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三十天的時間,在忙碌中不知不覺過去。
這三十天,和往常過得沒有區(qū)別,整天的忙碌,把時間和體力利用到極致,幾乎沒有多余時間胡思亂想,一整天的勞動之后,睡覺之前要把身軀里的魔之力用個干凈。壓榨潛力的效果是顯著的,力量的增加來自長久的堅持,何況小惡魔的體質(zhì)一向不錯還有增長空間,在保持不餓肚子的情況,體力勞動進一步強壯了身軀,魔之力的儲備上限隨之增加。
力量增加保命的手段更加可靠,相應(yīng)的,出門在外時的信心更加充足,有時候,常冠會嘗試追蹤路上發(fā)現(xiàn)的小動物蹤跡,當(dāng)然,他一般是可以找到獵物的,可惜攻擊手段的匱乏,看到獵物和距離抓住獵物有相當(dāng)?shù)木嚯x。
他發(fā)現(xiàn),自己如果有一種遠程的有效攻擊手段,獲取肉食或許不是那么難的事情。
短矛什么的就算了,原材料難以獲得,并且需要距離足夠近,像是深淵小耳獸這種常見小動物根本不是使用短矛可以抓住的,弓箭倒是不錯,卻連制作弓弦都沒有頭緒,再多的植物,也沒辦法做出一根強度足夠的彈力弓弦,至于剩下的遠程武器...常冠想到了吹箭,那算是最高效的遠程武器,制作簡單,實用要求也不高,他很清楚的記得,哪怕在地球上到了現(xiàn)代,某些與世隔絕的熱帶雨林,生活的原始人們依舊在使用吹箭捕獵。
一根筆直的中空管子,加上涂抹毒藥的吹箭,組合起來是小型動物的克星。
制作吹箭和毒液的材料在密林里是不缺的,可以輕松找來,真正不好弄的是筆直的中空管子,如果還是在原來的世界,竹子是最好的選擇,但現(xiàn)在是在密林里,常冠還真沒發(fā)現(xiàn)和竹子相似的植物,水潭邊有一些根莖中空的植物,長得歪歪曲曲,紋理一樣歪歪曲曲,完全無法矯正。
這也是為什么常冠沒有首先選擇制作吹箭的原因。
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看能不能使用藤蔓制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的從高處垂下來的藤蔓紋理的確是直的,中間的嫩芯腐爛,好好處理之后,可以嘗試。
千挑萬選找來許多原材料堆積在住所里,先是放幾天,做初步的脫水處理,然后撕下表面纖維,起初還想用一根纖細(xì)棍子疏通藤蔓中心的腐爛物質(zhì),后來發(fā)現(xiàn)完全不可行,干脆異化手指,小心把藤蔓對半切開。
這樣一來,事情仿佛變得簡單,清理干凈藤蔓內(nèi)壁,稍微打磨之后已經(jīng)滿足了基本要求,至于重新合并后的封閉處理倒難不住常冠,用火把采集來的樹脂稍微烤化涂抹在兩片藤蔓之間,然后用自制的細(xì)繩一圈一圈綁好,反復(fù)涂抹幾遍,基本可以確定能夠使用了。
毒液的收集充滿危險,除了需要一個盛裝的容器,毒液還不能是一般的毒,理論上是越毒越好,因為吹出去的毒箭可能只是扎破動物的表皮而已,劇毒可以保證成功率。
問題似乎回到了老地方,連喝水都沒有容器裝的,哪里有東西裝毒液?而且是要足夠密閉,保證毒液不揮發(fā)水分的優(yōu)良容器?
把常冠愁得沒了繼續(xù)忙碌的熱情,盤算著,在家休整一天之后,果斷帶著籃子,帶上灰頭出門了,想要獲得什么東西,在家里是等不來的,只有出門,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原材料,這片密林足夠大,他相信總能找到合適的東西,只是需要自己花費時間探索尋找。
因為缺少參照物,常冠不知道哪一個方向是東,哪一邊是西,他只能以自己的習(xí)慣區(qū)分出經(jīng)?;顒訁^(qū)域和不經(jīng)?;顒訁^(qū)域,自家里到大頭蟻土堆,水潭附近一直繼續(xù)往前,那一片相對更加熟悉,大致地形和一些動植物都有了解,算得上是心理安全區(qū)域,而其他方向,除了去收集藤蔓或者樹皮較少過去,區(qū)域是比較陌生的,盡管活動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危險,但那是屬于陌生區(qū)域。
在知道某一個方向有河流的時候,常冠有意無意地朝那一邊探索,不管是生活需要,還是喜歡看到大量的水,他都想朝那邊移動,這一次也不例外,直接先去水潭邊收集到足夠的食物,帶在身上沿著行走方向繼續(xù)前進。
一片巨大的牢籠一般的密林,幾乎不是一個小惡魔用腳步可以丈量的,總有新的東西在某個地方等著常冠去發(fā)現(xiàn),區(qū)別只在于,常冠能不能看到,能不能想到利用它們的方法。
兩天的跋涉之后,常冠能夠感覺到距離河流不遠了,感覺到腳下的地形開始發(fā)生傾斜,甚至可以看到地上多了很多腳印,大的小的,在樹干植物間踩出一條條小徑,是明顯的信號,水的存在,給了動物最大的恩惠,越是大型的動物,對水的需求越強烈,而大型動物的集中出沒,讓掠食者也有了獵食的動力。
這一片地方,是相當(dāng)危險的。
沒有直接朝河邊去,稍微繞了個圈子,結(jié)果也是一樣可以感覺到前路被河流擋住,看來這條蜿蜒河流很長,像是黑色布帶靜靜流淌而過,把陸地分成了兩半。
河流的出現(xiàn)本身是一個信號,常冠對這里的環(huán)境很了解,雨水不多,如果是平地那沒有可能憑空誕生一條河出來,沿河而上一定可以找到新的地形,但要一直走到源頭,可能需要幾天,也可能需要幾十天。
想要對黑暗的世界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想要建立完整的世界觀,去看看河流源頭有很大幫助,但現(xiàn)在常冠一點都不想浪費那時間,他只是想走一條直線,一路走下去,帶足食物,看看自己能走多遠,看看那次在樹冠層上看到的黑影是什么。
那么過河成了沒辦法避開的難題。
再次站在河邊,心情是不同的,腳下是稀缺資源石頭,各種形狀各種質(zhì)地的石頭,永遠也用不完,不過常冠暫時不急著使用石頭,看著近五米寬的河面,常冠發(fā)了愁,因為水流不快,加上環(huán)境原因,沒有光線無從判斷河水水質(zhì),不知道水有多深,他只能肯定一點,河里會有很多東西,它們一定有大大的嘴巴,尖利的牙齒,富有攻擊姓并且喜歡吃任何動物的肉。
這樣淌水下去,不一定能完整的從另一邊上岸。
撿起一塊石頭丟進水里,驚起嘩嘩一片水花,幾尾帶著條紋圖案的魚鰭樣?xùn)|西一閃而逝,看起來數(shù)量真是不少,別說常冠沒有筏子,就算有筏子,如果只是他自己做出來的簡易筏子也是萬萬不能乘坐的,至少要是船,有橋最好了,遠離水面保證安全。
他想過河,想去看看河的那一邊是什么風(fēng)景,沒在這邊找到合適的盛水容器,不代表河對岸也沒有,完全是一種古怪心里在作祟,常冠只有一個想法,他要過河,要解決擺在眼前的這個難題。
河面寬窄不一,逆流而上,意外發(fā)現(xiàn)河面有變窄的勢頭,這是驚喜的新發(fā)現(xiàn),以小惡魔體質(zhì)的優(yōu)異能力,助跑之后跳個三米左右不難,只要河面縮小到四米以內(nèi),常冠完全可以嘗試跳過去了。
前方河邊的枝葉嘩嘩的響動,敏銳發(fā)現(xiàn)有個大家伙靠近,常冠剛剛竄上最近的大樹,一個龐然大物出現(xiàn)在視線中,六條粗腿,盔甲似的覆蓋在身上的厚皮,小耳長眼,大肚皮短尾巴,最稀奇的這大家伙長了偏長的鼻子,可以自主活動,不像是大象,也不像是野豬,更不像犀牛,慢悠悠踱步到河邊,直接伸出鼻子扎進水里,咕咚咚的泡泡連續(xù)冒出。
不是食肉的掠食者,盡管模樣怪異,卻脾氣不錯,鼻子扎進水里,可能是被水里的生物攻擊了,也只是噴出幾口氣趕走打擾它喝水的家伙,完事之后又慢吞吞轉(zhuǎn)身走遠。
多等待些時間,確定那大家伙離開足夠遠的距離之后,常冠悄悄下樹,河水是好東西,河邊更是好地方,也足夠危險,在有足夠?qū)嵙χ?,只要蹲守在河邊就有足夠多的動物會主動出現(xiàn),體型越大的動物越是離不開水,簡直是天然的肉類獲取源頭。
但現(xiàn)在的常冠只能小心躲開它們,像是剛才那喝水的大家伙,發(fā)起狂來光憑常冠現(xiàn)在的戰(zhàn)斗力絕對擋不住。
沿著河流迅速移動,躲開前來喝水的動物,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倒不是河流真如想象一般變窄了,反而更加寬敞,水流隱隱急了些,一大片亂石灘鋪到視線盡頭,河面寬了許多,水深也隨之改變,亂石灘一定程度改變了地形,站在岸邊可以清楚看到水底的石塊,這水足夠淺,有什么危險也藏不住,小心一些可以朝河里走一些距離,河對岸也是同樣情況,看不清深度疑似有危機的河面寬度已經(jīng)不足四米。
亂石灘里藏著不少好東西,翻開石塊,總能看到急急忙忙躲藏的生物,除了少部分模樣奇怪,不是太敢吃,其他的基本都能成為食物,是目前能夠獲得的肉食。如果是之前,常冠很樂意把籃子裝滿能夠收集到的食物,帶回去少說也能多堅持幾天,特別是有了火之后,食物保存問題已經(jīng)解決,吃不完的東西熏烤之后是可以保存相當(dāng)長的時間。
但是想到這一趟出來的目的和隨時會出現(xiàn)的大型動物,常冠收起了多余心思,他一心要過河,先找到好的容器是當(dāng)務(wù)之急,只是稍作補充而已,有河流在,只要舍得花費時間多走兩天總能再找到這里來。
過河的過程順利,只是把光腳丫子踩在涼涼河水里的古怪陌生感覺記憶深刻,常冠很擔(dān)心有什么古怪東西從水里突然跳出來攻擊自己,那他是躲不開的,好在安全過了河。為自己的謹(jǐn)慎決定慶幸,如此環(huán)境,多浪費一些時間尋求穩(wěn)妥總不是錯誤,過河之后,站在河邊回頭看和另一邊,并沒有什么變化,河兩邊一模一樣的亂石灘,地面上凌亂腳印。
常冠知道,自己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來,繼續(xù)前進,按照原先的方向一直向前走,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越走越遠,不敢隨意亂跑,能夠保證行走直線已經(jīng)相當(dāng)難得,等到轉(zhuǎn)頭回去的時候能把迷路的風(fēng)險降低很多。
離開河岸再次鉆進樹冠層下的黑暗,看不出密林里有什么區(qū)別,倒是能偶爾聽到一些聲音,低沉的,尖細(xì)的,纏綿的,從聲音里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判斷出發(fā)出聲音的動物是多大體型,距離自己有多遠,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至少可以明確推斷出附近有不少動物,它們很活躍。
天黑之后,隨意找個大樹爬上去依照做過很多次那樣隱藏自己的身形,填飽肚子,沒有忘記懷里的灰頭,小家伙一路上凈睜著眼睛好奇張望,在常冠的懷里,它乖巧聽話,沒有給常冠帶來想象中的麻煩,此時感覺到周圍溫度降低,隱隱約約的聲響盡數(shù)消失,它明白了什么,吃了東西之后縮進常冠懷里不肯再露頭。
陌生的環(huán)境首先帶來的不是機遇和收獲,新的危險可能會從任何地方出現(xiàn),夜里睡得不好,也不敢睡熟,聽到丁點聲音緊繃身子悄悄觀察四周環(huán)境,好在一夜過去,出乎意料的平靜,有一只尖牙從樹下路過,這種煩人畜生簡直無處不在,可能聞到了常冠的氣味,在附近轉(zhuǎn)悠著,卻沒可能發(fā)現(xiàn)躲在樹上的常冠,不甘心的繞著圈子結(jié)果一無所獲,最后只能離開。
不等溫度開始回升,常冠早早醒來,喝水吃東西,喂食灰頭之后,馬上開始趕路,要抓緊時間了,找尋合適的原材料不是一件容易的時間,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在外面總是不讓人心安,緩解焦躁情緒的好辦法就是讓自己處于忙碌狀態(tài),累的沒心思焦躁害怕。
接下來,繼續(xù)跋涉行走,過程多么枯燥不必強調(diào),反正一天之后,他依舊處于密林之中,無窮無盡的植物擋住了四面八方所有空間,要不是這具身軀可以明明白白感受到自己在移動,常冠都會以為兩天來的跋涉都是在原地兜圈子。人類所覺得的所謂迷路大抵就是類似的感覺,自以為在前進,其實因為缺少參照物,沒有方向感之后一直在原地打轉(zhuǎn),小惡魔的身軀免去了這個難題,倒是個好消息。
只是要一直堅持下去而已,沒有放棄的想法,在常冠的計劃中,從來都不能有放棄之類的想法。如果要放棄,或許在最初來到深淵的幾天里就已經(jīng)放棄了,既然最難的時刻堅持了下來,剩下的,總不能比之前還要艱難。
又一天,好消息來了,樹木上的藤蔓明顯多了起來,讓常冠很是興奮,他只怕沒有變化,促成植物的變化一定有原因,不管是好的原因還是壞的原因,哪怕是前面一片斷崖等著他,他也是高興的。
當(dāng)他滿懷興奮鉆出橫生錯節(jié)的枝葉藤蔓時,看到了一面墻壁,準(zhǔn)確的說,是一面峭壁,裸露巖石嶙峋陡峭,也許是石頭太多,能夠擠滿平地的植物只能艱難的在石頭縫里冒出星星點點苗頭來,缺乏立足地盤,所以對比大片石塊,連點綴作用都達不到。
顯然是一片出現(xiàn)時間極其久的峭壁,峭壁下處處可見滾落的大塊巖石,就那么的堆積在視線中,蠻橫的占據(jù)了密林邊緣,清理出一小片長長的空白地段。
常冠看到了生長在巖石縫中的藤蔓,這種地形,只有藤蔓和野草能勉強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