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蓉被皇帝解除閉門思過的事兒,首先知道的并不是幾乎和外界斷絕消息的寧國府,而是和宮中有著聯(lián)系、消息靈通的榮國府。
眼看著榮國府的宗祠剛剛完工,兩府就要正式分宗,賈蓉卻在這時被崇正帝免了罪過,榮國府的人如何不捶胸頓足。
“若是早知事情這么容易就過去了,讓大姑娘在宮里說上兩句好話又有什么妨礙?”
“如今蓉哥兒這樣免了罪責(zé),指不定外人心里,這會子兒怎么笑話榮國府呢!”
賈母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有些懊悔地道。說著又埋怨兩個媳婦沒有見識,將一個好好的族中臂助,生生推了出去。
王夫人心中同樣有些懊悔,覺得賈蓉在皇帝心中似乎有些分量,不但不會分元春的恩典,甚至說不定能夠幫到元春。想到這樣的一個族人就這樣和自家遠了關(guān)系,心里自然是不痛快。
邢夫人小門小戶出身,不知這件事的意義,再加上她一心成為族長夫人,仍是笑著說道:
“只是免了罪責(zé)而已,若是不和他們分宗,來日起復(fù)之時,還不要麻煩我們?”
“要我說,分宗是件好事……”
話未說完,被賈母怒聲打斷:
“分宗!分宗!”
“別以我我不知道你打得什么主意?”
“想當(dāng)族長夫人掌權(quán),等我死了再說吧!”
怒氣沖沖,將邢夫人趕了出去。
王夫人見賈母正在氣頭上,擔(dān)心她遷怒自己。勉強坐了一會兒,就找了個理由去看寶玉,急匆匆地去了。
見到兩個兒媳都出去了,賈母一陣疲累。想她這么努力維持一大家子,兩個兒媳卻各有打算。若是她不在了,只怕大房二房一定會鬧著分家。
“或許,蓉哥兒就是知道強捏在一起不好,所以才堅持要分宗吧!”
因為兩個兒媳的事兒,賈母有些明白了賈蓉的打算,心中不由想道。
想想這些年來,賈蓉名義上說是族長,實際上除了祭祀的事兒,榮國府的事情他完全插不上手。甚至榮國府有了事情,他這個做晚輩的還要東奔西跑,為那些事情忙活——
如此想來,也難怪賈蓉執(zhí)意分宗了!
明白了這些,賈母也不再埋怨賈蓉為何非要分宗。命人下了帖子,讓賈蓉過來商量分宗的事兒。想要親自道喜,維持兩府在分宗后的關(guān)系。
賈蓉接到帖子時,正在府中和戴權(quán)談話。聽到戴權(quán)說自己上表請罪之后,就會被皇帝解除閉門思過,賈蓉立時高呼皇恩浩蕩。在戴權(quán)催促之下,將自己早就準備的請罪折子挑出一份,小心謄錄之后,托戴權(quán)呈給皇帝。
戴權(quán)見賈蓉準備了這么多請罪折子,只覺賈蓉勤勉,對他自然又高看幾分。囑咐賈蓉在家好生準備,來日服闕之后,自然會有前程。
賈蓉在面上自然更是感激,好生謝了戴權(quán)。直到送走他后,才打開賈母送來的帖子,看到了上面邀請。
想了一下,賈蓉以自己仍在閉門思過、不便外出為由,讓榮國府全權(quán)主持這件事情。無論是移動牌位,還是請出祖靈,都由榮府操辦。
賈母收到回帖,猜出賈蓉對榮國府仍有嫌隙。無奈之下,也只能讓賈赦、賈璉父子主持這件事情,選了個吉日,將祠堂中榮國府一系的牌位請了回去。
自此,寧榮二府正式分宗,再也不是一族。
“呼……”
看著榮國府的牌位被請了出去,賈蓉長出口氣,心頭猛然一松。他自來到這邊,就一直籌謀著和榮國府那邊分宗,如今終于完成,只覺得了卻一樁心愿,身上壓力大減。
至此,寧榮二府,再難稱上一體。寧榮二公之靈被分開,對賈蓉的影響,也會大幅衰減!
更妙的是,因為分宗之時正巧被皇帝免除罪過,賈蓉最擔(dān)心的寧榮二府分宗之后,自家生意少了元春庇佑,可能被其他人家侵蝕的事兒并未發(fā)生。
這次分宗的影響,可以說被降到了最低!
當(dāng)然,這個“最低”是對賈蓉而言。對于榮國府來說,因為兩府分宗是在賈蓉被皇帝免除罪過之前,京中一些人家少不得嘲笑榮國府急著和寧國府撇清關(guān)系,如今憑白少了一條臂膀,以后失了臂助。
想來,若是榮國府早知寧國府這么輕易地渡過這次劫難,只怕說什么都不會輕易同意分宗。
如同眾人所料,兩府分宗之后,眼看寧國府那邊來往的名士、權(quán)貴越來越多,榮國府的確已經(jīng)后悔了。
因為家中并無實權(quán)官吏,更沒有什么出名文人,榮國府這些年除了親朋故舊,少有和官員、權(quán)貴往來。眼看賈蓉在京中竟然有這么多的人主動前來結(jié)交,榮國府如何不悔!
或許是想要補救,兩府分宗之后,榮國府和寧國府的往來反倒多了。尤其是賈寶玉、賈環(huán)、賈琮、賈蘭等人,更是時常來到這邊,在賈蓉介紹之下,認識了不少文人。
只是,賈寶玉深恨國賊祿鬼之流,來了幾次之后,就鬧著頭疼腦熱,再也不想來了。
賈蓉那邊因為在孝期之中,不便和他人交游聚會。在搜集到想要的字畫之后,他便以守孝為由,重又閉門謝客。
由此,榮國府少了一個和寧國府修補關(guān)系的機會,讓賈母好不失望。
至于那些想要和賈蓉求字畫的,聽到賈蓉主動閉門謝客,雖然贊他純孝,卻同樣極為失望。由于數(shù)量稀少,賈蓉流傳在外界的字畫,價值越發(fā)高了。尤其是他臨的一些名家珍本,因為筆意流暢,原本又世間罕見,很得一些人的推崇,被譽為世間珍品,等閑難得一見。
這種情形,讓賈蓉深感措手不及。他臨那些字帖,本是為了和他人交換字畫,哪想到竟然會這么得人推崇。
因此,賈蓉對自己前世只是瞥過一兩眼的字畫,更加重視起來。在模仿其他權(quán)貴的筆跡時,經(jīng)常臨摹所見過的名家字帖,免得爛字寫多了,自己水平下降。
也正因為如此,賈蓉的書法更加恣意多變,漸漸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