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九月卅日時,何家有老奉太君,喜慶生辰,壽齡八十有五。是日天朗氣清,和風盈袖,天賜之福。寒時暖遇回春流,枯木活生嫩嬌枝。寶馬香車盈路,人流喜慶如織。摩肩接踵乃廟會不及,車馬轔轔猶除夕降至。南北雜藝貫街盈巷,東西小吃不一而足,蓋因何老太君也?!度A陰縣志》
九月三十,何家老太君壽辰已至,從一大早整個華陰縣便是已車水馬龍。
無他,自從何家名聲傳出來后,周圍方圓百里的村鎮(zhèn)縣城,就沒有不關注何家動態(tài)的。特別是辦過一次大胃王比賽之后,何家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注意,甚至隱約產(chǎn)生了最早的狗仔,將何家的最新消息賣給離得遠的地方。
只要何家有動靜,那肯定是做生意的好時候。熱鬧就不說了,關鍵是何家也不差錢,只要有一點兒用處的,何家也不會讓做買賣的白跑一趟,多少都會買點兒。
而且買的多了,何家也不止是自家用,大多數(shù)還是分給了華陰縣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特別是家庭貧困的人,重點關注。
多說一句,現(xiàn)在的華陰縣已經(jīng)沒有乞丐這一行業(yè)了。自從何家捐錢重新翻修了救濟站……在古代好像叫濟慈堂,之后所有的鰥寡孤獨都會在這里掛名,無家可歸的人也會在這里安家,何家買的大批量糧食也有很多都送到了這里。
當然也不是白養(yǎng)人,只要有活動能力的,何媽親自操刀,選出了很多輕重不一的活計,相當于給他們找工作了。
大部分人還是很可以干活的,當然懶皮子也有,像那種光吃飯不干活的,不僅濟慈堂不收,現(xiàn)在就是華陰縣城內都呆不下去了,只要出現(xiàn)就會遭到其他原來的同行們的驅趕。
有利有弊,弊端就是被驅趕的人有些心生怨恨,還算到了何家頭上,甚至鋌而走險,去何家行偷竊盜賊之事。
而且前一陣子在何炳鴻沒回家時就發(fā)生過一次,不過何家主樓是進不去,但后來新建的西樓客棧倒是被人進去了,幸好被何爸及時發(fā)現(xiàn),一手提溜起來扔出去,危險解決。
好處當然是更多,首先便是華陰縣整體治安好了一大截,說路不拾遺有些夸張,但走在路上再也不怕錢財露白被人惦記這倒是真的。
還有就是何媽給濟慈堂找的活,有一項是馬路清潔工,每天早晚掃大街,一人負責一片兒,環(huán)境那是真的好了很多,起碼沒有什么黃白之物隨意丟棄丟棄、生活污水垃圾隨處亂扔的現(xiàn)象了。
這樣何家自己也覺得舒服了很多。
卻說今兒個是何家老太君過大壽的日子,縣令專門給濟慈堂安排了任務,先是派部分人到縣城門口,輪換著解說進入縣城的注意事項,就是說給第一次來華陰縣的人聽的。比如,注意說話禮貌,不準隨便大小便,有問題可以找城門處的向導,何家在什么地方,哪里可以擺攤,擺攤需要注意什么…………
這樣一來,就算來的人再多,也沒有顯得太亂轟轟。就算有那么幾個不遵守的,也會被無處不在的濟慈堂的眼線發(fā)現(xiàn),不知從哪里鉆出來口頭警告、記下身份或者商隊,告知縣衙予以適當處罰……
在拿了幾個典型后,經(jīng)過口耳相傳,效果確實很好。
鬧而不亂、喜氣洋洋,一片火熱的景象,縣令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再加上腰包還有額外的進款,這就更好不過了。
想了一會,轉頭問道,“老黃啊,記得安排二十幾個人去何老太君那里,今天那里肯定人最多,從濟慈堂找人過去幫幫忙?!?p> 黃主簿呵呵一笑,“還是縣令想的周到,我這就去安排!”
“嗯,猶記得上一次那個大胃王比賽,多虧了人家酒肆杜掌柜的,不然人手真不夠,要不然不僅落了何家面子,更是咱華陰縣丟人吶!”縣令感慨道,“這一次吸取教訓,人手多了沒事兒,可千萬別再不夠用啦?!?p> “是是,這一次去何家那兒的人肯定更多,是得預備著點兒。”黃主簿點頭附和,又說道,“對了大人,從昨兒開始就有人來給何老太君祝壽送禮,你看我們衙門里要不要……”
縣令一聽,忽然想起來,衙門確實需要單獨送份兒禮過去,不僅自己,整個華陰縣都蔭了何家的福氣了,前些日子朝廷抵報重墨夸獎了華陰縣政績民生,還特意調低了對整個縣的稅率……
想到這,縣令急忙道,“老黃,這次你親自去準備,看看什么禮物合適,不要疼銀子,壽禮要合適、要重,銀子不夠就從我月資里拿……”
…………
不說縣衙里一陣雞飛狗跳,何家這邊可是熱鬧非凡。
不說作為主家的何家里面如何熱鬧,就是何家客棧外面的四通街道更是已經(jīng)成了華陰縣最擁擠的地方。
這里匯聚了各種小攤商販,最多的還得數(shù)各種小吃小玩意兒,引得成群的小孩兒蜂擁不息,看一看這個小攤的糖人,再跑到那個小販處瞅一瞅走馬燈的小燈籠,還有什么皮影人兒、彩花燈……
大人們則扎堆了整條街道,何家請了許多戲班子、說書人、雜耍、歌伎……何家宅院周圍的四通街道都排滿了,這可高興壞了華陰縣的人,一是解悶兒開心,二是自豪與有榮焉。
特別是每每看到不是華陰縣的人聚過來,感嘆一句,“這華陰縣真好!”或者看到他們驚詫羨慕的面孔時,華陰人便會故作鎮(zhèn)靜的微微一笑,仿佛習以為常的樣子說道,“這位兄臺不是本地人吧?我們華陰縣可是不缺這個,只要何老太君愿意,我們華陰縣可會一直繁榮的緊。老兄多逛逛我們華陰縣,看看我們縣城……哎不過得記住,可得遵守那城門講解員的規(guī)矩!”
熟門熟路的介紹一通,也不管聽的人是否聽清了自己的話,反正說出來自個兒心里就倍兒高興,真為自己是華陰縣人感到驕傲。
特別是何家提出的“文明城市公約”,沒有外鄉(xiāng)人在時不覺得怎樣,甚至是感覺多此一舉。但一旦有了外人,這么一說出來,嗯,還別說,真有那種自己是“城里人”的范兒,仿佛高人一等,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