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電影劇情,此刻的皇后樂隊已經(jīng)很久沒有登臺正式演出過了。
這是他們合體復(fù)出后的第一場重要演出。
牙叔的身體狀況很差勁。
樂隊每個人都壓力山大。
如果這場演出搞砸了,皇后樂隊很可能就此銷聲匿跡了。
后面迎接他們的將是無窮無盡的痛苦。
樂隊成員們都明白這場演唱會對他們意味著什么。
尤其是牙叔佛萊迪,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一場重要的演出。
他誓要一掃病魔的陰霾,用銘刻歷史的表演,震撼溫布利!震撼全世界!
在生命燃燒的盡頭,他要留下他音樂征程中的最強一戰(zhàn)!
被電影賦予了悲鳴的色彩,此刻的牙叔,要為生命吶喊,用生命歌唱!
他們出場的時刻到了!
現(xiàn)場DJ很會帶節(jié)奏,用字正腔圓的倫敦腔引領(lǐng)觀眾的情緒:“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下一位出場的……他們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后樂隊!”
“哄!?。?!”
現(xiàn)場七萬觀眾爆發(fā)出了山呼海嘯的吶喊!
老溫布利球場都要被震顫!
銀色的棉簾被工作人員撩開。
幾萬人一起高呼的滔天聲浪撲面而來。
佛萊迪的情緒被頂?shù)搅酥粮唿c。
他像彈簧一樣在原地蹦了蹦,一往無前的率先登臺了。
他是天生的巨星。
出場后,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不一樣了。
再沒有絲毫的遲疑和退縮,渾身上下都迸發(fā)著統(tǒng)治舞臺的霸氣。
他高舉右手,像火炬手一樣,興奮的跑到舞臺最前面和現(xiàn)場觀眾致意互動。
被佛萊迪帶動著,現(xiàn)場的氣氛更加熱烈了。
楊沖三人緊跟著佛萊迪出場。
來到主舞臺上,看著臺下將體育場填的滿滿當當?shù)娜松饺撕?、密密麻麻高舉如浪的手臂,楊沖的頭皮都要炸麻了。
這樣壯觀宏大的場面,比他以前參加過的任何一場演出都要震撼人心!
他雖然在鳥巢參加過十萬人級的商演,但那是在晚上,黑了吧唧的。
當時被舞臺前的回光燈一照,他根本看不清臺下的觀眾方陣是什么樣的。
但眼下的溫布利,是傍晚,落日余暉照進球場。
觀眾們單純的因為音樂而心潮澎湃的樣子,全都映進了楊沖的眼底。
無論是在看臺上的,還是在內(nèi)場歡呼的,沒有一個觀眾坐著。
他們擁擠的站在一起,人貼人,肉擠肉,摩肩擦踵,萬頭攢動!
火熱的氣氛就像一個沸騰的巨型火鍋在煮紅油鍋底。
熱氣蒸騰,聲浪沖天!
氣氛高漲到了爆炸!
沒點真本事的搖滾巨星,真鎮(zhèn)不住這樣的場子。
距離著佛萊迪有幾米遠。
楊沖可以從佛萊迪自信的背影中直觀的感受到“歌王”的氣場。
像佛萊迪這樣的超級巨星,就是現(xiàn)實中的歌王。
或許歌王系統(tǒng)讓他來波西米亞世界的另一層用意,就是要他用心的去感受什么才是真歌王的魅力!
受到佛萊迪獨樹一幟的舞臺魅力感染,楊沖的情緒越發(fā)的亢奮了。
來到標記有QUEEN字母的架子鼓后,坐下,摘掉墨鏡,他更加直觀的去觀摩臺下數(shù)萬觀眾的歡呼海嘯。
無數(shù)光輝的往事涌上行頭,他的眼眶一下子就濕潤了。
摘下架子鼓槌,他像試能力一樣熱血沸騰的SOLO了一段熱鼓。
他果然繼承到了羅杰的打鼓能力!
羅杰的鼓藝本就爐火純青,再加上歌王能力的加持,他這段架子鼓打的可謂技驚四座!
激揚飛馳的鼓點如平地起驚雷,也像往火浪里潑出的熱油,轟的一下!讓現(xiàn)場的氣氛更加爆炸了!
緊張的布萊恩和約翰卻被楊沖搶風頭的天秀給搞懵了。
兩人齊齊看向楊沖,搞不懂這家伙在發(fā)什么神經(jīng)。
今天的主角是重病纏身的佛萊迪,你一個鼓手瞎搶什么風頭!
佛萊迪卻沒有嗔怪楊沖的意思,被楊沖敲的反而更加興奮了。
他極具人格魅力的朝楊沖揮了揮拳頭,表示楊沖的開場SOLO很給力!很精彩!
伴著楊沖奏出的鼓點,佛萊迪像芭蕾舞演員一樣跳躍著來到鋼琴前,坐下簡單的試了一下琴音。
靈動的鋼琴樂符,抽絲剝繭般洗凈了人們的耳海。
隨著試音的結(jié)束,體育場內(nèi)盤旋著的歡呼熱浪漸漸平息了下來。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佛萊迪的經(jīng)典曲目呈現(xiàn)。
佛萊迪放松的喝了口啤酒,活動了一下手指。
在萬眾矚目之下,奏響了所有人都耳熟能詳?shù)摹恫ㄎ髅讈喛裣肭非白唷?p> 他反手彈出的經(jīng)典旋律,就像音符化成的彩色精靈,飛到了天空上,給藍天抹上了最奇幻的色彩。
聽到這激動人心的夢幻旋律,觀眾們情不自禁的再一次爆發(fā)出了歡呼。
在熱浪涌動的氛圍中,牙叔張開大嘴,深情款款的開唱了:
“Mama, just killed a man~
?。▼寢?,有人被殺了)
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
(是我舉起槍對準他)
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
(是我扣動的扳機)
Mama, life had just begun~
?。▼寢?,生活才剛起步)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
?。ㄎ覅s掉了隊)”
……
這首《波西米亞狂想曲》,在悠揚中蘊含著無盡傷痛的情緒,唯美又精致,算得上是皇后樂隊成軍后的扛鼎奠基之作。
也是佛萊迪寫出的最具奇幻色彩的傳世神曲。
本歌的音樂結(jié)構(gòu)極為特殊,曲中無重復(fù)的副歌,而是由許多支離破碎且風格步調(diào)差異甚大的部分構(gòu)成,包括歌劇,重金屬,清唱等等,并且充滿著猛烈的意識流與噩夢色彩,這在當時的流行音樂中幾乎是不可思議的。
這首歌在1975年首發(fā),一經(jīng)推出,便取得了讓人意外的巨大成功,在英國單曲榜連續(xù)九周冠軍,并在英國國內(nèi)銷售超過200萬張,創(chuàng)下了當時英國流行音樂史上銷售最高的單曲紀錄。
佛萊迪本人并沒有對這首歌的意義進行過解讀。
就像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
每個人聽這首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在楊沖聽來,這首《波西米亞狂想曲》就是牙叔在毀滅并告別他靈魂中的那個男性的自己。
在這首歌之后,牙叔徹底放飛了自我。
所有人都想告別痛苦的過去或另一個自己。
而告別本身,就是一個像噩夢一樣扭曲和痛苦的過程。
這首歌就是在用音樂的浪漫奇幻方式訴說著這樣一種痛苦的情緒。
今天的牙叔和以往不同。
他要告別的不單是痛苦的過去,更要面對生命本體的消亡。
在和這一切說再見之前,他要用自己最振奮人心的歌聲,為世界留下最驚鴻的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