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燮的策略很簡單,總結(jié)起來就四個字——欲擒故縱,趁韓遂尚未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之前,讓那些家族族長、羌胡首領(lǐng)自我膨脹,以致內(nèi)訌。
當(dāng)然,為了穩(wěn)住底下各個勢力,韓遂極有可能會在占領(lǐng)隴西郡之后繼續(xù)向漢陽進發(fā),這樣就能將叛軍一直擰成一股繩,不至于四分五裂。
若他真選擇了這條路,那對冀城來說依舊有利。
別看兩軍還是避免不了要正面交鋒,但攻守位置卻調(diào)換了。畢竟這樣一來叛軍就成了進攻方,而耿鄙則是防守方。
可若是耿鄙現(xiàn)在就出兵的話,那進攻方就變成他了,而能夠借助城池之利的人反倒是韓遂。
在兵力不變的情況下,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影響非常大,甚至能夠決定最終勝負!
可惜,不管理由有多充分,耿鄙現(xiàn)在都不想聽,只見他冷著臉道:“上次叛賊內(nèi)訌,你勸我按兵不動;如今韓遂已經(jīng)將隴西郡拿下,你還是勸我按兵不動。莫非要等整個涼州都淪陷以后再出兵嗎?況且如今涼州士民人心惶惶,若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叛賊擊敗,只怕從賊的就不僅僅是一個李參了!”
“使君……”
傅燮還想再勸,不過卻被他不耐煩地揮手打斷,“好了,此事我已有了決斷,莫要再說?!?p> 見此,傅燮嘆息一聲,直接甩袖出了刺史府。
……
隴西郡,狄道縣縣衙。
韓遂以及一眾叛軍將領(lǐng)分主次落座。
作為主帥,韓遂自然坐在中間主位上,不過坐在他兩側(cè)的卻是兩個新面孔。
其中一人名叫李參,正是前隴西太守。而另外一人叫作王國,乃隴西豪強。
王國的家族勢力雖不是很大,但因他交友廣泛、八面玲瓏,此時卻是成為了不少隴西世家豪強的代表。再加上此次策反李參他出了不少力,所以座次才這么靠前。
“文約,如今隴西郡已經(jīng)被我等拿下,接下來該如何行事?”王國詢問道。
韓遂搖了搖頭,“隴西郡可沒全被拿下,白石縣尚在馬騰手中。前幾日我收到軍報,宋建統(tǒng)領(lǐng)的那一萬人馬被馬騰突襲成功,如今只剩下三千人,駐扎在白石城二十里外。”
聽到馬騰的名字,一直未做聲的李參臉色有些難看,若非此人奪了自己兵權(quán),還將隴西郡兵帶走,自己又怎么會聽從王國的勸說而從賊?
當(dāng)然,他雖恨馬騰,但更恨的還是涼州刺史耿鄙,此人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毫不客氣地說,他之所會反叛,耿鄙最少有一半的責(zé)任。
“不止是馬騰,其兄子馬應(yīng)也不是好相與的。圍攻祖厲縣的田樂將軍雖未大敗,但也不敢輕舉妄動,至今都沒有攻打過一次縣城?!币幻麑㈩I(lǐng)補充道。
王國淡淡一笑,“毋須擔(dān)心,我和馬騰交情不錯,愿親自前往白石縣邀其共舉大事。只要說動馬騰,其兄子馬應(yīng)必然從之。”
聽了他的話,不少將領(lǐng)眼睛都是一亮,尤其是那些羌胡首領(lǐng),忍不住拍掌道:“馬騰、馬應(yīng)皆是良將,若得其二人,大事可期也!”
韓遂也點了點頭,“此事可為,就依王兄之策。而且不只是馬騰、馬應(yīng),涼州各郡太守亦可派人接洽。”
“文約放心,各郡太守已有人去接洽了。”
勸說馬騰和馬應(yīng)的事情眾人都很是贊同,但唯有一人除外,那就是李參。不過,別看他曾為隴西太守,而且座次這么靠前,但其實并沒有多少話語權(quán)。畢竟他手下沒有多少士卒,若不是憑借以前的身份,可能都沒資格參加這個會議。
三月初,白石縣。
馬騰聽聞王國單騎來訪,并未將其拒之門外,反而熱情地將他迎入城中。
兩人同在一縣,以前確實有過不少交集,如今見面倒也不覺尷尬。又是寒暄又是暢談往事,期間有說有笑,氣氛很是融洽。
“不知此次尊駕前來所為何事?”馬騰放下觥盞,詢問道。
“為救壽成你之性命而來?!蓖鯂諗啃θ?,正色道。
馬騰卻未被他嚇到,淡淡道:“此話何解?”
“壽成這是明知故問。如今涼州局勢已經(jīng)明朗,韓遂韓文約聚攏十萬大軍攻克隴西,下一步就要進發(fā)漢陽。而刺史耿鄙剛愎自用,治中程球為通奸利,士人皆怨之,如何能夠抵擋?待冀城陷落,縱使壽成勇武過人乃不世良將,可孤懸于白石,又能支撐多久?不如與我等合兵一處,下冀城,入關(guān)中,清君側(cè),一起匡扶天子。此才是大丈夫所為!”王國越說越是激動。
馬騰沒有接話,只皺眉沉思。講道理,他也不看好耿鄙,但作為耿鄙一手提拔上來的軍司馬,若是此時反叛,那名聲可就真要臭了,而且比隴西太守李參還要臭。
“壽成還在猶豫什么?”
見馬騰似乎有些意動,王國又加了一把火,湊到他耳旁小聲說道:“壽成與我乃是世交,有些事我也不瞞你。韓遂之所以能夠聚起十萬之眾,少不了金城大族之助。而為兄我,不僅得了隴西大族之助,其他郡縣亦有人暗中與我聯(lián)系。天子欲要放棄涼州,涼州士族為子孫計、為后世計,做些準(zhǔn)備也無可厚非。若是壽成愿意共舉大事,我必引你為左膀右臂!”
……三個時辰之后,王國離開了白石縣。
馬騰立在城樓上,有些悵然。他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王國,愿意和他們共舉大事,不過不是現(xiàn)在,而是在耿鄙兵敗之后——這是前提。
原本王國還有些不滿意,想要繼續(xù)勸說,可馬騰卻不肯讓步。不過,當(dāng)馬騰承諾未來加入叛軍后必然會以他馬首是瞻,而非韓遂,王國便沒有再說什么,滿意而去。
在離開之時,他還讓馬騰書信一封給駐扎在祖厲縣的馬應(yīng),希望將馬應(yīng)也拉攏過來。
馬騰答應(yīng)了,但卻說道:“我自會書信一封給伯龍,然伯龍向來極有主見,是否愿意共舉大事,我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