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光陰收容所

第二十五章 心佛(二)

光陰收容所 湮土 2122 2018-08-26 16:15:25

  唐堯頓了一下,說道:“您現(xiàn)在可以開始了。”

  寒拾點(diǎn)點(diǎn)頭,開口敘說道:“貧僧是在六歲時(shí),便已入空門,算起來,至今已有十八個年頭?!?p>  心中忽然一震,唐堯失聲道:“六歲?”

  “沒錯。”寒拾看向了唐堯,神色中似是略帶著一絲疑惑,“有什么問題嗎?”

  唐堯連忙擺手:“沒,沒有。”

  寒拾笑著戳破:“我明白施主在想些什么?!?p>  “施主是在想,為什么貧僧在那么小的年紀(jì)就進(jìn)了寺廟,入了佛門。”

  唐堯?qū)擂蔚睾┬α诵Α?p>  “嘿嘿……”

  “貧僧從小便在寺中長大,所以,入了佛門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p>  寒拾對此并不在意。

  唐堯思索片刻,終于還是問道:“那您就從來都沒有想過,寺廟外面的世界可能會比寺廟里更好嗎?”

  看著寒拾風(fēng)輕云淡,唐堯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說錯了話。

  “對不起啊,大師,我不是故意的?!?p>  寒拾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阿彌陀佛,佛在心中,只有佛心不堅(jiān)的僧人,才會在意施主剛才所說的話?!?p>  “寺里寺外,于我而言并沒有太大區(qū)別。寺外繁華,寺里繁花。兩端縱使有別,卻也各有妙趣。”

  唐堯好奇地問:“繁花?寺中也有花團(tuán)錦簇嗎?”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p>  寒拾提醒道:“施主莫非是忘記了這句詩?”

  這是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堯從小背到大的。

  “知道知道。曲徑通幽,膾炙人口,又怎么可能沒聽過??!?p>  見唐堯再無問題,寒拾便接著自述起自己曾經(jīng)的故事來,唐堯也沒再打擾,就只是靜靜地聽著。

  禪有禪道,佛有佛法,六祖參禪,始于少年時(sh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方少年,心如白紙,是最易漂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唐堯由此更加后悔起自己方才說出口的話來。

  寒拾是現(xiàn)代高僧,入寺十八年,心志之堅(jiān),非是常人之所能及,佛心是耳濡目染,朝聞暮遵的誠心誠意。若是能被三言兩語就輕松影響得了的,又怎能說是衷心的空門弟子?

  “大師今時(shí)今日能有這樣的成果,不是天成,而是自修?!边@是唐堯的最真切的念頭。

  六歲為僧,從此不問紅塵。

  聽起來可能陳舊可笑,但試問,又有誰敢說自己能夠承受這樣的人生呢?

  寒拾也曾經(jīng)是一個翩翩少年,幼小的年華里,也許也曾有過一點(diǎn)點(diǎn)別樣的顏色。

  一朝落發(fā)成僧。

  香爐輕煙裊裊,佛像寶相莊嚴(yán)。

  他其實(shí)也是有過俗名的,出于那個不負(fù)責(zé)任的父親。

  曲維。

  這就是他當(dāng)年的,如今早已無人知曉的姓名。

  已是遺棄,或者說,是拋下。

  尋常名字,代表的是同世界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放棄姓名,改稱法號,這是為僧者一種隔離塵世的意識。

  雖然唐堯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理解不了寒拾的思想,理解不了這一類人的思想。

  可是這卻并不妨礙他對他們的尊敬。

  現(xiàn)代社會,寺廟這種歷史產(chǎn)物早就已經(jīng)漸漸退出了歷史潮流,在唐堯的印象里,古寺往往都是那種幽深的,高遠(yuǎn)的形象。

  大多還是金庸先生筆下的形象。

  少林寺,靈鷲寺,等等等等。

  心思扯遠(yuǎn)了,唐堯收斂心神,在寒拾面前,他就像是一個聽禪的人,虔誠而又敬重。

  雖說寒拾只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可唐堯卻生生聽出了六祖講道的感覺。

  “施主……施主?”

  寒拾的輕聲詢問,令唐堯從自己的浮生夢幻中醒了過來。

  “抱歉,寒拾大師,是我無禮了?!?p>  唐堯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是不是貧僧的故事太過簡單,太過無味?”

  寒拾又念了一句佛號。

  阿彌陀佛。

  唐堯覺得自己的心里現(xiàn)在是從未有過的寧靜,空山鳥語,白云千載悠悠。

  佛,是一種宗教信仰,唐堯是不信教,但是卻是可以被感染的。

  “不不不……”唐堯慌忙擺了擺手,“是我太愚鈍了,參不透您的人生。”

  “呵呵……”寒拾笑了笑,微微搖頭,“施主是個聰慧之人,不然的話,也不會有此等機(jī)緣?!?p>  唐堯心思一動:“您是說……”

  “阿彌陀佛,這家光陰收容所已經(jīng)能說明一切了?!?p>  寒拾再次打了個參佛手勢,雙手合十。

  “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唐堯似乎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些什么。

  搖搖頭,寒拾否認(rèn)了唐堯的心思。

  “貧僧什么都不明曉,總而言之,一切還需要施主自己來認(rèn)知?!?p>  唐堯只好失望地“哦”了一聲,不在說話。

  他還以為,有關(guān)光陰收容所以及光陰容器的事,寒拾能夠知曉,可是現(xiàn)在看來,是自己幼稚了。

  寒拾雖然是高僧,可是光陰收容也是一個絕大的秘密。

  二者是不可能互通的。

  “貧僧相信,施主一定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p>  明目如寒拾,一眼便是看出了唐堯正被一些問題所困擾。

  “多謝大師,我會的。”

  唐堯頷首回應(yīng)。

  “有關(guān)貧僧孩提時(shí)代的故事,就是這些,貧僧自幼便入了佛門,誦經(jīng)念佛,虔誠無比,外界之事,隨時(shí)有所耳聞,卻也是不入貧僧眼界?!?p>  寒拾似乎是在告訴唐堯一個道理,一個不僅僅局限于和尚之間的道理。

  “在這個世間,蕓蕓眾生各有姿態(tài),各有人生,都是截然不同的,外人之事,外人之路,自身之事,自身之路?!?p>  “切記,勿擾他人之路,勿仿他人之路。保持本心,方得始終。”

  阿彌陀佛。

  唐堯在處世之道方面的理論,相比于寒拾,簡直是太過簡陋,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

  “我受教了,寒拾大師,此般教誨,必將銘記于心。”

  唐堯起身行禮。

  寒拾微微點(diǎn)頭,寧靜地笑了,猶如和風(fēng)細(xì)雨。

  “對了,寒拾大師,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問您一個問題?”

  唐堯忽然想到了什么,問道。

  “不急,不急,現(xiàn)在還為時(shí)尚早?!?p>  寒拾卻是擺了擺手。

  “那好,大師您接著說,我不打擾?!碧茍驔]有辦法,也只能順著寒拾的話來做。

  “貧僧今天來,也是有求于施主的,貧僧也是人,頭腦不可能一直清醒,自然也有些想銘記的事情?!?p>  寒拾起身,站在原地向著唐堯行了一禮。

  唐堯自然是不敢輕受,同樣起身扶住了寒拾的雙手。

  若是旁人看見了,怕是要嘲笑這兩人的老舊古板。

  可是在唐堯心中,這樣做沒有絲毫不可。

  對何人,行何事。

  這是唐堯一直以來,告訴自己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寒拾是似古的僧人,行事舉止自是不被現(xiàn)代人所接受,但是唐堯卻深刻地保有一種古老的尊重。

  這樣的人值得尊重。

  這一點(diǎn),是永遠(yuǎn)也無法被磨滅的。

  縱使尋常人不會輕易承認(rèn)。

  “施主不必推辭,這一禮,是貧僧應(yīng)該行的。施主若是執(zhí)意不收這一禮,那么貧僧也不能留下光陰記憶了?!?p>  最終還是寒拾說動了唐堯,唐堯想了想,終究是起了身。

  寒拾標(biāo)準(zhǔn)地施了一禮,然后才再一次坐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