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駙馬爺

第四十四章 千里不留行

大唐駙馬爺 上官清水 2030 2018-05-25 21:45:54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如此豪杰之士,為何就不能為我大隋所用?

  不留行,當真是不留行啊,你們逃離了長安,只有去太原了。

  能夠去太原的路不多,某倒要看看,你能逃出長安,還能逃回太原?”

  當屈突通趕到的時候,柴紹已經帶著人跑遠了。

  三百追兵最終還是沒能攔下能夠一邊殺人一邊吼詩的主將,那一刻的柴紹和他的護衛(wèi)就像是一個整體,整齊地吼出俠客之詩,其勢不可擋。

  三百騎兵沒有一人生還,三百戰(zhàn)馬,除了受傷和死亡的,剩下的也被柴紹一起帶走了。

  同時帶走的還有武器,以及少許戰(zhàn)甲,這對于隋軍來說是一個恥辱。

  但是屈突通知道,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馬是多么的重要,物資也是多么的重要。

  能夠在這個時刻想到把戰(zhàn)馬和物資收留回去的,定當也是一個知曉軍事的能人。

  而且根據(jù)后來跟上的步兵口述,聽到了那齊聲大喊出來的詩句。

  感嘆這位能夠作出這樣的詩的柴紹,也是一個豪杰之士,早些年就聽說過柴紹此人。

  不過那個時候的屈突通心中覺得柴紹不過是憑著家世比較好,所以才有的好名聲。

  但是現(xiàn)在看來,柴紹此人的確是一個豪杰之士,能文能武還深諳謀略,將來必定是一個大敵。

  直接派出軍隊從各個道路追擊,然后迅速回長安,把這件事情上報朝廷。

  柴紹帶著家眷跑了,很有可能是太原方面有什么異動,也就是李淵或者是柴家要造反了。

  這可是大事情,李淵可是太原留守,也是隋朝八柱國之一,還是國公,手中握兵有八萬之眾。

  如果李淵要是造反了,長安也就危險了。

  滿身是血的柴紹此刻已經壓住了心中的那份不適,對于血腥戰(zhàn)場適應的很快。

  此刻的他已經追上了李三娘的部隊,吊在后面。

  因為他剛剛經歷了一場惡戰(zhàn),全身都是血腥味,不想讓李三娘聞到,讓她不適。

  跟在后面的那些護院,此刻都是以敬畏的目光看著柴紹,這個帶著他們打仗。

  在戰(zhàn)場上吼出了那么有氣勢的詩句,可以讓他們一生自豪了。

  從這一刻起,這九十多個護衛(wèi)的心還有柴紹的心也都擰在了一起,他們?yōu)椴窠B是尊。

  到了鄠縣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升起,一夜沒有休息的眾人,再加上一夜的奔波。

  在這個時候精神其實已經渙散,但是那九十多名護衛(wèi),卻還是用信念支撐著自己。

  鄠縣縣城早已經是李家的,就是到現(xiàn)在,還是李家的。

  見到柴紹大軍之后,立即打開了城門,放李三娘還有柴紹進入。

  這個時候,柴紹衣服上的血腥味已經淡了,因為血液差不多都干了。

  在百姓異樣和擔心的目光之下,李三娘隨著柴紹來到了柴家莊園里面。

  柴紹直接去洗漱了,再不洗一下澡,他感覺自己晚上真的要做噩夢了。

  李三娘安頓好了小柴哲之后,就開始接手了柴家莊園,并且把鄠縣李家的產業(yè)開始變賣掉。

  這是在長安和柴紹計劃好的,到了鄠縣就賣家產,然后招兵買馬起義。

  從鄠縣開始,先攻打始平和周至,在周至安營扎寨,然后抵御長安的朝廷,順帶把關中之地打下來。

  而這一系列主事者則是李三娘,柴紹愿意當一個軍師,同時也兼任武將。

  而長安的朝堂這個時候已經爭吵起來了,就因為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淵會不會造反?

  有的官員說會,有的官員說不會,不能冤枉李淵,不能逼迫他造反。

  也就是說,有人支持直接稟報江都的皇帝楊廣,李淵造反了,而有的大臣則是覺得,李淵這個時候并沒有要造反。

  太原還沒有傳來消息,不能亂下結論,到時候真的逼迫李淵造反了,他們就成了罪人。

  到了最后,一直跪坐在那里的陰世師發(fā)話了。

  “好了,你們不要爭了,柴紹逃跑是真,還殺了三百大隋將士,其罪已經是謀反之罪。

  依律法,其罪當誅,所以我們要是殺了柴紹,柴家還有李家定當會不滿,造反也可能是早晚之事。

  李淵雖貴為國公,但是這一切都是其祖上之功德延續(xù),他是立功不少,只是其心并不忠。

  此人我們不得不防,一旦李淵造反,首先受到影響的便是這長安城,所以,老夫建議。

  立即增兵前往關中各個關口,防止李淵造反,也順便將柴紹緝拿處死!”

  陰世師的一番話,讓朝堂之上的大臣都醒悟了,他們在這里爭論已經沒有用了。

  到時候李淵要是真的打過來了,他們肯定會失去這一重身份,到時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了。

  只不過,當長安知了柴紹的行徑之后,也是在柴紹攻下了始平縣城之后。

  到了鄠縣之后的柴紹,一直跟在李三娘的身邊,聽從于李三娘,幫助她一起,完成她當將軍的夢想。

  其實不管如何,柴紹都不可能會是領軍者,因為他雖是李家的女婿,但是并不是上門。

  現(xiàn)在造反的是李淵是李家,并不是柴家,他只能聽命于李家而不是自己當家做主,扯旗造反。

  李三娘做事情起來,絕對就像是一個工作狂一樣。

  只有在給小柴哲喂食的時候,才是一個溫柔賢惠又善良的母親。

  這一刻的李三娘才是最輕松最放松的時候。

  柴紹在一邊寫著信,他們已經逃離了長安,并且在鄠縣散盡家財準備招兵買馬起義了。

  寫完了信,還要寫以后的規(guī)劃,柴李兩家在長安的商業(yè)是不可能撤出來了。

  至于其他城池的商業(yè),估計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一來,他們后期就需要想出辦法來自力更生,自己掙錢了。

  還有一個就是軍隊的發(fā)展,現(xiàn)在他們只有六百多人,五百柴家莊園護院,一百多李家門客,一共就這么多人。

  要是加上鄠縣縣城的守軍,一共有六千多人,關鍵是這守軍現(xiàn)在還不是他們的。

  所以,這第一步就是收編這里的守軍為自己所用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