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找茬的人沒料到田家竟然有這么多的人留守,他們就算據(jù)理力爭,耍盡了各種無賴手段,還祭出杜家跟山坳那里的人威脅,也沒讓護著田家的人退縮。
那些人張揚而來,鎩羽而歸,自是有了思量,一邊分派人去跟杜鰲的家人商量,一邊派了幾個人去瓊粵城找杜乾,也就是杜鰲的堂兄,那個田有幸發(fā)誓定要整死為父親叔嬸報仇的人。
那些人走了,田有喜跟田懷祖這才松了一口氣,轉(zhuǎn)身回屋跟母親哥哥報告外邊的情況。
屋里,田蘇氏早已經(jīng)從萬維媳婦梅氏那得知了田有幸去搶房子的事,她雖憂心,卻也相信自己的閨女有那本事。
田念祖倒有些失望,沒能親自跟著田有幸去見識那場面,也沒能幫上姐姐的忙。
也是他這兩年吃不飽穿不暖也睡不好鬧的,要不然以他的身手,以他們田家祖?zhèn)鞯纳窳?,他豈會被那些個小混蛋給欺負成這樣。
不過他倒是能理解祖母和娘親。她們已經(jīng)失去了爹爹跟二叔,連帶著二嬸與大姐也都生死不知。
她們兩個婦人,再也受不得打擊,就只能將幾個孩子全拘在身邊,免除一切可能的意外。
好在他們這些婦孺都撐到了姐姐回來,他們田家這下總算是熬出了頭。
田家草屋這邊歸了平靜,萬維媳婦梅氏跟另外兩個媳婦,拿了田有幸早準(zhǔn)備好的糧食蔬菜做飯。
他們這些人守在田家,總不能餓著肚子呀。
看著田有幸放在堂屋里那些粳米白面,大塊的新鮮好肉,殺好的的雞鴨,難見的新鮮蔬菜什么的,梅氏差點沒忍住全給藏起來。
梅氏實在沒轍,這樣好的東西她不敢動手做呀,他們村里的人,只怕是過年的時候都不能這么吃。
就是自詡最有錢的杜家,平時也不能這么個吃法。她只得進去找蘇氏討主意。
蘇氏聽了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的,讓梅氏只管全都做出來。
“有幸說我們家沒有大鍋,讓你們找人借兩個來,不然就家里那幾口小灶也做不來這么多人的飯。還有碗筷,也得麻煩你們啦?!碧K氏得了田有幸的交代,讓梅氏只管把那些東西全煮了。
梅氏還是舍不得,又勸了幾句?!熬蛷奈覀兗蚁饶昧诵┐置缀诿鎭?,哪能吃這些個精貴的東西。你家有幸剛回來,不知道這里生存艱辛。”提起這幾年的日子,屋里的幾個婦人都忍不住嘆息。
自田家老頭子沒了,田宏志兄弟又出了海,村里的人過得一天不如一天,那杜家,還跟地主一般盤剝他們。
自山坳那些人來了之后,無名村的村民,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若說以前還能喝著稠粥混個半飽,現(xiàn)在吃著糙米稀粥也只是勉強能半飽三五個月罷了。
所以現(xiàn)在村里的人,也顧不上無名村的存在暴露,一個個都出去找活干,就為了能讓家里人得吃一頓飽飯。
村里的地,那是越開越多,不過能收入自家米倉的糧食,卻越來越少。所有人都難呀。
蘇氏怎會不知道梅氏她們的顧慮,昨晚她也勸了閨女,不過閨女讓她放心吃用。
“娘,有我在,村里人很快就能過上好日子,也不用躲在這深山里。今后咱們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想買地買房就買地買房。我定讓村里的人都能討回自己的身份戶籍。”田有幸說的鏗鏘有力,蘇氏也就信了。
她讓梅氏千萬別辜負了田有幸的心意,又把田有幸的話說了,讓梅氏只管放心的做飯去。
說來也奇怪,這些人竟然也信了田有幸。
那個小丫頭還沒及笄呢。
所有人竟都神奇的跟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由著田有幸指揮。
“你們家有幸是個有出息的人,我們相信她。嫂子,你們是真的熬出了頭啊?!泵肥辖蛔「袊@道。
梅氏她們極其肉痛的煮飯菜之時,田有幸也帶著人將杜家沒用上的前院廂房收拾了出來,就等著萬維叔她們將東西買回來后鋪擺,就能將田張氏等人搬過來。
至于靈堂,就設(shè)在前院放置祖宗牌位的祠堂外間,也是一間大廳房。
廳堂被打掃得干干凈凈,用水擦了又擦,就連青石板地面也用水沖洗了三次。
田有幸看著用水徹底清洗了幾遍的東西,晾干后又一件件的擺了回去,布置成靈堂的模樣,現(xiàn)在就等著各種幡布什么的回來,把靈堂完善了,將棺材移過來就算完事。
一天很快過去,前來幫忙的三十多人,吃了梅氏等人送來的飯菜后,也沒急著離去,守著兩個田家等東西買回來后安置。
太陽將落山的時候,第一車東西總算是運了回來。田有幸家那匹棕褐色的小母馬有些精神不振,想來是累了,還餓。
田有幸就拉著馬兒去了后院,拿出靈泉水跟空間里的綠草,再給喂一些嫩玉米谷子大麥粒,看馬兒精神頭恢復(fù)了過來,才讓人趕了馬車?yán)^續(xù)去拉東西。
“今兒買了不少東西,五條船裝不完,就請了一些船幫著拉回來,如今全都卸在了外邊,有些東西今兒趕不及弄出來,就定了明天再去取,這是置辦了東西后剩下的銀錢。”萬維叔吃了東西后,就跟田有幸對賬。
田有幸說了,所有的東西都可著好的來,不能委屈了逝去的人。他們本身就死得冤枉,死得委屈,死得不甘,還被粗暴的掩埋在荒島上幾年,如今有了機會,田有幸就想著將欠了他們的都補回來。
今兒置辦東西,幾乎是將小漁鎮(zhèn)的好東西都掃了個精光,光是糧食等吃食,就裝滿了五大艘船。
東西在傍晚時,才用馬車全都拉了回來,小母馬算是累慘了,田有幸就將小母馬安置在后罩房里邊,親自照料了一頓好吃喝后,才轉(zhuǎn)去前院跟著大伙兒一起安置東西。
他們分為三撥人,一撥人布置靈堂,一撥人在院前的空地上搭起的棚子里安置東西,那是葬禮上做吃食的臨時棚子。
左邊的棚子是長長的案桌,用來切配東西的。右邊的棚子下是六個大灶口,是煮東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