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這半年以來,陳風除了拳法上的一些小收獲,最大的收獲還是來源于每天夜里偷偷摸摸看手機的那一段時間。
興許是厭倦了近來甚囂塵上的網(wǎng)絡文學,這一段時間以來,陳風反而是更加熱衷于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傳統(tǒng)的武俠小說。
自《蒼穹神劍》開始,陳風竟然一部接著一部看完了古龍所有的小說,甚至其中還包括了一部現(xiàn)代題材的小說。在古龍的所有作品中,陳風最喜歡的男主角當然還是要屬楚留香了。
楚留香一出場便是30來歲的年紀,沒有人知道他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師承與武功路數(shù),大家所知道的不過是他有著3個好妹妹,2個好朋友。楚留香的為人處處透著優(yōu)雅、冷靜與果敢。風流倜儻,足智多謀,觀察入微,善良多情,若是將這些詞語統(tǒng)統(tǒng)放在楚留香身上,不但不為過,反而還顯得有些不夠。
陳風有時候也會在想,自己什么時候能夠變成像楚留香那樣的人物呢?他不求有多么高的武功,多么卓絕的輕功,只要有那么一點恬淡,那么一點隨和,便也就夠了。
他雖然沒有從古龍那里學會怎么喝酒,但是卻也學會了什么叫做人性,什么叫做友情,什么又叫做浪子。
翻完了所有的古龍作品之后,陳風不由得想起了另外一位“武林泰斗”,那就是金庸先生,金庸先生所寫的小說之中,陳風看的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名字叫做《笑傲江湖》。當他把這本《笑傲江湖》從頭到尾翻了個遍的時候,卻再也提不起興趣去看第二本金庸所寫的小說了。
緊接著,他又開始看起了與古龍,金庸齊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先生所著的小說。
從第一部《白發(fā)魔女傳》開始,按照書中的故事年代,一部一部的直到看到了《俠骨丹心》,每一部都是那樣的平鋪直敘,那樣的平淡無奇。漸漸的陳風也就有些看不下去了。
雖然梁羽生的作品大都是平淡無奇,陳風連里面所寫的故事情節(jié)都沒有記住多少,但是楊云驄的那首《調(diào)寄八聲甘州》卻著實讓他記了很久很久:
“笑江湖浪跡十年游,空負少年頭。對銅駝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詩殘夢斷,南國正清秋。把劍凄然望,無處招歸舟。明日天涯路遠,問誰留楚佩,弄影中州?數(shù)英雄兒女,俯仰古今愁。難消受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xiàn)恨難休,飄零慣,金戈鐵馬,拼葬荒丘。”
陳風看完了古龍,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以后,心中不禁有些哀嘆:“難道世界上就沒有其他好看的武俠小說了嗎?”這時候,他又想起了網(wǎng)絡上流傳很久的那句“金庸絕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p> 說起來這本《英雄志》,倒也真是新奇,書中主要刻畫了楊肅觀,秦仲海,伍定遠,盧云這4位主角,分別代表了社會中人的4種縮影。
一本書中竟然同時描寫了4位主角,這樣大膽的設定登時讓陳風來了興趣。
說起這楊肅觀,他本是少林寺中的一位和尚,少時便代父出家,拜入少林天絕神僧座下。如今卻已還俗返京,中三甲同進士出身,授兵部職方司從五品郎中,人稱風流司郎中。
書中寫他還在少林寺中做和尚的時候,一日遇到老虎欲吃一羊的景象,便與師兄弟們討論起來,應該如何處理這種問題。其中一人說應當殺虎以救羊,其中一人卻說應以己身喂虎而救羊。此時的楊肅觀卻哀嘆一聲,走上前去,竟擰斷了那只小羊的脖頸,并把小羊送入了虎口。眾僧見到均是吃驚,紛紛責怪起楊肅觀來,問他世上均是鋤強扶弱,救苦救貧,如今為何卻要殺羊喂虎?
楊肅觀只得跪地雙手合十,答曰:“愿天地罪孽,盡歸吾身。吾便是修羅王?!痹诖酥?,他又發(fā)出了“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愿不滿足,誓不成等絕!”這樣的誓言。
而書中的第二個主人公秦仲海,本是一代真龍秦霸先的兒子,因為家中一場變故,滿門盡被抄斬,唯他自己被九州劍王方子敬所救,拜入方子敬門下,習得“火貪一刀?!焙髞碛肿隽苏鞅贝蠖级?,善穆侯柳昂天的手下,官拜遼東游擊將軍。作為朝廷的手下,卻也能喊出:“不跪天,不跪地,天地萬物殺一空”的口號,著實令人敬佩。
而書中第三位主角,其實卻是書中最早出場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伍定遠,本是西涼城中的一名小捕快,因為城西一場18人的血案,卻不幸被卷入到一場江湖紛爭之中。機緣巧合之下,在神機洞中一場奇遇,正所謂是“神胎寶血符天錄,一代真龍海中生?!蔽槎ㄟh一生奉行著“殺人者死,天經(jīng)地義”的信條。自從在神機洞中習得了“披羅紫氣”以后,便欲捉拿那血案真正的兇手劍神卓凌昭歸案。
當卓凌昭問他自己不過只是殺了八十四個人而已,一個小小的捕快至于與他這位劍神作對嗎?這個時候,伍定遠是這樣回答他的:“錯了,八十三加一,不是八十四。八十三加一,那是滅人滿門。那日你們辣手殺死齊伯川,可曾想過他是齊家最后一個遺孤?照你看來,兩者所差不過一條人命,但你何嘗想過,多殺這一人,卻是滅人滿門!你們這群畜生在我面前殺一人、殺兩人,我都不會當你們做仇人,可你有膽在我眼前殺人滿門,我伍定遠身為西涼執(zhí)法,便是爛成白骨,也要追魂到底!”
也許是伍定遠的這番話打動了卓凌昭,他并沒有殺了這伍定遠,而只是把他打成了重傷。
說起這位卓凌昭,也許是同樣喜歡劍的原因,雖然他在書中只是一個反派,可是陳風卻非常的喜歡他,伴隨著一句“昆侖劍出血汪洋,千里直驅(qū)黃河黃”出場的一代劍神,他這一生雖然做了不少錯事,但卻是敢與“常勝八百戰(zhàn),武藝天下尊”的寧不凡爭這天下第一的一號人物。
直到最后,他被自己的合作伙伴十八省總按察,太子太師江充用計陷害,將要死于火銃之下的時候,一代劍神,也不免發(fā)出這樣的哀嘆:“悲怨是空,仁義是夢!只因信仰劍,所以貫徹道!愿來生來世,再為一名劍客”,說著便將劍芒刺入了自己的胸膛。
雖然伍定遠及時趕來,但是卻也救不下這一代劍神了。卓凌昭為了自己的武功不于后世失傳,便將畢生所學的《劍神古譜》交給了伍定遠,希望他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好的傳人。
這本《劍神古譜》開篇便寫道:“恨怨悲苦憎怒嗔,仁愛慈孝恥義廉。是故,恨人所以得仁,無愛者必不怨,不慈者必無悲。孝而有苦,憎后恥來,義自怒生,憐人心嗔。夾天地七大苦,破人情七大礙。遂舍善惡之心,得稱劍神!”
最終,伍定遠將這本《劍神古譜》交給了他的好兄弟,也就是書中的第四位主角,盧云。
盧云本來只是一位讀書人,為了生活他在一間小飯館里做小二,卻不料為人所陷害,竟然鋃鐺入獄。雖然機緣巧合之下為人所救,還傳授了他一套無雙連拳,但畢竟還是背上了逃犯的罪名。
幾經(jīng)輾轉之下,來到了揚州,在隱退的舊尚書顧嗣源家中做了一名花童。有幸在此結識了自己的一生所愛,顧嗣源的小姐顧倩兮。兩人雖然私定終生,卻不料盧云逃犯的身份最終被人揭穿,終于夢碎揚州。
后來又經(jīng)奇遇,結識了在軍中做官的秦仲海,兩人一起護送公主和親,最終也加入了柳昂天的麾下,與其他三位主角并稱為“柳門四少,觀海云遠?!?p> 緊接著盧云又參加了科舉,成功中了狀元,在面見景泰皇帝之時,又用“天雷霹靂打開天眼看文章”的下聯(lián)對上了皇上所出“大雨淋漓洗凈大階迎學士”的上聯(lián)。
直到這一刻的盧云才仿佛終于洗去了這一生的污穢般,與顧倩兮兩個人婚訂中秋。
也正是這樣一個人在與顧嗣源的爭論中喊出了“正道之界,不讓分毫”的口號,從而影響了顧嗣源的后半生。
如果本書到此便已結束,那雖然不失為是一個好的結局,但卻未必是一本好的小說。
果然,就在盧云與顧倩兮兩個人訂婚之后不久,柳昂天的家中就出了一個驚天的變故,皇帝在江充的挑撥下相信了柳昂天的造反嫌疑,派人抄了柳昂天一家。也就是這個時候,觀海云遠這四位主角開始了他們下半生不一樣的人生。
盧云幾經(jīng)輾轉,終于逃出了一條性命,卻又不幸掉入了大水瀑之中,在這水瀑之中,一待就是10年。
十年之后,景泰已經(jīng)退位,伍定遠和楊肅觀又迎了正統(tǒng)皇帝歸來,而盧云卻還在這水瀑之中,日日的思念著他的妻子,顧倩兮。在這期間,盧云還收了一個小徒弟。
直到有一天,瓊芳按照當年寧不凡留下的線索按圖索驥找到了這里,結識了盧云收的這位小徒弟,從而救出了盧云,據(jù)他的這位小徒弟說,他的這位師傅除了傳他武功,平日里很少說話,倒是半夜里經(jīng)常偷偷的哭,師傅說他沒有朋友了,天下人也都不要他了,只剩一個妻子等他回家,要是連她也嫁人了,那他是死是活,也不打緊了。
當盧云從水瀑之中出來以后,天下都已經(jīng)變了。他一路輾轉來到了揚州,看著顧嗣源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這位前朝的最后一位狀元爺抬起頭來,他白面素凈,一頭黑發(fā),那劍眉依然,鳳眼依然,阮囊羞澀也依然。除了眉心多出的那道神眼也似的傷印,一切全如往昔……緊接著,他說出來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這天下,還好嗎?”
這天下當然不好,曾經(jīng)跟盧云最親近的顧嗣源正因為聽信了盧云的正道,極力的反對正統(tǒng)皇帝要將景泰所留下來的后宮妃子都發(fā)配妓院,因此還入了獄。他每日就在獄中的墻壁上刻著“正道”兩個字,臨死前還寫下了一部《遺公論》。
吾本息機忘世、槁木死灰之人,念念在滋于古之忠臣義士、俠兒劍客,讀其遺事亦為之涕淚橫流,痛哭滂沱而若不自禁。今雖不能視富貴若浮云,然立心之本,豈能盡忘?我身入梏炬,我心受梏方,天地大無恥,吾對之以二字,曰……”“正道!”
盧云來到京城的時候,正是正統(tǒng)十一年的春節(jié),盧云看著昔日的一切,似乎什么都沒有變,卻又什么都變了。曾經(jīng)的好友楊肅觀建立了鎮(zhèn)國鐵衛(wèi),做了大掌柜,伍定遠也做了新的大都督,最好的兄弟秦仲海卻做了怒王造了反。
正統(tǒng)十一年的元宵深夜,盧云又撐起了他的小面攤,走在京城的街道上。夢里尋她千百度,如今相逢卻已是形同陌路。顧倩兮也已經(jīng)嫁給了楊肅觀,做了楊家的夫人。
盧云看著偶遇的顧倩兮,他就這么偷偷的看著,他想上去抱抱她,卻又不敢,想上去說一句話,卻又害怕。他看著眼前不遠的顧倩兮,卻最終飛也似的逃了。
書中這樣寫道:“正統(tǒng)十一年元宵深夜,楊夫人只在身邊不遠,顧小姐卻仍遠在天涯,永遠也找不到了?!?p>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萬福樓里,這4位主角的人生就如戲臺上正在上演的那樣,當真是戲如人生。
本書到了最后一章正統(tǒng)皇帝問道:“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伴隨著一聲聲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北闾O(jiān)了。
時隔如此多年,孫曉雖然每每在微博之中叫囂自己已經(jīng)寫完了全本,可惜讀者們卻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到了。
很多人都說盧云才是最后救世的圣光,至少當時的陳風也是這樣認為的,可是隨著陳風的成長,他卻認為像盧云這樣的人,也許是不能救世的。但是書中的結局誰又能夠知道呢?這一切都還要看孫曉怎么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