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翟角謀得果(四)
趙籍給了趙利一個眼色,趙利立即心領神會,起身請翟角去偏殿聽樂去了。顯然,這是趙國君臣事先商量好的,也沒有什么值得可深究的。畢竟要是翟角和公孫焦在廟堂上吵了起來,丟臉的可是趙國。
翟角走后,趙君問道:“汝以為,我趙是否應當借道給魏國!”趙君帶著笑意,審視著公孫焦。
這他妹夫的是廢話??!
估計公孫焦心里已經(jīng)大罵趙君了,【你當我是白眼狼?難道我還要勸你借道給魏國,讓他進攻我中山不成?】
公孫焦的心理活動就不用多說了,但這畢竟是趙國,有些時候就是要裝傻。
公孫焦沒有在意趙君的取笑,而是鄭重道:“我國與貴國多年雖有兵戈,但確實我國與貴國之事。如今魏國要滅我中山,實際上卻是朝著趙國來的啊!”
趙君位下第一人,國相公仲連冷笑道:“我趙國地多余魏,魏國豈敢進攻我趙?休要在此搬弄兩國之是非!”
公孫焦白了他一眼,【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要說這些冠冕堂皇之詞呢?】
公孫焦笑臉相迎,道:“趙國如今國勢如何,相信相國比我要清楚!唇亡齒寒,若我中山國滅,下一個恐怕就是趙國了!國之交,在于利!我會出現(xiàn)在趙國廟堂之上,則是因為魏國危害了我兩家的利益,趙君三思啊!”
公孫焦選擇直言切入,則是因為趙籍的性子,趙籍說再多的夸贊之詞,都掩蓋不了他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十三歲能有多少閱歷?你太拐彎抹角反而達不到效果。
公孫焦的游說方式也很得成效,趙籍的臉上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動容。
公孫焦再繼續(xù)道:“趙國借道有兩害,利益之害,我已言明。還有一害,則是威名之害。我中山與貴國之爭,乃太行東麓之爭。如今趙勢弱,卻要引狼入室,則莫不是趙國無力于中山?天下人見此,不會歌頌趙君的才智,反會笑趙國君臣之無能??!”
“公孫焦你大膽!你一【千乘】小國,竟敢在我【萬乘】之大國的廟堂之上,笑我趙國無能?爾欲死不成?”公仲連大怒,臉紅耳赤的他直接用死來威脅公孫焦。
公孫焦起身大笑,對趙籍、公仲連行禮,隨后揚袖而去。那模樣真是好不瀟灑。
“趙君、諸公,我小國之臣告退!借道與否皆是你趙國之事,其中利害,不用我多做思量。我中山有劍,能斬來犯之敵!我中山有矛,也只復中山之土!公侯、相國!好自為之!”說完,公孫焦瀟灑而退。
這一記重錘,錘得趙籍面紅耳赤,如山壓頂。
公孫焦為何會突然如此狂傲,當然是時局需要。曉以利害之后,再一錘打醒他們,公孫焦是讓趙籍明白,引狼入室,只會自食惡果。在狼還沒有入室之前,定然會轟出糖衣炮彈,要讓趙國君臣清醒,就要重錘把他們打醒!
公孫焦已經(jīng)盡力了,他把他能做的全都做了。
他甚至已經(jīng)料想到了翟角會在趙君面前說什么,翟角能做的就是“騙”了。然而就算公孫焦知道,公孫焦也沒有十成的勝算。最后的決定在趙籍,而不在公孫焦,公孫焦怎么會有把握說趙籍不會被豬油蒙心呢?
公孫焦出趙國宮城大約一刻鐘后,翟角也從宮殿里出來了。與公孫焦的自作狂傲不同,得意洋洋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掩飾。倒不是他有多么能說,而是因為他的好友趙利就在趙君身邊。有此助力,他便勝過公孫焦太多。
兩名使臣退走之后,趙國的廟堂便開始了爭吵。
相邦公仲連道:“公孫焦雖然狂傲,但其言卻不虛,借道魏國,我趙國百害而無一利啊!”
公仲連和公孫焦沒有一點的私交,之所以會這么說,則是因為事實本就如此。
魏國為什么要拿中山?中山國位于太行山東麓,趙國之腹地,北臨燕,東是齊,南下還可入魯、宋等國。
魏國的此地,無疑是得一飛地,近可制趙,遠可抗齊。其戰(zhàn)略優(yōu)勢,對魏國是不言而喻的。
對魏國有利,對趙國當然就有害。
抗齊、扼燕都還是說遠的,就說近兩年魏國就對趙國吞并晉國大片土地非常不滿,魏國得中山其根本就是為了制約趙國。
公仲連能看出這一點其實也不難。
趙利則是不顧公仲連的怒視,對趙君拱手道:“出兵者魏也,得地者趙也!”
趙籍眼睛一亮,有種如壺灌頂?shù)母杏X。
“此語何解?”趙君壓制住心中躁動的情緒,皺眉問道。
所謂【出兵者魏也,得地者趙也】這其實很好解,中山國在趙國腹地,和魏國國土并無接壤,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若是魏國得到中山,這是趙國的腹地,如果有在魏掌權(quán)之后,再進攻中山,魏軍將孤立無援。當然如果這個進攻者是趙國,那就更好弄了,趙國直接封閉邊塞,把中山和魏國隔絕起來,再動兵,魏軍被圍在中山,不死也無多日可活。
趙利繼續(xù)道:“我國與中山交戰(zhàn)多年,雖說中山是【千乘之國】,但其實際戰(zhàn)斗力卻與我等【萬乘之國】相差無幾!我趙國奈何不得中山,為何不讓魏國進攻中山?我國坐收漁利,又為何要拒絕?”
公仲連在公孫焦的面前,張口閉口就【千乘之國】,其實他自己也明白,中山國不能用一般的【千乘之國】來對待。中山因為百姓成分復雜,有許多是游牧民族,在糅合進中山這個農(nóng)耕國家,雖然學會了種植,但游牧民族的強悍戰(zhàn)斗力他們卻沒有忘記,所以中山這個國家戰(zhàn)斗很強,能和趙國、燕國這樣的大國扳手腕的。
趙國和中山在多次的戰(zhàn)爭之中,他們也認識到了這個國家的強大。
既然自己都吞并不了,那么魏國能吞?就算能吞也要三五載吧!三五載的時間,趙國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實力,屆時鷸蚌相爭,他趙國坐收漁利,這是包賺不賠的。
人的欲望是無限大的,雖然趙籍有些雄主的風范,但也不能免俗。其實說到底,還是趙利的【出兵者魏也,得地者趙也!】的說法激起了趙籍的貪婪。
理智在貪婪面前永遠是不堪一擊的!
“國君!萬萬不可啊!三五載天可利我趙,也可利他魏啊!”公仲連勸告道。雖然他找不到反擊趙利的話語,但是他知道一切由貪婪而起的決定都是不理智的。
而他的意思則是說,趙利說的雖然對,但終究只是一種假設,假設之下,可能有利我趙國,也可能有不利的情況。太過理想化了!
只可惜,趙君趙籍再也沒有聽到公仲連的聲音。
后世《戰(zhàn)國策》記載:【出兵者魏,得地者趙!】
終:【翟角謀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