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名相也傲嬌!”
歘的一聲,薛仁貴手中的羽箭飛出,直往那木塔頂端飛去。
說時遲,那時快,片刻過后,羽箭的箭鋒緊貼著紅綢卷軸飛過,恰恰好好,不偏不倚地與綁縛卷軸的緞帶來了個親密接觸;
緊接著,緞帶從木塔頂端飄下,又“刷”的一聲,卷軸展開,一幅長四丈,寬四尺的紅綢條幅應聲垂下;
廣場眾人,除了欽陵,都循聲望去,只見上書八個大字:
十九丈八尺六寸。
這個數(shù)值與狄光嗣給出的答案分毫不差。
“好箭法!薛將軍當真無愧神射之名!”最終的結果已然揭曉,高臺上的狄光嗣已然徹底放松下來,便順嘴夸了夸薛仁貴的超群箭法;
他深知,這一次,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無人注意的是,當紅綢卷軸展開垂下的那一刻,狄光嗣是脊背發(fā)涼,冷汗直流,瞬息過后,已然浸濕后襟衣衫。
當他看清卷軸上書寫的內容后,方才稍有緩解。
真是千鈞一發(fā)?。『秒U??!
事后,狄光嗣無數(shù)次回想起這次涉險過關的情形,在感嘆自己幸運的同時,也感到陣陣后怕!
如果,前后兩個數(shù)值不一樣,那么······
薛仁貴沒有在意狄光嗣夸贊自己的絕妙箭法,反而一臉不可置信的自言自語道:“真一樣?。。。 ?p> 太子李弘,王勃與楊炯三人也俱都是張大了嘴巴,一副見了鬼的表情。
“這怎么可能???”李弘始終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發(fā)生的這一幕。
“難道說,是日影的緣故?”王勃似乎有點頭緒,捏著自己沒胡子的下巴喃喃自語。
“唉!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此事若不是親眼所見,我是斷然不會采信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楊炯又有何資格小視天下少年英杰呢?”
楊炯是真的服了。
“不可能!”
“我大白天見鬼了!”
“我該不是在做夢吧!娃他媽,快掐我一下!”
“真是神乎其技!”
“這該不是什么仙術吧!我若學到手,那可就發(fā)了!”
朱雀廣場上幾乎所有的長安百姓都在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剛才發(fā)生的一幕,盡管說的話不一樣,但都表達了相同的含義,無外乎驚訝、吃驚、不敢置信和各中各樣的猜測。
至于高臺上那一批有頭有臉的人物,雖然他們也不敢相信,也窺不透各中玄妙,但他們選擇了沉默,以免說錯話露怯。
而遠在朱雀門通道入口處的上官儀見此情景,才欣慰地笑著點頭道:“看來,此子當真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他又一次讓我見證了奇跡!”
感慨完狄光嗣的不平凡后,上官儀扭頭朝身后喊道:“懷英,你可以出來了!”
上官儀身后小屋之中的那人聞言,便將窗戶關緊,開門走了出來。
那人不是旁人,正是狄光嗣之父狄仁杰。
硬要說今天的狄仁杰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與往日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他的雙眼眼圈微微泛紅。
上官儀見狄仁杰出來,故作嗔怪道:“懷英,不是做舅舅的說你,嗣兒的表現(xiàn)在我看來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你為什么就是對他不放心呢?”
原來,狄仁杰之所以躲在屋內,全是因為當日狄光嗣醒來后,第一時間就被太子李弘拽去了朱雀廣場,狄仁杰在聽洪亮稟報后,干脆也跟到了朱雀廣場;
看到狄光嗣與太子李弘二人被皇后武氏叫去,狄仁杰便直接找到了上官儀,讓上官儀替他找個能夠偷偷注視全場的地點,理由是他擔心狄光嗣的身體,又不想讓狄光嗣知道;
其實,狄仁杰心中真正的原因有二,一來是因為他確實擔心狄光嗣的身體,畢竟狄光嗣還沉疴未愈;
二來,雖然這個狄光嗣用“形神”之說,勉強應付了自己,無可奈何之下,自己心中雖還有矛盾疑惑之處,但也只能被迫接受;
但狄仁杰的理智告訴他,對這個狄光嗣還是不能完全放心,畢竟他名義上還是自己的嫡子,狄光嗣要真是捅出什么簍子,難保不會牽連到自己;
加之,前面還有狄光嗣感業(yè)寺誘殺賀蘭敏之一事,殷鑒不遠呢!?。?p> 看到一半,果然出問題了。在第二道難題成功解決之后,狄光嗣由于粗枝大葉慣了,加之稍微有點“飄”,提前預備的解題方法不能用了;
而且看他的表情和神態(tài),這一次似乎狄光嗣真的無計可施了,雖然狄光嗣極力掩飾,但還是難以逃過狄仁杰的眼睛。
得知狄光嗣真的無計可施后,或許是處于本能,狄仁杰沒來由的替狄光嗣擔心起來,也試圖替他想出一個解決之法,但就是想不出。
就在狄仁杰為狄光嗣絞盡腦汁之時,狄光嗣卻走下了高臺,大步走到上官儀身旁,狄仁杰下意識地認為,狄光嗣下臺是來向上官儀求救的;
狄仁杰正準備開門出去,卻被狄光嗣接下來說的話給阻止了。
狄光嗣說了很多話,也分析了很多事,但總結起來就一點,準備犧牲自己一人,成全上官一家與狄仁杰。
甚至還不忘提醒上官儀,必要時可用非常手段保全狄仁杰。
這份冷靜,這份勇敢,這份決絕,這份擔當,竟然會出現(xiàn)在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身上,狄仁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狄仁杰忍不住在心中自嘲,“他要就是我的兒子那該多好!”
不知過了多久,狄仁杰又猛然意識到,“他就是我的兒子!我的大郎!”
但無論如何,狄光嗣不愿自己受傷害的那份真情,狄仁杰是接受了的!
這應該就是他眼圈泛紅的原因。
狄光嗣交代完一切后,毅然決然重返高臺,狄仁杰看得異常揪心,他想阻止狄光嗣,但他沒有行動,因為他知道自己現(xiàn)在出去于事無補;
不過,很快,狄仁杰把心一橫,像是做出了什么決定······
好在,事情半途出現(xiàn)了轉機,狄光嗣似乎想出了新的解題方法,好像又準備給欽陵挖坑······
于是乎,狄仁杰的“決心”便無用武之地了!
狄仁杰拋開心中煩亂的思緒,開始回答上官儀的問話,“或許,真是我多心了!不過,大郎這孩子也太不讓人省心了!”
上官儀則不失時機地玩笑道:“既然懷英嫌嗣兒麻煩,不若我替庭芝拿婉兒與懷英你換過嗣兒,你可愿意?”
狄仁杰被上官儀說得雙頰都起了腮紅,甕聲甕氣地回答說:“庭芝兄弟若愿要,我白送!”
沒想到啊!沒想到,堂堂的大唐名相狄仁杰竟然還有傲嬌屬性!
以上,只是狄光嗣不知道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所以并沒有影響他接受李王楊三人的恭維與刨根問底!
畢竟,好奇心人人都有,不分古今。
天王圣明
如果大家覺得寫的還能看下去,不妨收個藏,投個票,廣個告,支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