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簡稱“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被譽(yù)為“太湖明珠”,位于大宋江南之地,是江南文明發(fā)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
無錫城中,行人熙熙攘攘,絡(luò)繹不絕,空氣中彌漫著美酒美食的飄香之氣,好一派繁華景象。
在攤販林立的街道深處,一座酒樓當(dāng)街而立,年深月久,漆黑一片的金字招牌上寫著“松鶴樓”三個蒼勁大字。
在松鶴樓二樓一處靠著窗口的位置上,一位身穿月白色長袍的中年俊美大漢,桌上放著一盤熟牛肉,一只大碗,兩大壺酒,正在自斟自飲,時不時看看窗外的風(fēng)景,好不愜意!
“噔!噔!噔!”
就在這時,一陣很有節(jié)奏的腳步聲響起,頓時吸引了那位大漢的注意。
只見他從風(fēng)景中回過頭來,那明顯的五官,不是《天下第一》中的古三通又是誰!
此時,古三通目光所至,也是看清了來人的相貌。
只見對方身材甚是魁梧,年約三十來歲,身穿微有破爛的灰色舊布袍,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風(fēng)霜之色。
感受到古三通的目光,對方也是向他看來,目光對視,古三通心中一震,好一條大漢!
來人看著古三通的身影,卻是覺得霧里看花,高深莫測,不禁大步上前,來到古三通的桌前,笑道:“兄臺獨(dú)自一人在此自斟自飲,無甚意思,何不你我同桌共飲,如此豈不快哉?!”
看著眼前豪放的大漢,古三通頓時知道自己要等的人到了,不由笑道:“請!”
聞言,大漢很是不客氣的坐了下來,口中叫道:“酒保,取一只大碗來,另外再打十斤高粱?!?p> 坐于大漢對面的古三通對此倒是不甚在意,這個時代的酒比之他那個時候還略有不足,喝之就如同喝水一般,千杯不醉不在話下。
倒是一旁正準(zhǔn)備過來迎客的酒保聽見“十斤高粱”四字,嚇了一跳,賠笑道:“這位爺,十斤高粱喝的完嗎?”
“怎么?你是害怕我不付錢嗎?!”聽見酒保的話,大漢神色微怒,說道:“我喬某還不至于喝霸王酒!”
見大漢不好惹,酒保也很無奈,只能嘴中說著“是”,隨后取來了大漢要的酒。
大漢抓起酒壇給自己和古三通各自滿上一碗,隨后端起酒,說道:“在下喬峰,今日與兄臺一見如故,先干為敬!”
話落,只見喬峰脖子一仰,直接干了一大碗酒。
聽見喬峰的話,古三通微微一笑,心中道:確實(shí)如主神所言,這喬峰是個人物,如今已經(jīng)搞定了天龍三大主角之一的段譽(yù),接下來的目標(biāo)就是他了。
隨后同樣拿起面前的酒碗,說道:“喬兄弟好酒量,在下古三通,話不多說,干了!”
就這樣,在整座酒樓中的客人懵圈的眼神中,喬峰和古三通二人就這么草率的結(jié)識了。
隨后更是在這松鶴樓中拼起酒來,一壇接著一壇,兩人皆是海量,那小小的肚子如同無底洞一般,永無止境。
喬峰喝的越來越蒙,古三通卻是越來越清醒,他的計(jì)劃,在遇見喬峰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開始了。
……
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五岳之一,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
華山之巔,此時正有幾人在騰移挪閃,比武角力,片刻后又各自分開,相互對立。
其中一位身影,方臉,頦下微須,粗手大腳,衣服東一塊西一塊的打滿了補(bǔ)丁,卻洗得干干凈凈,手拿打狗棒,背上負(fù)著個朱紅漆的大葫蘆,活脫脫一身乞丐打扮。
還有一位形相清癯,身材高瘦,風(fēng)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身穿青衣直綴,頭戴同色方巾,手拿玉簫,似文士模樣。
在兩人前方還有一道身材高大,身穿白衣,高鼻深目,臉須棕黃,英氣勃勃,眼神如刀似劍,手持蛇仗的身影。
邊上,一位身穿粗布僧袍,兩道長長的白眉從眼角垂了下來,面目慈祥的和尚卻是一手豎掌胸前,一手拿著佛珠,并未出手,只是隱隱壓制著身后一道面目兇惡的身影。
另一邊,還站著幾道身影,是三個年輕人和一個老頭。
年輕人中一位長發(fā)披肩,全身白衣,頭發(fā)上束了條金帶,仿若集天地之靈氣的姑娘,對著一旁穿著十分接地氣,顯得愣頭愣腦的青年說道:“靖哥哥,你說爹爹能贏嗎?”
被稱之為“靖哥哥”的那道身影聞言,撓了撓頭,有些木訥道:“蓉兒,這個目前我也看不出來!”
聞言,蓉兒小嘴一撅,微微有些不高興,隨后對著一旁另一位身穿黑衣,懷抱長刀的青年說道:“歸海大哥,你覺得呢?!”
說完眼睛一閃一閃,很是期待對方的回答。
那道身影本來正低頭沉思,似是在研究剛才的戰(zhàn)局,聞言,抬起頭來,頓時露出了一個熟悉的面孔,正是歸海一刀。
看著眼巴巴瞅著自己的姑娘,歸海一刀先是一愣,隨后開口道:“這個嗎?!自然是要打過才知道了。”
隨后看著那道拿著蛇仗的身影,懷中長刀握于手中,歸海一刀一手握著刀柄,剎那間一道明亮的刀光閃過,亮瞎了在場眾人的眼。
今日一過,此界將被征服。
……
江湖傳聞,“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武林中人便因此而展開對倚天劍與屠龍刀兩把兵器的激烈爭逐。
二十年前,武當(dāng)派俞岱巖偶然得到屠龍刀,欲返回武當(dāng)山將之交給師父張三豐發(fā)落,途中卻遭天鷹教暗算擒獲,屠龍刀被奪去。
天鷹教于王盤山島舉行英雄宴,席間展示屠龍刀,金毛獅王謝遜于此時突然現(xiàn)身并將寶刀奪去。
謝遜以獅子吼將眾人震成癡呆后,擄走武當(dāng)派張翠山及天鷹教殷素素乘船離島。
三人在海上遇難,輾轉(zhuǎn)流落到冰火島,在島上一住便是十年,其間張翠山與殷素素成親,并生下一子張無忌。
十年后,張無忌一家返回中原,在武當(dāng)山上,張無忌的父母不肯向武林人士道出謝遜及屠龍刀的下落而雙雙自殺。
又是十年,謝遜的仇人混元霹靂手成昆蓄意挑起武林爭端,教唆六大門派圍攻明教的總壇光明頂。
如今,武當(dāng)、峨眉、少林、華山、昆侖和崆峒六大派正聚集在明教光明頂之上,想要集合眾派之力滅掉明教。
此時,因?yàn)閮?nèi)訌的原因,明教中的高手皆是有傷在身,正處于劣勢之中。
雖有白眉鷹王這位身材魁偉,長眉勝雪,垂下眼角,鼻子鉤曲,有若鷹嘴的禿頂老者,神威凜凜,雙目炯炯,如電閃動,不計(jì)前嫌的來此支援明教。
但是雙拳難敵四手,何況他的對手還是六大派的高手,此時也是油盡燈枯,明教式微!
見此,明教中,一位年約四十左右,相貌俊雅,雙眉略向下垂,嘴邊露出幾條深深皺紋,身穿白色粗布長袍的中年書生不禁神色有些凄苦,再看看身邊的教眾,聲音低沉道:“焚我殘軀,熊熊圣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shí)多!”
聞言,一眾明教教眾皆是齊齊開口道:“焚我殘軀,熊熊圣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shí)多!”
聲音悲壯,氣勢慘烈!
就在這時,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在場中徒然響起。
“諸位,還不到這么悲壯的時候吧?!”
隨后一道白衣如雪,背負(fù)長劍的身影出現(xiàn)在了六大派和明教之中,身后還跟著一男一女兩道身影。
露出身形后,那人面帶微笑的看向六大派,正是來自《天下第一》世界的段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