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第2天清晨5點整,李明的鬧鐘就響起來了。
“咣當咣當?!?p> 他用的也是那種老式的鬧鐘,聲音大而且急促,放佛是數(shù)個小錘子在輪流捶打著巨大的鐘,即使處于重度睡眠的人也絕不會超過30秒就得醒過來,更不用說這個鬧鐘足足響了1分鐘。
我揉著惺忪的睡眼把被子扔到一邊,準備洗漱,其他人也紛紛拿著洗漱用具去洗漱,洗漱完畢后。
李明說:“大家注意了,疊被子要疊成這種豆腐塊?!?p> 順著李明指的方向看過去,他的床上,本來舒展開的被子,神奇的變成了方方正正的豆腐塊,有棱有角。
簡直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很難想象這個居然是軟綿綿的被子。
參照那個樣式,我們開始一遍遍的嘗試,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實現(xiàn)那樣的方正,不管用什么招數(shù)幫被子塑形,最多能保持2秒鐘,然后就軟軟的趴在那里,呈現(xiàn)出一個圓中帶點方的形態(tài)。
經(jīng)過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后,最終我們歸結(jié)為李明的被子肯定做過手腳,所以容易疊。
這時李明洗漱完畢走了過來,看著我們床上東倒西歪的被子,輕輕嘆了口氣,然后他隨意走到一個下鋪。
“注意了,看我示范?!?p> 說罷他開始收拾軟綿綿的被子,說起來也奇怪,那個被子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乖乖的挺直了腰板,竟然最終直立了起來,有了一定的方正形態(tài),雖然比不上李明被子的剛正,但是遠遠看去,儼然就是一個大的豆腐塊。雖然近看,還是能發(fā)現(xiàn)方中還有一些圓。
按照李明教的方法我們又進行了一次次的被子塑形,眼看著自己的被子朝著正確的方向變化,心里有了一絲欣喜。
有的同學甚至開始了精雕細琢,趴在床上,一厘米一厘米的在打造豆腐塊被子,大約15分鐘后,李明看著豆腐塊越來越多,便下達指令。
“今天疊被子先到這,出去集合?!?p> 出去時,我扭頭看了一眼,除了汪曉的被子依然毫無姿態(tài)以外,其他幾個室友的被子都初見成效,這和汪曉的睡覺習慣有很大關(guān)系。
被子經(jīng)常被他抱到懷里,遭受擠壓,而且他的口水經(jīng)常浸濕被子,導致被子更是柔軟了幾分。
在外邊集合完畢,來到操場開始了晨跑,繞著操場,緩慢的跑了一圈,又做了一些常規(guī)訓練和舒展運動,然后到食堂吃早飯。
早飯是一碗小米粥,一個饅頭,一碟咸菜,一個雞蛋。雖然簡單,卻也豐富。
吃完后,依然是有同學收拾盤子,其他同學排好隊等待,人員到齊后,返回宿舍拿上水壺,然后又到操場開始正式訓練。
今天的訓練科目,依然是從常規(guī)的“向左看起,向左轉(zhuǎn),起步走”開始,然后學習了正步走。
正步走的動作要領比較簡單,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于食指第二節(jié)。
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nèi)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離身體約10厘米。
向后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cè)距褲縫約30厘米。
腿要蹦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
由于是全腳掌著地,所以發(fā)出的響聲比普通走路要響亮很多。
當所有人在李明的指令下走起來時,踏地的聲音雖然響亮,但是明顯不整齊,所以有些嘈雜,在練習了一會后,李明發(fā)出指令,大家原地休息。
旁邊一個班還在練習,某個同學的姿勢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只見那個同學走路方式比較奇怪,伸出去左腿的時候,左胳膊也甩了出去,同樣道理,右腿和右胳膊也同時出擊。
教官要求他獨自走,擔心是因為周圍的人影響他,結(jié)果他還是那樣的走法。
那樣的走法倒是起到了喜劇的作用,很多同學和教官都覺得好笑,甚至有人輕聲笑了起來。
教官皺皺眉問。
“你一直是這樣走路的嗎?”
那位同學氣定神閑的回答。
“是的,走了快二十年了。平時走路手臂擺動幅度小,也沒什么,現(xiàn)在擺動幅度這么大,我自己都感覺有點奇怪?!?p> 說著他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大家忍不住都笑了起來。
教官從他的表情看出,不是刻意說謊,也不是為了逃避什么。
只好搖搖頭說:“好吧,像你這種走法,被稱為單邊走,偶爾也會遇到。你也不用想太多了,能糾正過來最好,不能的話也沒關(guān)系。最后咱們閱兵式的時候,你就委屈一下,當觀眾吧?!?p> 話語中充滿了期待和無奈,看來教官以前遇到過這種情況,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單邊走的同學重重的點了點頭,下定決心想改正過來,雖然現(xiàn)在還不知道閱兵式是什么,但是感覺應該是很神圣的。
然后他們班繼續(xù)整體訓練。
受到這位單邊走同學的影響,他前邊后邊的同學走著走著就和他保持一致了。
其實這也符合科學道理,如果你甩出右胳膊,而你前后邊的人甩出左胳膊,很容易就發(fā)生碰撞,而且甩出胳膊的動作要求有力度,所以碰撞的就更猛,由于這位單邊走的同學無法調(diào)整動作,在他前后的人只好被迫調(diào)整,和他保持一致。
以這樣的傳導方式,一排同學終于達成了一致,只見這排同學全都是單邊走,那種景象別有一番風味,我們在不遠處看到這一步步的演進過程,全都笑的前仰后合。
“停!”
他們教官實在受不了了,連標準指令“立定”都忘了,居然喊出個停字。
“你們這排怎么走的?怎么全變成單邊走了?”
單邊走同學本來下定決心改正,結(jié)果還是徒勞,一臉沮喪的表情。
他前后的同學更是有苦說不出。
大家都是一臉無奈的表情。
教官只能再次發(fā)出指令讓大家繼續(xù)走,這次他看出了端倪,又喊了一個停,然后無奈的讓單邊走同學先離開隊伍,站在旁邊休息,再下指令讓其他同學走起來,出問題的那排人變回了標準動作。
單邊走的同學在這種訓練時,變成了觀眾。
李明招呼我們繼續(xù)訓練,他還沒忘記對剛才看到的一幕點評一下。
“這個習慣不好改,已經(jīng)維持了快20年的走路方式,大腦里邊形成了深刻的印記,而且每走一次,印記就加深一次,除非再拿出20年來改正,不過也沒什么,少訓練一樣,他還能多休息會?!?p> 聽到休息二字,我們本來有點嘲笑的目光變成了羨慕。
確實如此,單邊走的同學一直在旁邊休息著,他默默的注視著其他同學訓練,偶爾他也自己走起來,努力糾正走路的習慣,但是很可惜一直沒有成功,對于他來說,正步走太難了。
除了正步走,今天還學習了“跨立”。
中午吃飯和下午的站軍姿、軍體拳訓練都進行的比較平淡,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站軍姿按照李明傳授的小竅門,雖然還是累,汗流浹背,不過起碼減輕了腳的負擔。
轉(zhuǎn)眼就到了晚上拉歌的時間了,這是大家比較期盼的活動。
李明帶領大家來到操場后,并不是像昨天那樣,由我們自行選歌。
他說:“今天咱們學習一首軍隊里流行的歌曲,將來你只要一唱這首歌,就表示你確實軍訓過,歌曲的名字是《戰(zhàn)友還記得嗎》?!?p> 終于軍旅之歌來到了,不過并不是記憶中的那些老歌,而是這首完全沒有聽過的歌。
李明先是正常速度唱了一遍,然后又緩慢的唱了一遍,最后一句句的分解后帶領我們一起唱。
這首歌的歌詞是:“還記得那年報名參軍嗎,還記得第一次穿上軍裝嗎。。。戰(zhàn)友啊戰(zhàn)友,親如兄弟?!?p> 李明反復教了數(shù)遍,大約1小時后,我們基本上學會了這首歌。
這首歌曲調(diào)輕快,歌詞基本上是回憶整個參軍的過程,而且朗朗上口,所以學起來不難。
即使有的同學還沒完全記住歌詞,但是也能跟著大家哼出曲調(diào),我們在李明的帶領下,一起完整的唱了幾遍。
李明開始講這首歌的意義。
“這首歌大家唱著可能沒什么感覺,不過我可是唱著這首歌送走了好幾批戰(zhàn)友。很多戰(zhàn)友都是唱著這首歌,淚流滿面的離開軍營的?!?p> 說到這里,他的喉嚨第一次出現(xiàn)了哽咽的聲音,在月光的照耀下,他的眼眶中隱隱顯出晶瑩的水珠。
不過很快他就調(diào)整好自己,把哽咽吞到肚子里,把淚水收回,讓這一切都回到他的記憶庫中,深深的藏在了心里。
他繼續(xù)說:“希望大家好好珍惜這段軍訓的時光。”
在李明記憶中的一個場景是這樣的。
一個滿地枯黃落葉的秋日,戰(zhàn)友們背著行李,高聲唱著歌緩緩走上汽車,車下是送他們走的戰(zhàn)友,他們也高聲唱著歌,雖然沒有人指揮,但是他們的歌聲卻一絲不差的融合在一起。
“戰(zhàn)友啊戰(zhàn)友,親如兄弟。”
歌聲嘹亮又帶有沙啞,所有戰(zhàn)友的臉上都掛著長長的一串淚珠,那滾燙的熱淚在陽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清凈明亮,他們腦海中清晰的回放著戰(zhàn)友們在一起的那些場景。
“一起訓練,一起摸爬滾打。?!?p> 戰(zhàn)友們?nèi)宪嚭?,車門漸漸關(guān)閉,車上車下的歌聲卻是仍然緊緊的纏繞在一起,仿佛想拖拽住汽車,但是汽車還是緩緩的駛出軍營。
車上戰(zhàn)友們的歌聲依然遠遠的飄回軍營和送行的戰(zhàn)友們的歌聲合在一起,歌曲回蕩在軍營,回蕩在山嶺樹叢,回蕩在戰(zhàn)友們一起訓練,一起執(zhí)行任務的每一個地方。
今天的軍訓在嘹亮但無沙啞的軍旅之歌中結(jié)束了。
同學們的歌聲繼續(xù)回蕩在空曠的操場上,那歌聲不像戰(zhàn)友們的歌聲那樣充滿了回憶,因為大學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當大學畢業(yè)時,我們再來唱這首歌,看看有什么效果,回去的路上我們宿舍的幾個人做了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