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草爬子
走到秀菊身邊看見她已經(jīng)采了不少野菜,不但有蕨菜,還有幾種秀蘿沒見過叫不出名字。秀菊接過她遞過來的籃子,把采到的野菜都裝進去。
秀蘿拿過一株綠色大葉,葉子上有好多絨毛的野菜問:“姐,這是什么菜?”
秀菊答道:“這是大耳毛,也叫東風菜,用開水焯過,有特殊的味道。蘸醬、包餡都好吃?!?p> “那這顆呢?”秀蘿指著另一顆這顆菜葉邊緣全是小鋸齒,她沒敢拿。
“這是鋸齒菜?!?p> “這個和蕨菜很像,就是莖上多了些毛毛,也是蕨菜嗎?”
“哦,那個叫猴腿菜。還有一種和蕨菜也很像,叫牛毛廣,也很好吃?!?p> “姐你真是太厲害了,知道都真多!”秀蘿崇拜的望著秀菊道。
秀菊笑道:“俺只認識幾種,咱爹才厲害呢,認識好四十多種,采野菜還快,咱村和他一起上山的,沒人能比得過他?!?p> 秀蘿驚訝道:“真的嗎?那我得和他好好學著多認幾種。”
“那得等咱爹有功夫再說。你在這里采吧,俺到里邊看看?!崩锩骐m然是低矮的灌木,也有半人高,秀蘿的小個子進去不遠就不見影了,秀菊不敢讓她往里走太遠,怕她迷路。
慶言和鐵成收起了他們的蟲蛹,也跑過來,秀蘿就讓他們幫忙采野菜。兩人都沒有事做就答應(yīng)了,剛在草甸子里散開,就有了收獲。
秀蘿見他們都采到了野菜,也瞪大眼睛仔細的尋找,很快看見了一棵粗壯的蕨菜,她彎腰伸手還沒碰到蕨菜,就發(fā)現(xiàn)她的裙子上爬上來一只她沒見過的小蟲子,有八只腳,癟癟的肚子,秀蘿剛想用手指把它彈掉,走在他前邊的慶言正好回頭見到她裙子上的蟲子,阻止道:“別動,那是草爬子,吸血可厲害了,聽說有人被咬后發(fā)燒差點死了,得把它弄死?!?p> 秀蘿嚇了一跳,這草爬子這么厲害?她有點不敢動了。
慶言膽子大,伸出兩只個手指一下子把草爬子捏死了。
慶言又道:“要是被草爬子叮上了,不能生拉硬拽,那樣它的嘴會留在人的皮膚里,最好的方法是用火輕燒它肚子那部分,它就自己掉下來了?!?p> 由于害怕草爬子,秀蘿瞻前顧后也沒采到多少野菜,只有一小把。
慶言安慰秀蘿道:“采的少是正常的,現(xiàn)在節(jié)氣沒到,都還沒出呢?!?p> 鐵成也道:“就是,就是,再過一段時間才是采野菜時候?!?p> 秀蘿也感覺到了,蕨菜長的矮,還分散。但是能采到已經(jīng)不錯了,這里有還是因為這片地向陽,別的地方還沒出呢。
這邊正說著,那邊響聲付氏的喊聲,讓慶言把牛牽回去,該干活了。
慶言答應(yīng)了,找到在草地上悠閑吃草的牛,牽回地里干活。
秀蘿朝灌木林里喊了兩聲,秀菊在里面回應(yīng)她,野菜并不太多,不讓她進去。秀蘿只好在林子邊上挖婆婆丁,就是蒲公英,嫩的時候微苦,可以生吃,是春天常吃的野菜。
婆婆丁正當季,到處都是,她可以慢慢挖。不一會兒秀菊就回來了,采了大半籃,收獲還不錯。
兩人回到地頭,其他人已經(jīng)開始耙地了,就是把犁好的地里的大塊土打碎,弄平整,使土地松軟適宜播種?,F(xiàn)代的機械犁地和耙地同時完成,這里只能用人工拿著釘耙敲打大土塊。
釘耙和豬八戒的九齒釘耙很像,秀蘿曾猜測,不會是作者見過釘耙的想象吧!
遠處的地里,付氏、劉嬸、劉福山、鐵柱正用釘耙耙著地,這邊趙興有正用牛拉著木耙在地里來回的走。
木耙顧名思義就是結(jié)實的木頭做的框架,其中一面裝有鐵齒,特別堅硬鋒利。耙地時鐵齒向下,怕重力不夠會在上面放東西,今天不用東西,鐵成和慶言輪流坐在上面替代了,這讓兩人很興奮。
耙地也是要技術(shù)的,橫一邊,豎一邊,還不能太快。趙興有技術(shù)就很好,他走過的地方,大土塊被粉碎,只看到平坦松軟的黑土像黑色地毯一樣鋪在大地上。
在趙興有停下休息的時候,秀蘿拿著籃子里的野菜要他辨認,他只要瞟一眼,就能輕松認出來,像自家菜園里種出來的一樣,讓秀蘿大為佩服。趙興有還說節(jié)氣不對,但谷雨前后才是野菜出產(chǎn)最多的時候,種類比這時齊全多了。
秀蘿想到這時出產(chǎn)少,賣的話會貴很多吧?便問趙興有:“既然量少,是不是可以拿去賣錢呢?”
趙興有道:“這玩意滿山都是,誰會花錢買?”他是標準的農(nóng)民思想,地里除了糧食,別的東西很少想到拿去賣錢。像自家菜園里的菜收獲時多到吃不完,只會送人或曬干,就是沒想過拿去賣掉。
秀蘿卻覺得賣野菜這主意可行,什么時代野菜都是時令極強的菜蔬,過了時間想吃也沒地方賣去。總有人沒有時間和精力上山采摘,特別是縣城里的有錢人家。不過現(xiàn)在家里人都忙,種地是頭等大事,關(guān)系到今年一家的吃喝嚼用,沒完成前,所有事都要放下。
姐妹倆沒待多久就回去了,她們要在下午把家禽喂了,晚飯做好等大家進屋就能吃上。
回到家里,兩人沒有休息,開始把采到的野菜分類,燒了開水把野菜焯燙一下,再用新打的井水泡上,因為蕨菜略有些苦味,冰水泡過會去掉一部分。
做完這些秀蘿開始喂家禽,農(nóng)村的雞鴨都是散養(yǎng)著的,別看白天不見蹤影,傍晚都能自己找回家來。
秀菊去蒸窩頭,今天要多蒸一些,為第二天的早餐準備的,大家要很早去地里,現(xiàn)做太浪費時間。
晚飯大家就吃到了炒蕨菜,野菜和婆婆丁蘸醬,大家吃的很滿足所有野菜一掃而光。慶言和鐵成還直嚷沒吃夠,秀蘿也點頭同意,惹得大家都笑他們是“小饞貓”。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忙的不可開交,按理說兩家的地加起來也不到五十畝,犁地、種地有兩個月時間,是有充分時間慢慢弄,可是這是在天氣好幾條件下,如果老天下一場雨,那所有的耕種都的停下。
所以莊稼人必須在天氣允許的條件下,以最快的速度把活干完。才有春天“搶種”秋天“搶收”一說。而種子發(fā)芽和生長期間又需要雨水,所以莊稼人的收獲和天氣密切相關(guān),都說,“農(nóng)民是靠天吃飯”這句話一點不假。
老天還是很給面子,這幾天沒有下雨,只用了七天,租的地就快耕種完了。
最后去秀水村的前一天,付氏和趙興有商量第二天收工后,要做頓好的給大家吃,畢竟不只自己一家勞累,劉福山一家也很辛苦。
趙興有贊同付氏的說法,中午在秀水村的鋪子里割了二斤肉,晚上又殺了一只下蛋的母雞,付氏雖然舍不得,可為了慰勞大家這段時間的辛苦也覺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