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陶早就站了起來,表情謙虛地聽著傅嘉昱介紹她的事跡。她越聽越心虛,老大,是不是有點吹過頭了?傅嘉昱說完之后,示意她講話。她對著眾人行了個拱手禮,開始發(fā)表就職演說,“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和大家一起共事。我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或許有點難以接受,對我的能力也有所質(zhì)疑,那么,就請各位暫且保留著這份疑慮,時間會證明一切?!?p> 她環(huán)顧四周,意氣風發(fā),“我會讓大家看到,我既然敢接受這個位置,就一定有匹配它的能力。其實這世間既然有女皇帝,就說明并不是女子不如男,而是女子沒有學習和工作的機會。所以感謝大家的包容,給了我這個機會來證明我自己!我也一定會用事實來說明,我是值得起國公爺?shù)男湃魏椭赝械?。謝謝大家。”
眾人一陣驚奇,這位新夫人,真是顛覆了他們對女子的所有認知。這一番侃侃而談,自信從容,令人心折。別說女子,就是男兒,也少有人能做到啊。或許她還真是個有本事的人,不然似國公爺這般,殺伐果斷,英明神武的人,怎么會對她如此推崇備至呢?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新夫人這樣罕見的風度氣質(zhì),定然不是凡人,說不定就是老天爺派來幫助國公爺?shù)哪??!一時間,眾人信心大增,群情激昂,熱血沸騰。
接下來,傅嘉昱為李陶陶一一做著介紹。那個三十多歲的,儒雅溫和的讀書人居然就是范先生范江,他竟然如此年輕?!作為傅毅的首席謀士,難道不應該是皓首蒼顏,老神在在嗎?他旁邊那位四十歲左右的高壯漢子,就是謀士常云鑒常先生了。他素有急智,一般的事情都是他在拿主意。他也是傅嘉昱的好朋友,兩人相交多年,志趣相投。傅嘉昱一襲了爵,就著人請他過來幫忙了,他也的確有些才干,讓傅嘉昱受益頗多。還有其他兩位張先生,王先生,年約四旬,也是有謀斷之才的人。
然后就是六部的各位尚書,以及兩位侍郎。兵部尚書雷厚棟,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精神矍鑠,老當益壯。吏部尚書孟瀚,是個文雅沉靜的中年人。戶部尚書姚籌,高大肥胖,滿臉笑容。禮部尚書汪涵之,也是個老頭,神情嚴肅,一絲不茍。刑部狄仲英,老成持重,低調(diào)內(nèi)斂。工部邵峰,居然是個年輕人,據(jù)說是傅嘉昱剛提拔上來的,在一眾中年老年官員中,甚是醒目。還有一位兵部侍郎嚴觀,在軍事上頗有一些獨到的見解,也被傅嘉昱視為心腹。
最后一個是戶部侍郎余元秉,他并不在今天的受邀之列。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今天,他拿著戶部的賬簿,是主動來請見傅嘉昱的。他要用事實來說服國公爺,停止對外擴張。因為賬簿上已經(jīng)沒錢了,還拿什么去打仗?
會議就因著這事展開了討論。常云鑒說:“擴張是國策,不能輕易更改?,F(xiàn)在天下大亂,有能力者都在壯大自己。我們靜止不動,難道等別人強大了再來吃掉我們?”余元秉說:“常先生說的當然是道理,但咱們可不可以稍微緩一緩這個節(jié)奏?去年打了一年,還有前年下半年的長安之行,所費甚靡,咱們徐州這些年所積攢的家底,基本上已經(jīng)消耗殆盡。今年再打,真沒錢了?!?p> 戶部尚書姚籌當然是向著余元秉的,他們一個部門,自然了解戶部的財政情況。他沉吟著,“要不咱們就暫時休生養(yǎng)息一年?再徐徐圖之。當務之急是要如何開源節(jié)流?!背T畦b皺皺眉,“不行,時間可不等人!別說一年,就半年時間,這天下都要大變樣。等我們緩過勁來,這天下早就被幾大勢力瓜分了,我們再拿什么去和人家爭?”
兵部尚書雷厚棟說:“常先生說得對。我們不僅不能停下來,還要加快爭奪地盤的進程?,F(xiàn)在天下還在混亂中,正是最好的時機。等再過一兩年,局勢越來越明朗,稱帝割據(jù)的軍閥,也會越來越多。那個時候,再去虎口奪食,付出的代價,只會更大?!?p> 常云鑒大贊,“雷尚書說得太好了。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這仗,還不得不打呀。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解決的,就是這個軍費的問題了。”雷厚棟說:“而且在未來很多年,打仗肯定是個常態(tài),咱們就是今年想出辦法應付過去了,明年后年又該怎么辦呢?所以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北渴汤蓢烙^也有感而發(fā),“是呀,這源源不斷的軍費開支,必須要想個一勞永逸的辦法,不然我們徐州談什么發(fā)展?又拿什么來立足于這亂世?”
禮部尚書汪涵之直接說:“你們戶部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啊。老姚,你可有什么好法子?”姚籌苦笑,“我們戶部能有什么法子?只能是,以后收的稅賦全部交給兵部,其他地方能省則省罷了。今年淮南的銀子還沒全部收齊,三月份全部到賬之后,支撐今年應該沒問題。再以后無非就是加稅,或者想想辦法,讓老百姓多增加一點收成,多幾樣其他營生。這樣民間富裕了,才能多收點稅嘛。”
李陶陶冷眼旁觀,覺得這個管財政的也不是尸位素餐,還是有點想法的。要民間富裕,老百姓就要多生產(chǎn),李陶陶突然就想到了棉花。這個時候,大唐還沒有開始普及棉花,棉花織成的白疊布現(xiàn)在是作為一種高檔商品存在的,和絲綢一樣。普通老百姓,甚至家境較好的中等人家,以及大戶人家的仆從,都還是穿的麻織品。當然,貴族和高官也有穿麻衣的,不過那是細麻,品質(zhì)和老百姓穿的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時代的麻衣,大多粗糙僵硬,穿之前動不動還要用木棒敲打一番,以求柔軟熨帖,稱之為“搗衣”。若是棉花能普及開來,做成布匹,這個市場前景,簡直不敢想象。那銀子將如流水一般,滾滾而來。而且賣往海外的物品就又多了一樣。不用想就知道,此產(chǎn)品和茶葉一樣,將會供不應求,外匯收入那也是相當可觀哪。
據(jù)她所知,黃河下游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都是前世里棉花的集中高產(chǎn)區(qū)。那不正是包括了傅嘉昱勢力所在的,這三大藩鎮(zhèn)嗎?這么巧?難道老天也是這個意思?種棉花?
當然,普及棉花最重要的還不是種植,現(xiàn)在南方就有不少人在種,種子以及技術都可以花錢弄來。能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但要想上規(guī)模,做成產(chǎn)業(yè)鏈,關鍵就是棉花去籽的問題。必須要造出去籽的機器,棉花才能大面積推廣開來。那么這個機器,工部能造出來嗎?而且必須是現(xiàn)在馬上,就要辦成的事。
對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李陶陶還是充滿信心的,有史為證嘛。關鍵是她知道制造這種脫仔機的,大致方向和基本原理,再加上工匠們的群策群力,一定可以有所成果。再輔以重金打賞,廣招天下聰明才智之士,李陶陶就不信了,還造不出一個適用的機器來?
眾人議論紛紛,挖空心思想著辦法。如何提高財政收入,這已經(jīng)不是戶部一家的事了,大家都是在傅嘉昱這條船上,必須同舟共濟,協(xié)力前進。
李陶陶提高聲音,“各位同仁,請聽我說?!狈磸驼f了兩遍,眾人才反應過來,新夫人這是有辦法了?眾人停止議論,都望著她。“各位,我知道有一種農(nóng)作物,名叫棉花,我們現(xiàn)在的這三個藩鎮(zhèn)的許多平原,都特別適合它的生長。它一年種一次,但是可以開兩次花,收獲兩次。它產(chǎn)量高,價格便宜,完全可以取代麻,成為必不可少的日用品。關鍵是它的許多優(yōu)點,是麻沒有的?!?p> “冬天,它的保暖效果特別好,普通老百姓穿不起皮貨和絲綿,完全可以靠它過冬。把它織成布匹,柔軟耐磨,穿著舒服,比麻織品更好洗更耐用。跟絲綢相比呢,價格又便宜很多,真的是經(jīng)濟又實惠。夏天,它容易散熱,特別涼快,絲綢都沒它舒適。關鍵是,它制作簡單,沒有麻那么繁瑣的工序,這就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據(jù)我所知,海外其他國家也非常需要這樣的布匹。如果我們可以大量生產(chǎn),就可以用它和其他國家,換回我們需要的鐵和銀,還有糧食。”
眾人無不驚異,有這么神奇的農(nóng)作物嗎?他們怎么不知道?如果此事當真,那還真是一條能發(fā)財致富的途徑。能夠替代麻的產(chǎn)品,必然是生活必須品,這個市場,也顯而易見的龐大。
工部尚書邵峰反應過來,“夫人說的可是白疊布?”李陶陶點點頭,“是的,白疊布就是棉花做的?!北娙嘶腥淮笪?,白疊布大家都用過,柔軟舒適,特別適合貼身穿,比絲綢都舒服。只是這價格嗎,實在不便宜,都跟絲綢差不多了??煞蛉藶槭裁凑f,這棉花織成的布匹,會比絲綢便宜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