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工科小生混大唐

第013章 冶監(jiān)

工科小生混大唐 九月九更衣 2294 2018-11-02 07:46:40

  劉氏有意無意地往竹林叢中掃了一眼,隨后帶著楊月慢慢回去了。

  在二人背影完全消失之后,李豐才從竹林當中鉆了出來。

  他拿著那錢袋子聞了一下,一股莫名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肺腑!這小娘子真不錯,或者說自己運氣不錯,訂婚對象居然是一大美女。

  當然,話又說回來,唐代人以胖為美,或許楊月在一般人心中姿色也很平常,不過卻是自己的菜。

  他打開錢袋子,一看,里面是幾件耳墜等金首飾,估算下來,或許也值十貫八貫的。

  看來她家比自己家條件好多了,楊真在軍鎮(zhèn)當胥吏,其實也沒有多少收入,不過他家有三百多畝地,經濟條件自然不同。

  自己現(xiàn)在正缺錢呢!這幾件東西來得倒是及時,如果這次幫韋老丈無結果,就真得用這些東西想辦法開一采礦場,先賺些錢再說。

  他回到屋子里,發(fā)現(xiàn)仆從端著碗碟穿梭,已經開始上菜,隨后又走向原來的屋子,與眾人一起就餐。

  因為還未成年,身體器官未發(fā)育成熟,他也不敢隨意喝酒,只得以茶代酒隨意對付了兩杯,然后又去敬了自己的準岳父母和親戚中的長輩。

  飯后,他想辦法找楊清借得紙筆,給楊月寫了封信讓楊清代為轉交,然后找了個借口趕往冶監(jiān)。

  ……

  路上,李紀問:“哥,你說那韋老丈,不會真是什么司馬刺史吧?他要是那么大的官,為何僅帶二人出來?

  再說,哥,你不是說大官腰帶上都是飾金飾玉嗎?他好像不是,興許就一普通商人!”

  “這倒不好說,我只是有些懷疑而已,管他是什么人呢!哥只想辦法掙點錢,到時候修一所大房子,再想辦法給你找一個好的老師,讓你多讀一點書!”

  “嗯,謝謝哥!”李紀感激地點點頭。

  ……

  唐代冶監(jiān),就是一個龐大的鑄造廠。當時除了北部邊境各州禁止開采與冶煉鐵礦之外,其余各州五金礦石可以私人開采、冶煉,但是必須上稅。所鑄造的銅鐵,一般要求賣給國家。

  不過,對于鐵器的鑄造,由冶監(jiān)進行,也就是國營,一般禁止私人生產鐵制農具,這當然是為了防止造反。

  私人冶鑄要到宋朝以后才能逐漸放開,據(jù)說,南宋時,私人冶煉已經占主導地位。

  當然,民間也有鐵匠,他們不過是對鐵器進行修理重鑄而已,沒有大的冶煉作坊。

  ……

  因為只有一千多米遠,二人很快就抵達冶監(jiān)衙門口。在衙門后面十幾步外,是兩排東西向的數(shù)十間茅草屋。但見其煙囪林立,黑煙滾滾,打鐵聲不絕于耳,工匠們正忙著呢!

  咦?那韋老丈三人在何處?李豐到得門口,并沒有看見人。

  正當他張目四望時,忽然看見一名三十來歲的紅衣胥吏快步走了過來,沖他二人高聲說道:“敢問可是李大郎與二郎?”

  李豐:“正是在下兄弟二人!”

  來人道:“我是冶監(jiān)府孟琳,韋先生有請二位!”

  于是二人跟著他,直接來到一間冶鐵作坊之內。

  剛走到門口,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李豐抬頭一看,實際上這一間作坊已經采取了非常好的通風措施:

  墻與茅屋房頂之間,預留了三尺高的空隙,用大木柱支撐的,空氣流動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現(xiàn)在天氣太熱,加上屋里又有爐子,讓李豐在門外就感覺有些受不了。

  進到屋里,就見韋老丈與幾位胥吏在那里談論著什么,并無官員相陪。

  他一看,也許自己想多了,這三人可能就是商人和隨從而已,并非什么高官。

  那韋老丈一看見李豐進來,就過來給他們引見。

  那些人都是冶監(jiān)的胥吏和工匠,他們原本以為韋老丈請的一位懂冶金之高人,是一位四五十歲的老者,結果那歲數(shù)卻倒過來了:居然只有十四五歲!

  李豐很快就從他們的眼神當中,看出了兩種神情:輕視、懷疑!

  這時韋老丈說道:“諸位,別看看這位小友年紀輕,不過,他可是遍讀五金冶造之書,自稱有冶鐵妙法,勝過綦毋懷文前輩多矣,因此我才請他到這里來指點一二!

  李大郎,這位是本監(jiān)流外直官、大師傅吳充,他可是有30多年的冶鐵經驗,你們相互交流一下。”(流外直官屬于胥吏)

  李豐自然是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隨意客氣了幾句。

  對于他來說,盡管這里的冶鐵技術處于當時全世界最領先水平,不過在他眼中依舊非常原始。

  吳充皺著眉頭,冷眼看著李豐,嘴里淡淡道:“我原本以為,這里有大唐一等的煉鐵技術,最好的工匠,不過韋先生說,李大郎之奇術勝過這里許多,老夫倒要請教一二?!?p>  李豐一聽他的語氣,看看眾人的神情,知道他們根本不相信自己。

  他并沒有立即應答,而是用目光掃了掃整個作坊,發(fā)現(xiàn)這作坊里面有兩個一米四五左右高的小爐子,都在進行灌鋼法作業(yè)。

  他以前從書本上,已經詳細了解過這時的灌鋼法工藝,現(xiàn)在又看工匠們從爐子里面夾出來的鐵塊,心中完全有了底。

  只見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輕輕道:“韋老丈,吳直官,晚輩的最佳新式煉鋼法比較復雜,要修造新爐子,一時恐不能成功,只有下來再細說。

  不過,單就這灌鋼法而言,晚輩倒是可以提幾點改進意見,工效或可增數(shù)倍以上!”

  ???口氣好大!

  李豐此言一出,整個作坊之內的人無不震驚,就是不遠的工匠也聽見了,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圍攏過來。

  吳充一聽,先是有些震驚,隨后板著臉點點頭,說道:“好,諸位,我等到爐前去,讓李大郎改進這灌鋼法!你等可要用心聽,把此法記牢!”

  **************************************

  唐代直官:

  唐代直官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非領導職務的技術官員(也并非是全搞技術),比如我們現(xiàn)在享受什么正科級、副處級、副局級待遇之類。

  這種官員只有中央各衙門里面才有(包括冶監(jiān)、牧監(jiān)等分支機構),他是一種特殊類別的官員,有流內九品,也有流外九品。

  流內九品直官如果只有散階,那么就沒有職田,其余待遇和普通職事官一模一樣。

  但是有的流內九品直官如果帶有“縣令”、“司馬”等職務,待遇就與普通官員一樣了。

  還有,直官的職務可高可低,根據(jù)唐代墓志銘顯示,最高的直官在中書省當翻譯,他帶有上州刺史銜,也就是從三品,這在唐代是非常高的位置,相當于現(xiàn)在享受部級、副部級待遇的兩院院士,也許比他們還要高。

  由此可見,我們現(xiàn)在的一些制度,古代就有先例,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而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