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閑看生活散文集

第六章 至味在人間 (6)芷江鴨

閑看生活散文集 諸葛星宸 1088 2019-01-10 12:29:05

  (6)芷江鴨

  芷江境內有舞水、清水江、辰水三大流域,大小溪無數,氣候溫和,適宜養(yǎng)殖鴨類。

  鴨是當地特色。芷江鴨體長豐滿、嘴長眼大、頭小頸長,鼻孔較大呈圓形,腿粗胸寬,尾部寬扁齊平,羽毛細致,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白條鴨胴體肉色紅潤,皮薄,骨細軟,皮下脂肪少。熟肉酥軟,煮沸烹飪后,肉湯乳白色,香味濃郁,不腥不膩。

  相傳詩人屈原被流放至沅水流域,因品嘗了當地村民為其準備的鴨肉,寫出了“沅有芷兮澧有蘭”的名句。元朝開始,芷江就有中秋節(jié)必吃芷江鴨的傳統(tǒng)食俗,同時有將制好的鴨制品送親朋好友的習俗。有些地方,習俗至今還保留。

  芷江鴨仿佛成了芷江的代名詞。我每次去芷江,總逃不開與鴨接觸。

  第一次去芷江,因受降紀念坊。車站出來,幾乎整條街都賣酸蘿卜。其中譚氏酸蘿卜最有名,細數一下,有好幾家分店。買酸蘿卜的人絡繹不絕。我去了其中一間,房內有幾個大缸,分生的和熟的區(qū)域,有酸的、甜的、辣的,任你挑選。

  路邊有家店,特別顯眼,只賣鴨肉粉。一般粉館會有多種口味,為何這家獨賣鴨肉粉?多年蝸居小鎮(zhèn),只聽過牛肉粉、豬腳粉、瘦肉粉,未曾聽過鴨肉粉?;蛟S是當地特色。我持懷疑的態(tài)度,點了一份涼拌鴨肉粉。初嘗一根,味道不錯。再夾一把,大快朵頤。

  老板問我味道如何?我說,再來一碗。

  吃完就搭車去受降紀念坊。紀念坊位于芷江縣城三點五公里外的七里橋村,是全球六座凱旋門(羅馬、柏林、米蘭、巴黎、芷江、平壤)之一,原是國民黨空軍司令部群力禮堂。紀念坊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門,青磚砌就,嵌沅州石。坊上嵌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于右任、孫科、王東原、居正、王云五等軍政要人的題詞和《芷江受降坊記》206字銘文。

  第二次到芷江,再次進此店,失望至極,換了老板,味道已不如之前。沒吃幾口,我就出門,來到一家中華老字號粉館。雖說老字號,但這味兒?不知如何表達。和公司附近的顏婆粉館一樣,屬于重口味,辣椒油尤其多。這東西,有人愛,有人不愛。但大部分湖南人,喜歡這味。

  因先入為主,還是懷念第一次吃的鴨肉粉。

  我這次去了萬和鼓樓和風雨橋。鼓樓建在舞水河岸邊。鼓樓群皆青瓦木柱,無一釘一鉚,由中心蘆笙樓、琵琶樓、地簡樓與兩個對歌樓組成。鼓樓對面是從文閣,為紀念沈從文老先生而建。從文閣倚河而立,呈大鵬展翅狀,引廊相連,廊腰縵回。

  沿岸行走約兩百米,是龍津風雨橋,猶如一條長龍橫臥舞水河,橋脊上有七個五疊四層屋面的大樓亭。

  這時候,與芷江鴨接觸,還只停留在鴨肉粉。第一次吃芷江炒鴨,是與愛妻戀愛的時候。我們重游了萬和鼓樓、風雨橋、受降紀念坊。我們還去了天后宮。天后宮在舞水西岸,與縣城隔河相望??邕^風雨橋,右拐有條小巷,行走約兩百米,就是天后宮。天后宮原為福建客民會館,至今有二百五十多年歷史,為內陸最大的媽祖廟。

  整個媽祖廟融古代建筑、浮雕藝術于一身。其前坊后宮的石坊上刻有五十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藝精湛。如門坊的青石浮雕,坊高10.6米,寬6.3米,呈重檐歇山頂門樓形狀。兩側雄獅蹲踞,石鼓對峙。頂蓋斗拱飛檐,十二金鯉咬脊,葫蘆攢尖,左右青石鋪地平臺,圍以塑有雙龍、大象、金爪飾物的石質欄桿。

  游玩后,我們點了半份芷江炒鴨。愛妻重點強調芷江炒鴨是如何美味,特別談及岳母做的芷江炒鴨,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還說有時間一定要回家吃岳母做的芷江炒鴨。炒鴨上桌,愛妻有點失望,說不正宗。一是沒有干辣椒,二是沒有蔥結,這是芷江炒鴨特有的。他這里用剁辣椒,我懷疑是想掩蓋鴨的某種味道,因我嘗了一口,太咸,鴨肉也不新鮮。

  我沒有說話,給愛妻夾了其他的菜。如果芷江炒鴨是這種味道,那我失望至極,還不如我做的啤酒鴨或青椒炒鴨。

  與妻子訂婚,終于吃到她常提及的正宗芷江炒鴨。岳母親自掌廚。出于好奇,我去了解正宗芷江炒鴨的做法:活鴨宰殺洗凈;燒柴火,爆炒鴨頭、鴨心、鴨肝、鴨腳、鴨屁股,炒至淡黃;加其他鴨肉,胡椒粒和姜片,同炒至金黃;加干辣椒和小紅椒與鹽拌勻;加水淹沒鴨肉,大火燒開,再小火慢燉半小時以上,蔥結拌入鴨肉。

  燒火有訣竅,火候很重要。太大不行,容易炒焦,且湯水易干,鴨肉也不爛。太小也不行,炒出的鴨肉不香。

  具體多好吃?我也說不上口。反正因這盤菜,家里多打了幾杯米。每個人的胃口都開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