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懷抱著一種哪怕單單為了讓你收回這次哂笑,我也要靠寫字養(yǎng)活自己的雄心壯志。
誰曾想生活從來就不是為了遂人所愿而存在的,我終究沒能成為自由撰稿人,沒能完成一次蓄謀已久的反擊。
人生苦澀的地方就在于別人低估你的時候,你心有不甘,拼搏半生卻悲哀地意識到對方的低估是有道理的。
生活不像電影,不是每條咸魚都能翻身,不是每個小角色都會在最后逆襲為大人物。
我們還是和從前一樣卑微地活著,感慨懷才不遇,抱怨命運不公。就這么喋喋不休地過著過著,最后麻木地接受了現(xiàn)狀,弄丟了那個曾經滿腔熱血的自己。
我曾經癡癡地想過,若是這輩子能寫出一部不會被歷史遺忘的小說,也終究算是不枉此生了。
然而,這個想法更像是一種癡心妄想,畢竟古往今來,真正留下來的好作品少之又少。
不朽的人只是極少數(shù),太多人即便心有不甘,也拿不出與野心相配的實力,最終只能做個普普通通的普通人?!?p> 徐三石寫著寫著,也是內心有些感慨,很多東西,當時覺得不怎么樣,但等到真正回首的時候,才感覺到那股惘然。
“‘淡淡地記著,就算終于忘了,也值了。’
我覺得這幾句詞,是陸文對待這首歌,乃至對待他的音樂的態(tài)度。
同時呢,它又是我們對待感情,對待他人,乃至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
當然一部分人還只能做到希望被人惦記著,另一部分人則在經歷了一些事之后有所釋然,才能得出后半句的感悟。
我在前面說,我現(xiàn)在對成熟的定義是一種釋懷,為什么用釋懷這個詞呢?是因為當你看到了自己的界限后,明白既然有些事是自己力所不逮的,就應該選擇看開與放開。
你不是沒拼,你是拼過了,并且是狠狠地拼過了,你能對得起自己了,所以不要再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與執(zhí)念。
不要去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再有心,能力也擺在那兒,不是所有事光靠努力與奮斗就能獲得成功的。
放下這種執(zhí)念,或許能活得更從容更純粹一點。
對待生命也一樣,我們不可能被永遠銘記,也許我們的孫子輩還能記得我們,但再往下恐怕就沒有人了。
我們終究會像從未來過這個世界一樣,被這個世界所遺忘。忘就忘了吧,即便所有人都遺忘了我們,也不能否認我們曾經來過,來了,也就值了?!?p> 寫到這里,徐三石基本上也是寫完了,只是覺得有些不夠,又是補充了一段。
“這些,都是我在聽陸文這一首歌時候所產生的感悟,真的,這首歌怎么說呢,太經典了,太震撼了,大家現(xiàn)在看我說的這些,恐怕會有些不知所云,又或者不認同,我能理解,但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完《明日之星》的第三期節(jié)目,這一期節(jié)目,陸文的這一首歌,真的是必看。
真的,從來沒有一首歌能像這首歌這樣,這么打動一個人,大家一定要看《明日之星》第三期,聽一下陸文這一首歌。
我為華國樂壇有這么一個新人,而感到慶幸?!?p> 說完之后,徐三石又是重新檢查了一遍,便是將長微博給發(fā)了出去。
然后,他也搜索了一下陸文的微博,點擊了關注,并且將陸文之前發(fā)的微博,給看了一遍。
他這才發(fā)現(xiàn),之前偶爾聽過的歌曲,好像都是陸文唱的。
“陸文,陸文,這個名字怎么有那么熟悉?”
徐三石琢磨了一下,他感覺之前也是記得在哪見過這個名字,可是具體在哪卻不記得了,仔細想了一下,徐三石恍然大悟,立刻是搜索起《無地自容》這首歌來。
點開播放,在歌詞最前面,果不其然,注明了作曲和作詞人,都是陸文。
“我的天啊,我是說在哪見過這個名字,沒想到這一首歌竟然也是陸文寫的?!?p> 徐三石瞪大了眼睛,內心的震撼無以復加。
大部分人聽一首歌,并不會仔細去注意作詞和作曲人,關注的更多的是歌手,徐三石之前也是偶然看了一下。
“還有《愛什么稀罕》也是,這個歌手,簡直是妖孽啊,即使他不走到幕前,自己創(chuàng)作,也絕對會成為金牌制作人啊?!?p> 徐三石已經決定,要持續(xù)關注一下陸文。
而微博上,隨著《明日之星》兩期節(jié)目的播出,也是聚攏了一大堆節(jié)目粉絲。
“前面兩期真的太好看了,那些歌都好好聽?!?p> “我已經被陸文給圈粉了,這兩首歌真的好聽,持續(xù)性單曲循環(huán)中?!?p> “畢星輝的也好聽,這個節(jié)目質量真高?!?p> “啊啊啊,好期待第三期啊,第三期究竟會有什么歌呢?!?p> “我也真期待陸文會唱什么歌,兩首精品了啊,不知道下一首會不會也是這么好聽?!?p> “有沒有進過現(xiàn)場錄制的觀眾出來說兩句?”
議論和討論紛紛,也有一些觀眾出來說了幾句。
“第三期錄制我在現(xiàn)場,怎么說呢,我只能說,第三期一定要看,陸文真的,太牛逼了。然后其余的我不便多說,簽了保密協(xié)議的?!?p> 然而,越是這樣,觀眾的好奇心已經被完全調了起來。
“陸文唱了什么?”
也有人將徐三石發(fā)布的長微博給發(fā)了出來。
“快看看這個,一個去了現(xiàn)場的樂評人,他也發(fā)了一些東西?!?p> “我看看?!?p> “這,有這么夸張嗎?”
“怎么看怎么像軟文啊?!?p> “軟文?徐三石做這行多少年了?不知道別亂說,他的標準很嚴苛的?!?p> “啊啊啊,怎么越看越好奇啊,陸文到底唱了什么啊?!?p> 無論是去了現(xiàn)場的觀眾,還是徐三石的這篇長微博,真的是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目光。
他們對第三期節(jié)目也是更為好奇了。
陸文到底唱的是什么歌???
這種討論越大,無形之中,那些觀眾內心簡直就跟猴兒在抓一般,對這第三期節(jié)目越來越好奇,等著第三期節(jié)目的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