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飛羽率錦衣衛(wèi)三百精騎,不顧盧象升等人的勸阻,執(zhí)意要來后金大軍大營探營。
他倒不是一意孤行,而是要以自己為誘餌,引得皇太極發(fā)動攻擊。
京營三大營,外加錦衣衛(wèi),一共十四萬大軍,真正的老兵,不過一萬,其他的都是新近招募的新兵。經(jīng)過兩年的操練,也還是新兵,距離百戰(zhàn)老兵,還是有相當?shù)木嚯x。
人這方面的不足,羅飛羽就用裝備來彌補。這兩年來,京師三大營的重建,羅飛羽確定的方向,就是正面對抗后金精騎。所有的軍備,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而精銳騎兵的培養(yǎng),他就交給孫承宗、袁崇煥和滿桂這樣的邊軍重鎮(zhèn)。
故而這一次,一得知皇太極率大軍出現(xiàn)在長城外的大草原上,京營三大營,外加錦衣衛(wèi),一共十四萬大軍,就在通州城外聚集,依托通州城,設(shè)下大營,擋住皇太極大軍的去路。
車弩,紅衣大炮,長槍,巨盾,重裝步兵,構(gòu)成正面對抗后金精騎的多層次防線,就等著皇太極大軍發(fā)動攻擊。
故而羅飛羽就要這么前來探營,就是要以自己為餌,引得皇太極揮軍正面強攻。就是要讓皇太極以為,只要擊潰羅飛羽親率的大軍,就能擊碎大明朝廷的抵抗意志,逼近大明京師。
羅飛羽在沈煉和陸文昭的陪同下,立馬細看。一隊精騎從大營馳出,來勢洶洶。
“后金精騎,果真是名不虛傳!”羅飛羽贊道。
相比這些馬背上的精騎,即使是久經(jīng)訓練的精銳騎兵,在控馬一項上,還是要稍遜一籌。
陸文昭在羅飛羽身邊,說道:“太師,該回去了!”
羅飛羽搖搖頭,答道:“無妨。這只怕就是皇太極親自出營,待我會會他?!?p> 從大營里沖出來的,也就三百精騎,與羅飛羽所率精騎人數(shù)相當。
兩軍對壘,人數(shù)相當,雙方都是盔甲鮮明。錦衣衛(wèi)這邊,是黑色甲衣。皇太極那邊,則是黃色。
羅飛羽催馬上前,沈煉和陸文昭策馬護衛(wèi)。對面那邊,也是出來三騎,皇太極在前,兩人在后護衛(wèi)。
雙方不約而同的,在兩軍中間停下,相距也就二十來步的距離。
“皇太極?”
“羅飛羽?”
兩人同時出聲。
所不同的是,羅飛羽喊的的滿語,皇太極喊的則是大明官話。
兩個人這是不約而同地,很有些默契的感覺。
羅飛羽看著皇太極,搖搖頭說道:“皇太極,你不應(yīng)該來的?!?p> “我已經(jīng)來了!”皇太極答道。
“你現(xiàn)在退回去,還來得及。”羅飛羽說道,“回到遼東,我可以封你一個大官,繼續(xù)統(tǒng)領(lǐng)八旗?!?p> 皇太極看著羅飛羽,冷冷地答道:“我想要的官,你可封不起?!?p> “哦,原來你是想當皇帝?”
皇太極默認,沒有出聲。
羅飛羽哈哈一笑,“看來你的野心還是不小??!”
“你現(xiàn)在讓開,我倒是可以封你一個大官!”皇太極反唇相譏,說道。
“即使你能當時皇帝,你最大也就只能封我一個太師,”羅飛羽答道,“我現(xiàn)在就是太師,根本不需要你來費這個勁?!?p> 皇太極眉頭一緊。羅飛羽現(xiàn)在就是太師,即使他入主中原,的確是最大也就只能封羅飛羽一個太師。
在皇太極沉默時,羅飛羽接著說道,“看來我們都沒法給對方封一個更大的官。不過我還是勸你趕緊回去吧,這里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皇太極馬鞭往前一指,說道:“我會帶大軍回去的,不過不是現(xiàn)在。等我躍馬當陽門前,我就會率大軍回去的?!?p> 羅飛羽嘿嘿一笑,說道:“我還以為你會說,你會直接住進禁宮,不回去了?!?p> 話音剛落,羅飛羽撥轉(zhuǎn)馬頭,扔下一句話:“既然如此,我們還是在戰(zhàn)場上見真章吧!”
皇太極看著羅飛羽三騎飛馳而去,在三百錦衣衛(wèi)精騎的護衛(wèi)后,一路飛奔的背影,面色不由得一緊。
二十里外,就是大明大軍的大營,擋在通州城外,擋住通往大明京師的去路。
第二天,天色剛亮,京營三大營就如同沸騰了一般,一隊隊兵卒從大營里涌出,在大營前五里的范圍內(nèi)擺下陣勢,以挑釁地姿勢,向皇太極所率后金大軍發(fā)起挑釁。
皇太極也是針鋒相對,率大軍拔營,往前推進。
兩軍對壘在一起,旌旗林立,氣氛肅穆。
羅飛羽所在的中軍,是一片黑壓壓的錦衣衛(wèi)精騎,一共一萬人。余下一萬人,分布在兩翼,護衛(wèi)步兵方陣的兩側(cè)。整個正面,就全部是步卒,旌旗遮掩住內(nèi)里的車弩和紅衣大炮。
長久的沉寂之后,突然地動山搖。后金大軍中,一隊精騎策馬奔騰,發(fā)起攻擊。
這只是三千人的精騎發(fā)起沖鋒,只是試探性的攻擊。
羅飛羽在中軍,冷冷地注視著這一幕。大軍的指揮權(quán),他已經(jīng)交給了盧象升。他站在大軍之中,是讓皇太極以為,這里就是大明大軍的核心,而根本沒有想到,真正的戰(zhàn)場指揮,另有其人。
三千精騎策馬飛奔,很快就形成一個巨大的箭矢,刺了過來。
戰(zhàn)鼓如雷,旌旗飛舞,一波波箭雨從大明軍陣中飛起,與此同時,三千后金精騎在疾馳之中,也在馬背上彎弓搭箭。
雙方的箭雨在空中擦肩而過,落向各自的目的地。
一片盾牌舉起,在大明軍陣之中連成一片,形成一道嚴絲合縫的防護。噗噗聲響中,羽箭落在盾牌上,如同雨點打在芭蕉葉上,響成一片。
三千后金精騎就沒有這么幸運,承受的箭雨攻擊就要更為密集,更為致命。
兩波箭雨攻擊,三千后金精騎損失并不大,沖過危險地帶,開始發(fā)起沖鋒。
馬蹄聲轟隆作響,地面震顫不已,大明軍陣中,旌旗一變。最前面的幾排士卒,立即有了動作,豎起一面面盾牌,足足有一人高,緊挨在一起。
與此同時,盾牌中間,架起一桿桿木槍,由整根碗口粗的樹桿制作而成,削尖的一端對外,形如一片槍林,矗立在盾牌長城之外。
從皇太極那邊,看不到這些細節(jié)。實際上,盾牌后面,還有支撐腳,把盾牌支撐得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摹?p> 狂亂的吆喝聲中,三千后金精騎沖撞過來,在堪堪要撞上木槍槍尖時,馬上騎士一提韁繩,戰(zhàn)馬騰空而起,躍過木槍槍尖,往盾牌上躍去。
但也有人時機把握不當,戰(zhàn)馬騰空而起稍慢一步,馬腹被木槍槍尖劃過,立時戰(zhàn)馬悲鳴,馬上騎士被摔得凌空飛起。
一時間,慘呼聲四起,沖撞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