這孩子?!蹦凶诱f道。
玄智方丈看了一眼男子懷中熟睡的嬰兒,兩人說話聲并未將之吵醒。顯然男子懷中的嬰兒被男子做了一點手腳,不然在關鍵時刻嬰兒的啼哭聲難免會引起注意。
“想必方丈也已猜到,這個孩子正是太子的血脈。逆賊李世民的手下正在外面四處追緝我,這孩子跟著我多半有死無生。佛家有好生之德,就算不提昔日恩情,想必方丈也不會對這個孩子見死不救?!蹦凶诱f道。
玄智方丈不知男子提起這昔日的恩情是有意還是無意,但在玄智方丈耳里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是一個威脅。所謂昔日恩情,歲月靜好時便是恩,有事相求時便是把柄與痛腳。
玄智方丈自知推脫不了只能接過男子懷中的嬰兒。男子將嬰兒遞給玄智方丈后又從懷中取出一個晶瑩剔透的玉佩放在嬰兒身上,玉佩上刻著‘福佑’二字?!斑@個玉佩是太子留給這個孩子的遺物?!苯又謴膽阎腥〕鲆环饫由狭嘶鹌岬男偶?,“這孩子的身世還請方丈對其保密。這里有一封信,務必要在十八年后讓這孩子離開少林寺,將這封信送往定州的四方客棧,交給一個叫李叔馗的人?!?p> 玄智方丈接過信件,臉露難色,“閣下的意思是要在十八年后讓唐風徹底離開少林寺?”男子點了點頭,道:“沒錯。這孩子是帝皇之后,乃當今大唐的正統(tǒng)血脈。豈能一輩子在這少林寺內(nèi)做一個寂寂無名的和尚?”
“可閣下也應該知道若是習得少林核心武功之后想要徹底離開少林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少林寺有少林寺的規(guī)矩,我雖是少林寺方丈,但少林寺的鐵規(guī)并非我能輕易更改的。”玄智方丈說道。
“我當然知道少林寺有少林寺的規(guī)矩,但我并不在意這些規(guī)矩。我只知道十八年后這個孩子必須完好無損地離開少林寺,并且習得一身好武功。否則少林寺將會面臨一場大禍。時間還長,十八年的時間,我相信方丈您一定能想出應付的法子?!蹦凶诱f道。
玄智方丈面對男子微怒而視,許久后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昂茫掖饝??!毙欠秸奢p嘆著說道。男子雙手抱拳對著玄智方丈作了個輯,“感謝方丈大恩,此番恩情唐天威無以為報,只能來生再報。”
玄智方丈無力地擺了擺手,他知道男子說的不過都是些客套話,撫養(yǎng)這孩子不過是昔日因今日還罷了,何來大恩一說。男子臨走前告訴玄智方丈,這孩子名一單字風,暫且隨其姓,全名唐風。
少林寺一般是不允許弟子私自離寺的,若是習武的弟子想要還俗須要獨闖少林三大陣法之一的少林十八銅人陣。少林寺創(chuàng)立以來僅一位弟子成功闖陣,其余闖陣弟子非死即傷。
玄智方丈擔心唐風自小便受佛法熏陶,難免產(chǎn)生向佛之心,若是唐風因此不愿離開少林寺便又是一個難題。因而玄智方丈自小便給唐風口述江湖上各路英雄的勇義之事,各門各派的恩怨情仇等各種江湖事跡。
不知是由于唐風生于帝皇之家不甘平凡還是玄智方丈訴說的江湖事跡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唐風,唐風自懂事起便不喜歡少林寺的生活。隨著年歲的增長,‘叛逆’之心日益漸盛。唐風心有雜念,六根不凈向佛不誠本是玄智方丈所期盼的,但唐風也因此在少林武功的修習上難有重大突破。
唐風在十六歲那年便想離開少林寺,但玄智方丈依照當年約定要求唐風再沉積兩年練好武功才能下山。唐風早已沒了向佛的誠心和耐心,在少林武學上的成就始終有限,但貴在玄智方丈總是親自手把手指點唐風,武學成就倒也不會太低。
可玄智方丈深知,以唐風目前的武學成就去闖少林十八銅人陣根本沒有希望。若是硬闖而不知退,難免傷殘,甚至致死。
玄智方丈收起思緒,心中默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p> 玄智方丈發(fā)現(xiàn)自身心境難以平復,在心中默念了幾段佛經(jīng)之后心中焦躁不安的感覺并未減輕絲毫,反而越發(fā)濃烈。
心中思緒萬千的玄智方丈起身緩步往后山的方向走去......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4-19/5ad898bb9d2dc.jpeg)
長空弈
大改完成啦,今天開始重新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