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燕隼在樓上找到的東西顧漣漪心知肚明,哥哥雖然是個高大的小伙子,但架不住從小習(xí)慣寫日記,而作為妹妹的自己自然不可能扔了哥哥的東西,哪怕幾天幾月不見哥哥。
這里有人來查過了,不管玩家將死者怎么查怎么動,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見過的刀拿開,看脖頸的紅點,這是過敏了?是不是童投資的藥?李爺爺他們死的時候脖子上也有這些小紅點。
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顧漣漪急忙跑回童投資的房子,開門就撞到正要離開的亓琛,不顧亓琛疑惑的目光,快速跑上樓拿著藥瓶就離開了,亓琛一臉懵逼的看著顧漣漪離開的背影,這人真是風(fēng)風(fēng)火火。
果然顧漣漪想的沒錯,是童投資的藥瓶,這個藥應(yīng)該只有童投資和謝院長知道?也不一定,這里有秘密的人又不止這兩人,再者童投資和宋警衛(wèi)又不熟,如果真的是她殺,院長肯定找理由搪塞過去了,而現(xiàn)在不是這樣的。
這件事弄的人盡皆知,背后還偽裝的插了一把刀,童投資如果殺了人不可能還讓張護士報警,那誰的動機最明顯喃?
反正都來到醫(yī)院了,正好去看看院長室,我們精神病院的院長也是一個秘密特別多的老頭。
顧漣漪上了三樓,整個三樓都是院長一個人住,簡單來說這里既是院長工作的地點,也是居住的地點,這里就是他的家。
樓梯口左側(cè)就是院長辦公室,很大很整潔,辦公室里面和童投資實驗室的味道一樣,看來這里也有很多藥,這些人做的應(yīng)該不是什么正當(dāng)?shù)膶嶒?,垃圾桶里有一張揉皺的廢報紙,平鋪整齊就看到張護士家報紙的那個報道,怎么人手都有一張這樣的報紙,是賣報的對著精神病院人員發(fā)的嗎?
桌面有一張墨水未干的信,上面寫著:k先生,按照您的吩咐,我已經(jīng)將該處理的人,該處理的事完成了,可這件事已經(jīng)驚動警方,如果不是我有認(rèn)識的人壓著,我院大概就被查封了,可這件事也用不了多久就會暴露在大眾眼前。
童小姐我給她說過很多次讓她小心,可她老是不聽,還請您專門給她說一聲,我不想再一次被她暴露了。
再者,k先生,請允許我的無禮,我們這項活動還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請原諒我的膽小,我實在受不了這些遙遙無期的事,請您將時間告訴我,大計劃告訴我,這么久了,我付出這么多,您的觀察應(yīng)該也夠了。
顧漣漪看完全文挑眉,這……還有大boss?弄了這么多謝院長還是編外人員?打開抽屜一眼就看見謝院長的手機,輸入他的生日數(shù)字,一下就打開了,節(jié)目組設(shè)計密碼用點心吧……
電話本里有一個連續(xù)撥打了52次的號碼,信息里也有和這個號碼的對話,謝院長每次發(fā)送一大堆話,對方只是回答一兩個字,顧漣漪有點好奇這人到底是誰,是知道了謝院長一些見不得人的秘密嗎?
給記錄拍了幾張照然后就將目光放在書架上,一本一本的翻找,顧漣漪找到很多k先生和謝院長的書信來往,將每本藏了書信的書本拿出,貌似每本書都是有關(guān)腦科的,這些人到底要做什么?
粗略翻看一下這些書,顧漣漪的腦殼疼,她的敵人真的是書本,不是犯困就是頭疼,所以她笨也是有原因的。
這里也找不到其他東西了,本來前面就有人搜過了,即使自己找不出來那就說明前面一個人還是沒有找出來,要笨一起笨,反正顧漣漪就此安慰完自己心安理得的離開了,剛走了不到兩步,廣播就開始通知時間還剩最后10分鐘。
說真的,每次搜查這些房子,時間都不夠用,顧漣漪準(zhǔn)備下次自己定個時,看著時間查,每個房間都逛一遍,以免不確定別人說的那些證據(jù)是否真實。
十分鐘顧漣漪也不想搜了,索性走到會議室,里面坐著休息休息。
顧漣漪是第一個到會議室的,緊隨其后就是燕隼,他和顧漣漪想的一樣,懶得走了,兩人坐在一起有的沒的聊一會,顧漣漪突然想起一件事了,頭也不回的走到后臺,留下燕隼一個人一臉懵逼。
再次回到會議室時,亓琛也回到會議室了,看著顧漣漪兩邊兜兜鼓鼓囊囊的,燕隼好奇的問是什么。
顧漣漪抓了一大把糖果在手里,一邊分一邊說:“這是我上次讓vj小哥幫我拿東西的報酬,我想反正也要帶,索性多帶點給大家吃,這個糖很好吃的,我特別喜歡吃!”
看著顧漣漪堅定的眼神燕隼笑道:“該不會是你想毒死我們吧?”
顧漣漪撇撇嘴,翻了個白眼說:“哼,我要是想毒你還用浪費我的糖?愛吃不吃,不吃還我!”
燕隼笑呵呵的扭身一口就把糖吃在嘴里,別說,這糖真的很好吃,他忍不住開口問哪里買的,卻見顧漣漪不理他,現(xiàn)在燕隼后悔了,早知道就不逗顧漣漪了。
后面的人也緊接著回到會議室,大家開始講自己找到的證據(jù),這次亓琛先開頭。
亓琛將拍攝的照片貼在身后的白板上,推推戴的眼鏡,開口說:“我最先搜查的病院,尸體上雖然有一把致命刀,但這把刀卻是從前面刺中心臟的,我看了尸體,上面沒有明顯的掙扎痕跡,要么是熟人作案,兩人擁抱的時候刺中的。
后來我又自己嘗試了,我找到節(jié)目組工作人員幫了個忙,發(fā)現(xiàn)兩人擁抱的時候是不行的,所以這把刀并不是致死兇器,兇器應(yīng)該是其他的,應(yīng)該是死者死后,兇手一刀刺中死者的胸口,偽造兇器。
我發(fā)現(xiàn)死者的脖頸上有不知名的紅點,但這是過敏引起的嗎?這個我不了解,我上樓查了顧病人的房間,因為顧病人不是我的病人,燕醫(yī)生也從來沒和我說過她的病癥,我才了解她是雙重人格!
她有一個哥哥,比她大三歲,她的哥哥有寫日記的習(xí)慣,因此也能了解很多信息,比如,哥哥很討厭醫(yī)院,因為覺得醫(yī)生都是騙子,只會騙妹妹,只會給他打鎮(zhèn)定劑:很討厭宋警衛(wèi),甚至還和宋警衛(wèi)打過一架,原因就是他調(diào)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