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尋歡”
這白衣男子正在把玩著手中的飛刀,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弧度。他面若冠玉,氣質(zhì)俊郎,像是偏偏美公子一般。
“小李飛刀,李尋歡!”
魏寧也是獲得了大量的信息,頓時驚喜不已。在百曉生的《兵器譜》中,小李飛刀排行第三,僅列在天機老人的天機棒和上官金虹的子母龍鳳環(huán)后面。
而天下更是有這樣的傳聞:小李神刀,冠絕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虛發(fā)!意思是說李尋歡的飛刀從不輕易出手,但只要一發(fā)射每發(fā)必能命中目標,絕對沒有一人能躲得過。
“李尋歡……”
秦二世面對這白衣男子,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因為,在青州區(qū)域,他可從未聽說過這一號人物。
“我勸你還是少趟這一趟渾水的好,要不然……”
秦二世臉色凝重,他能夠感知到,此人非常之強大。
“出招吧……”
李尋歡抬起了手中的飛刀,灑脫一笑。他那種云淡風輕的氣勢,似乎絲毫不懼怕秦二世。
接著,他又補充道,
“使出你最強的一招,否則你沒有第二次出招的機會。”
這一句話,看似狂妄,但實則底氣十足。
“哼!既然你非要來送死,我就讓你去見閻羅王!”
轟——
“劍神訣,蒼龍破!”
吼——
秦二世渾身釋放出了強大的劍光,接著周身浮現(xiàn)了一道巨大的劍影。這劍影足有山岳一般巨大,猛然朝著李尋歡斬去。
這劍氣撕裂開來,周圍城池迅速坍塌,大地皸裂。
嗖——
李尋歡縱身后退,同時眼神一凝,他白皙的手指拿著飛刀猛然射了出去。這飛刀帶著劇烈的白色光芒,猶如洞穿時空。
噗!
還不待巨劍落下,一切徹底凝固,在驚恐的目光之中,巨劍轟然破碎。待光芒消散之際,一道身影懸浮在了半空。
“你……”
小李飛刀,例無虛發(fā)!
此刻,這絕殺一刀已經(jīng)插入了秦二世的脖子,快到了極致!
秦二世哽咽,想要說些什么,他不甘心啊。可惜,這飛刀已經(jīng)要了他的命。嘭的一聲,秦二世遙遙墜落,砸在了地上。
嘩——
“秦二世死了?!”
大魏皇城內(nèi)外,霎時一片轟動。這轉(zhuǎn)折實在是來得太過快,秦二世之前還氣勢逼人,眨眼就被眼前這白衣男子斬殺了。
“李尋歡?青州區(qū)域之內(nèi),真有這一號人物?”
“不知道,許是隱居的高人也不一定?!?p> 嘭——
在一道道驚嘩聲中,李尋歡爆成了一道碎光,消失無蹤。
魏寧走了過去,在秦二世的脖子上拔出了飛刀。
“小李飛刀,例無虛發(fā),我記住你了?!?p> 說罷,魏寧便是將這飛刀收藏了起來。不同于雄霸的霸道,這李尋歡多了幾分灑脫。
“將他埋葬了吧……”
接著,魏寧一揮手,讓士兵將秦二世與劍邪埋葬了。
他們兩個也是可憐人,可惜成王敗寇,自古都是定數(shù)。
在處理了這些之后,魏寧化為了一道流光,再次遁回了太極宮。而這一次,魏寧的名氣與日俱增,不僅在宮中,甚至在宮外都是成為了議論的對象。
之前他斬殺劍邪那一幕,實在是太過震撼了。
而皇宮的其余人馬,更是噤若寒蟬,不敢吱聲。
魏寧已經(jīng)羽翼漸漸豐滿,甚至短短的幾個月之內(nèi),成長為了一個龐然大物,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宮內(nèi)人心惶惶。
三大丞相知道,他們必須盡快想辦法遏制魏寧。要不然,這小子手段鐵血,遲早要翻身。
“該死的!”
城池之上,姬無相握緊了拳頭,咬牙道。倒是一旁的薄姬漫不心經(jīng),沒有絲毫懼怕。
……
這一場大戰(zhàn)過后,宮內(nèi)出奇的平靜,沒有任何異動。
他們知道,魏寧的手段非常強硬,只要有一舉一動,他就會徹底抹殺,不留余地。
深宮所在,這里裝飾精致華美,眼前供著一尊菩薩。
一名雍容華貴的女子盤膝而坐,手中握著佛珠。她雖然面目慈祥,然而那眼神深處,卻是透出一股可怕的殺機。
“老夫人,這是今早收到的來信,請您過目。”
一名嬤嬤躬身稽首,將一封書信遞給了薄姬。
薄姬接過書信,輕輕打開。
她眼神在看到書信內(nèi)容的一剎那,驟然瞳孔瞪大。
“哈哈!魏寧啊魏寧,這下子我看你怎么辦!”
“快替我準備準備,我要出宮迎接仙兒回歸!”
“是!”
薄姬迅速起了身,露出狂喜之色。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一次魏寧就算再逆天,恐怕也翻不出她的手掌心!
隆隆——
晌午時刻,位于恢宏的朱雀門所在,兩道轎子一前一后,徐徐進入了宮殿之內(nèi)。
而很快,一道消息便是傳遍了整座皇城,沸沸揚揚!
因為,魯元公主回歸了!
這一件事,近乎是大魏王朝創(chuàng)朝以來,最大的事件之一!
……
“稟夫人,薄夫人讓我將此物轉(zhuǎn)交與您。”
獨孤皇后宮,魏寧正在與母后商討國事,這時一名宮女匍匐在地,手中握著一道卷軸。
“薄姬?”
獨孤皇后接過卷軸,頓時皺了皺眉。她深知,這薄姬城府極深,這一次不知道又要搞甚么幺蛾子。一念及此,她輕輕將卷軸攤開,仔細閱覽了起來。
“這……”
獨孤皇后捧著卷軸,頓時神情大變。魏寧接過卷軸一看,一時臉色也是一陣劇變。
“魯元公主?”
只見這卷軸末端,落款為魯元公主。薄姬一共生了一子一女,長子魏禎,次女魏仙兒,也就是落款的魯元公主。
這魯元公主可不簡單,甚至,她比魏禎要可怕得多。因為,這魯元公主六歲之際,由于天生神體,被青州區(qū)域六大宗派之一的問仙宗收為弟子。
有了問仙宗作為背景,恐怕這魯元公主,壓根就不將大魏王朝放在眼里。如今,十年過去,她重返皇宮,應(yīng)該是薄姬書信傳至,讓魯元公主返回輔助魏禎奪回大魏的皇權(quán)。
有了魯元公主撐腰,魏禎已然算是青云直上。
而這一道卷軸,便是魯元公主回歸,打算在薄姬宮中宴請,魏寧與獨孤皇后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