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jié),承天軍寨西北的冶河山口處,從前年開始便修建了一座攔河水壩。這水壩為青石混凝土結構的重力溢水壩,高達三丈多,積蓄的水量能讓冶河谷兩岸不多的農地都能得到灌溉。
平定軍和井陘關一帶,煤礦和石灰?guī)r資源豐富,燒制出水泥并沒多大難度,主要是缺少鋼材,這是讓張栓比較遺憾的地方。
冬季的水庫蓄水不多,河水在大壩外形成一層白色的冰墻,顯得非常壯觀。
承天軍寨在唐代叫做承天軍堡,是控扼河東、河北之間井陘谷道的重要關城,傳說當年與河北竇建德作戰(zhàn)時,平陽公主曾親率麾下娘子軍屯駐于此,因此也常被人稱之為娘子關城。這地方在另一世界明清以后稱之為舊關,與明代在其以東十余里新修筑的娘子關城相區(qū)別。
河東地方擁有山河險勝,太行山、五臺山、王屋山和呂梁山四面環(huán)抱,西面又有黃河天險,端是易守難攻的兵家必爭之地。自春秋時董安于筑晉陽堅城以來,將近兩千年的時間,北方的草原民族就被阻擋在了雁門、代州以北,無法染指河東之地??上У氖撬翁谮w光義竟然徹底拆除了這座護佑了華夏民族數(shù)千的北方屏障。
失去了晉陽堅城的保護,這才讓契丹人、女真人能夠越過太原,長驅之入,不費吹灰之力,就全取河東農業(yè)發(fā)達的三大盆地。
如果晉陽堅城這座北大門還屹立于世,想要攻取河東決非易事。
太行山中多東西走向的橫谷河道,一般稱之為陘,俗話說太行八陘,其中就有六條是由河南或河北穿過太行山通往河東的咽喉要道,若是封鎖了這些軍事關隘,實際上就是阻斷了從外界攻取河東的可能性。
以平定軍為根據(jù)地的太行軍目前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冶河谷地所形成的井陘道。
趙五、馬擴和梁興等一行人馬跟著趙澈從百井寨過來,沿著綿蔓水南岸的谷道走了將近兩個時辰,出現(xiàn)在他們眼前的就是這么一座壯觀的冰封大壩。承天軍寨就橫亙在河谷北側險要的隘口處。
不過,在關城西側,沿著沿著河谷的山坡,還修建了樣式統(tǒng)一的紅磚房屋,似乎是屯田的民居,不過規(guī)劃得十分整齊。畢竟現(xiàn)在整個平定軍都納入到了太行軍的軍管范圍,在河谷地實行軍屯的都是軍中淘汰下來的老弱軍戶,依然還保留著軍籍,生產的糧食也是為了略加彌補軍中的供應不足。
太行軍的主要糧食來源還是來自于在真定府、定州、趙州和太原府等地方的征糧,只不過太行軍并不會竭澤而漁,一般只征收糧食畝產的一成,與那些搶劫的山寨不同,很有些官府的作風。甚至還會和金人一樣,清剿一些為禍地方的“義軍”山寨,以安定地方。
現(xiàn)在金國勢大,女真騎兵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太行軍為了避免與對方發(fā)生正面交戰(zhàn),在夏秋之際都躲入了深山之中,糧食的收獲不多,在這個冬天的日子過得也很艱難。不過,在冬天開始的征糧活動中,這支部隊還算軍紀嚴格,基本上很少發(fā)生強掠地方的行為,除非是一些地方武裝不開眼,與之發(fā)生強硬對抗。
金人的威脅這是其一,實際上太行山河東義軍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糧食問題,這限制了整個部隊的發(fā)展。這里面以在上黨一帶活動的梁興所部“忠義軍”的情況最好,他們所在的地方稍微富饒一些,收獲差不多能讓手下的五千多人馬不至于因為饑餓而散架。另外,義軍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反而來自于那些投靠了金國的官員或是地主武裝。
在這個世界,河東的地主武裝雖然被李峴給清理了一遍,但是殘留下來的勢力還是很強大,這是清剿各地義軍最賣力氣的隊伍。
由于抗金義軍勢力最大的太行軍在今年實行的是隱藏實力的收縮政策,河東、河北兩地投靠金國的地主武裝十分活躍,使得各地義軍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太行軍目前所依靠的還是陜西那邊的部分輸血補充,雙方通過小股的騎兵部隊快速穿過太原盆地,將一部分奶制品、干肉和鹽等必要的補給品送到平定軍,以彌補糧食的不足。如果在金軍完成了主要戰(zhàn)略目標后,在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一穩(wěn)固,這些義軍所面臨的,才將是全面的圍剿。
大家都很清楚最終的結果,正是因為這種壓力,以“五馬寨”和“忠義軍”這代表的大多數(shù)河東義軍才在這個冬天,不管是情愿還是不情愿,都加入到了太行軍的行列中,來接受對方的整編和統(tǒng)一指揮。
因為現(xiàn)在只有太行軍有能力帶領大家擊破婁室大軍的阻攔,返回到關中地區(qū)。
張栓、劉滔和趙澈等人為這些義軍首領準備了一場簡單的接風宴會,大家甚至連酒都沒有喝好,就直接開始了對各支義軍進行整編的準備會議。雖然會議的方式很隨意,大家圍坐在一張長桌前暢所欲言。但實際上這三位李峴門下出來的太行軍將領卻十分強勢,張栓先是宣讀了幾份出自陜西帥府的任命,像是趙五、梁興和石子明幾支規(guī)模較大的隊伍算是自成一軍,幾人被任命為各軍將主。
馬擴原來被張所任命為河北西路都統(tǒng)制,級別不低,但手下卻沒有什么人馬,這回卻被李峴任命河北西路招撫副使,算作是河北西路招撫使種師中的副手。由于種師中現(xiàn)在長安養(yǎng)病,馬擴現(xiàn)在負責河北西路的具體事務,職位和權力都增加了不少。
梁興原本就是廂軍軍官出身,現(xiàn)在被正式任命為一軍主將,也算是得嘗所愿,唯有趙五和石子明等人都是河北綠林出身,在張栓又宣布了幾項必須嚴格遵守的軍律后,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其后,劉滔重點談到太行軍可以支援各部一部分糧草和武器,但糧食問題主要還是要依靠各支部隊自己解決,同時各部隊要服從統(tǒng)一指揮,由太行軍所派出的教官對各部隊進行整編和訓練,另外就是嚴格軍紀,不得隨意劫掠地方。
雖然有些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不過各路義軍頭領在離開承天軍寨前都表示會服從太行軍的統(tǒng)一指揮。
送走了這些義軍首領,趙澈有些不以為然地說道:“我們現(xiàn)在自個的糧食就緊張得不行,現(xiàn)在還要賑濟這些烏合之眾,就指望他們能夠堵住太行陘和滏口陘?”
“先生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些山寨,打直仗來雖然不行,但是若是為患地方,總是一大禍害,總歸讓軍紀約束著要好得的。至于整個河東的仗怎么打,那是先生的安排,我們只需要服從命令就行。”劉滔說道,“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大家勒緊腰帶,熬一熬也就挺過去了?!?p> 張栓道:“特么的,到時候先干李植,投靠金人的漢奸里,就這廝蹦跶得最歡?!?p> “現(xiàn)在跳得高的到時死得快,他們的劣跡都在小本子上記著呢,先生說過這些投降的漢奸需要進行全面清算?!眲⑻弦残Φ溃骸斑@些官員們輕易就投靠異族,就是因為最后得不到清算。聽說劉豫為了投降,竟然危害了齊州兵馬鈐轄關勝,這樣的奸人,誅其三族都不足以平民憤!”
此時大名府也被金軍攻破,武將郭永、劉浩在奮力守城,不料北京留守張益謙和轉運判官裴億卻開口降敵,郭永父子四人皆戰(zhàn)死,而劉浩也在突圍過程中身受重傷,最終死于黃縣境內。這劉浩在靖康年間曾與金軍作戰(zhàn)中打過幾回勝仗,是張所最為倚重的干將,到現(xiàn)在,靖康年間隸屬于大元帥府名下的幾位抗金將領,最終都被這些投降的文官們坑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