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閱讀了陸游的《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內(nèi)心竟難以平靜。因為這首詞再度引起了我的共鳴。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上半闕把一個隱居者的生活寫得如此生動,令我心向往之。生活在“蒼煙落照間”的縹緲仙境,玉瀣酒斟飲、詩書翻卷之間,仿佛塵緣已是心外之物。能終日與詩詞美酒相伴,正是我這種大隱于市之人內(nèi)心向往的“太虛幻景”。下半闕筆鋒一轉(zhuǎn),看似灑脫的生活都是假象,那是我們的詞人在不被重用的現(xiàn)實面前裝出的“不妨隨處一開顏”。
光有共鳴不免膚淺,今天的讀后感不再僅僅局限于和陸游一起感慨。
第一種閱讀方式:批判式的閱讀。
身似塵外仙,內(nèi)心依舊苦悶,一個“裝模作樣”的隱者形象在《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中躍然紙上。陸游本來也就是這樣一個人,閑散外表下隱藏著不已的雄心。
他的《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寫出了同樣的心情:“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一詩一詞,表達(dá)了陸游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任憑萬里河山淪陷于戎狄的強烈不滿。
可是現(xiàn)實就那么骨感。當(dāng)時的“輪臺”尚在回鶻手中,南宋和這個政權(quán)之間還隔著個西夏,另外還有金、大理、西遼、吐蕃等虎視于周邊。要想象漢朝那樣將“輪臺”等地緊攥于手中,不要說趙宋王朝沒這個想法,就是有也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
所以說只有收復(fù)故土的雄心又怎么樣。陸游不是孫悟空,給他金箍棒也不能扶搖直上九萬里。“匹馬戍梁州”,單打獨斗的野心家除非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最終也只能是眼高手低的幻想家。
詞中“歸園田居”似的生活讓我想起一種人——隱者?!翱礈Y明、風(fēng)流酷似諸葛臥龍”,要當(dāng)隱者就得當(dāng)諸葛亮或者陶淵明。諸葛亮“躬耕于南陽”之際,有的是運籌幃幄的雄心和“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信心,因為他不僅有才華還有人脈;陶淵明幾度歸隱后又出山,最終寫下《歸去來兮辭》、一去不回。
可陸游不是這樣。他本身沒有諸葛亮那樣的機遇,或者說機遇不多也不好,南宋更沒有象劉備這樣的人來對他禮賢下士、三顧茅廬;最要命的是他一輩子都不死心,歸隱得很不徹底。
忠心報國無門、抗敵夙愿難了,導(dǎo)致他在故作瀟灑和渴求機遇的心態(tài)之間游走不定?!爱?dāng)年萬里覓封侯”,到頭來還不是“死去元知萬事空”?因為當(dāng)局者就想坐看“老卻英雄似等閑”,你卻不能奈何他分毫。這是“裝模作樣”的隱者共同的結(jié)局。
來自心中深深的嘆息,不知道是發(fā)自作者陸游,還是身臨其境的自己?
第二種閱讀方式:從一點入手的引申式聯(lián)想閱讀。
今天讀的這首詞的詞牌名叫:“鷓鴣天”。大家都知道鷓鴣是一種鳥,我對鳥比較感興趣,喜歡其叫聲、色彩、外形,當(dāng)然禿鷲、鴕鳥不在此列。
現(xiàn)在就來說說鷓鴣。細(xì)分起來,它也是一種雞,在我國南方比較常見。和杜鵑鳥一樣,這種鳥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文學(xué)作品中。
鷓鴣的啼鳴聲十分特別,和?“行不得也哥哥”很接近。我(度)娘告訴我:人們模擬鷓鴣的啼聲用以表示行路的艱難,同時表達(dá)了親人對離別的傷感惆悵。
在蘇東坡的“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中,鷓鴣就是寓意一種思念。辛棄疾的“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卻是對淪陷的故土家園的懷念,是對“行不得也哥哥”的意境升華。在這一點上,辛棄疾和陸游是同一類人。
鷓鴣飛翔的身影給藝術(shù)家們提供了素材。李白寫有“越王句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边@里的鷓鴣是懷古、傷懷的符號。
張籍在“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fā)。送人發(fā),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中,用翩翩飛翔的鷓鴣營造了一種傷感的氛圍。
還有笛子曲《鷓鴣飛》,據(jù)說是表達(dá)了一種向往自由高飛的愿望??墒曲p鴣真地飛得高嗎?我(度)娘還說了,它飛不高也飛不遠(yuǎn)。
雞、雉、原雞、鷓鴣的飛行能力確實差,在狐貍、野貓等捕食高手面前雖然可以暫時逃脫,但多撲騰幾下就累得精疲力盡,最后只有坐以待斃了。
用“鷓鴣飛”來表達(dá)高飛的理想,只能說愿望是美好的、結(jié)局是悲慘的。在這一點上,我能說陸游就是鷓鴣嗎?細(xì)細(xì)想來,我竟還不如陸游,至少他擁有如仙境般的生活環(huán)境和不滅的雄心。
閱讀方式上的改變,讓我既欣喜自己的提高,又擔(dān)心失去曾經(jīng)的那一份簡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