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疫情初起之戰(zhàn)火再起
“還是按平時做吧!”崇禎對吃得倒是不挑,隨口答道。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見他喊道:“曹四!”
“奴才在!”
“讓御膳房準備一些飯食,派些人給簽押房的眾位大人送去!”崇禎皇帝道。
“奴才遵命!”曹四說完就帶著兩個小太監(jiān)直奔御膳房,皇后寢宮霎時就剩下崇禎與兩個年紀不大,樣貌平平的宮女。
“姐姐?!??!臣妾參見陛下!”崇禎捂著茶杯,正擔心著天津的戰(zhàn)事,然扣聽到一熟悉的聲音,抬頭只見一個艷麗豐潤的身影向自已福了一福。
袁貴妃原是崇禎為信王時的小妾,崇禎即位后,她在紫禁城中,居于東六宮之一的翊坤宮,是崇禎眾妃嬪中僅次于田貴妃受寵者。但由于田貴妃與素來周皇后不和,而袁貴妃對周皇后向來溫恭謙讓,所以她與周皇后之間的關系很是融洽,而袁貴妃本身也頗得崇禎之寵愛。崇禎雖說
“愛妃,你來正是時侯,今日你有口福了,皇后的廚藝可是越來越精湛了!”崇禎走過去拉住袁妃的手笑道。
“陛下,那臣妾也去幫忙,可好?”袁貴妃向崇禎福了一福,微笑道。
做多年皇帝的崇禎自是知道她如此做是為什么。于是他笑呵呵地道:“去吧去吧,讓朕也嘗嘗愛妃的手藝!”
“咯咯……妾身當然比不得皇后姐姐了,陛下稍侯!”袁貴妃嬌笑一聲,就緩步走向坤寧宮專設的小廚房門前,掀開布簾,低聲喊道:“姐姐,我來了!”
“哎呀!靜妹妹,你來了,快來給姐姐搭把手!別把皇上給餓壞了?!毙N房內(nèi)的周皇后的道。
“皇后啊,你就編排朕吧!”崇禎皇帝也不知何時輕步走到小廚房門口,倚著廚房門框,從布縫里伸出一個腦袋。
叮叮當當,啪嚓嚓……
廚房內(nèi)頓時傳來一陣碟打碗碎的聲音,清脆而刺耳,崇禎頓時也是蒙了。
周皇后一臉無奈的看著崇禎皇帝:“萬歲爺,您啦!還是到那里坐好,等著臣妾們上菜吧!”
崇禎干笑一聲,回到之前坐的地方,老老實實的坐了下,盯著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有地袁妃的幫忙,很快幾樣小菜就端上了圓桌,一帝一后一妃倒也吃得其樂融融,笑聲輕傳。
崇禎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下午,護國軍的大大小小一百多艘船隊終于來遼東半島南端的青泥洼旅順口區(qū)海域。這里離天津城還有約有二百二十余海里。
旅順口,漢代時屬沓氏縣;東晉時名“馬石津”;隋唐時謂“都里鎮(zhèn)”;元代時稱“獅子口”。
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云、葉旺二將率軍從山東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為“旅順口”,一直沿用至今。
藍天白云下,二艘外形流暢的戰(zhàn)艦領頭在前破浪航行,船頭劈開碧藍的海水,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潔白的船帆順風鼓起,把將巨大的動力傳送給流線型的船體。
這兩艘船不僅使用風帆來驅動,在船舷兩側還伸出一排排劃槳,無風時還可以用漿來驅動。因為有風,槳手們劃槳的度倒是不快。但卻將身后的老式大型風帆船甩出好幾海里。
這兩艘戰(zhàn)艦的名字叫蜀山一號與二號。戰(zhàn)艦的外形比較類似于阿拉伯型的船艦,但卻比阿拉伯戰(zhàn)艦長了許多。在長寬方面更加類似于飛剪船,魯妙子在設計這兩艘船時,聽了朱平柾的要求后將飛剪船和阿拉伯船的優(yōu)點的結合在一起,所改進出來的產(chǎn)物。
這艘槳帆船排水量五百噸級左右,在主甲板下面,水線之上有兩層甲板,上層為炮甲板,每一舷有十二門炮,全部是短管卡倫炮,其中八門三十二磅短管卡倫炮,四門六十四磅短管卡倫炮。
短管卡倫炮的殺傷射程很近,只有五百米。但也因為炮管短的緣故,膛壓小,炮管壁薄,炮的重量輕,一門六十四磅卡倫炮重量還不過兩千多斤重,比一門二十四磅長管加農(nóng)炮重量還要輕不少。
而且正因為炮管短的緣故,裝填炮彈的度比裝填長管加農(nóng)炮度要快多了,近一步加快了射速。
而且炮管短,可以像裝填臼炮開花炮彈那樣裝填,采取最可靠的二次點火法點燃開花彈。
目前長管加農(nóng)炮的開花炮彈完全是依靠火藥爆炸時點燃設置木彈托內(nèi)的引信,雷汞那玩意,宋應星那貨到現(xiàn)在還沒有解決批量生產(chǎn)問題。所以這個時代的開花炮彈的爆炸成功率非常低,只有二到三成的爆炸成功率。
而短管卡倫炮的開花炮彈則可以與臼炮的開花炮彈點火方式一樣的,在炮口直接點燃炮彈引信,再點燃炮尾的的引信,采取二次點火法,開花彈的爆炸成功率達到了八成。
也因為炮管的原因,卡倫炮射程太近,穿甲能力也很差。
但現(xiàn)時的海戰(zhàn)幾乎都是在三百到五百米內(nèi)展開。長管加農(nóng)炮射程是遠,可是只要一過三百米,能不能命中就要看運氣。至于穿甲能力太差的缺點,還可以用開花彈來彌補一下。
不過戰(zhàn)艦上也并不是只有一些短管卡倫炮,為保證持一定的遠程打擊,魯妙子在戰(zhàn)艦的上層甲板上建造了四座可以旋轉的炮塔,這種炮塔的底座上面安裝有圓形導軌,用特制鋼軸承鑲嵌在鋼制導軌上,涂抹了潤滑油的鋼軸承摩擦力很小,炮手們可以輕松推動旋轉炮塔轉動,來擴大打擊范圍。
炮塔外殼是由厚實、富有彈性的木頭建造,在木頭外面還包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鋼板,用來保護炮塔。
每一座炮塔內(nèi),布置了一門一百四十毫米的長管加農(nóng)炮。這種炮的炮管內(nèi)壁并不是常規(guī)圓形的,而是六角形的。它的原名叫做威斯沃斯前膛炮。
這種炮是技術含量非常低的線膛炮,不需要太高的基礎工業(yè)就能造出來,以當前工業(yè)水平完全可以制造出這種炮,只是代價太大了些。
這種炮的口徑和二十四磅加農(nóng)炮的口徑差不多,但炮彈卻重了許多。炮彈整體是的圓柱形的,一發(fā)炮彈的重量居然可以達到驚人的八十斤!
這種炮雖然是最簡單的前裝線膛炮,但也畢竟是一種線膛炮啊,他的射程和精確度都可以甩出滑膛炮好幾條街。它的最大射程可達2700米,且可以準確擊中一里之外的目標。不僅如此,它射出的炮彈穿透力非常強大,甚至能輕松擊穿十七世紀的任何一艘戰(zhàn)列艦。
當然,六角炮也有缺點,就是炮的造價極其昂貴,就連炮彈的造價也是接近五十兩一發(fā),最讓朱平柾蛋疼的是他現(xiàn)在還不能大批量生產(chǎn),沒有炮彈的六角炮炮還不如一根燒火棍。而受到目前工藝水平的限制,這種炮的造價居然高達兩萬元,讓土豪朱平柾也肉痛到不行。
“將軍,那里就是旅順口老虎尾!”
一攬群星
今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