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紹拿出來的后世名言,讓李淵察覺到了他在軍事一道上的才能。
存人失地和存地失人的道理,在古往今來,都是兵法大家的爭議問題,有的人計較一城一人之得失。
而有的人卻注重將士的多少,而不會去想著手中城池的多少。
其實(shí),這幾句話,還對應(yīng)了一句名言,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柴紹拿出來的鐵爐子,是為了能夠讓那些流民能夠挨過這個冬季,同時也建議李淵能夠多收流民。
其實(shí)柴紹的這些話里面,已經(jīng)隱隱地看出來,他想要支持李家,同時也讓李家早做準(zhǔn)備。
雖然有一些大逆不道,有謀反之心,但是李淵也是一個清楚形勢的人。
皇帝楊廣隨時都有可能是要倒臺的人,到時候就是諸侯紛爭,誰手中人多將廣,誰就有可能坐上那個寶座。
只不過,現(xiàn)在楊廣還在,他的余熱并沒有完全消散,現(xiàn)在謀反就和那些義軍一樣,最終別群起而攻之。
李淵叫來了李二公子,然后把這封信給了李二公子,在李二公子看完了信之后,直接扔到了火盆里面燒了,只留下柴紹所給的鐵爐子圖紙。
“姐夫好心,我們自然不能辜負(fù),流民和鐵爐子的事情,我們聯(lián)合其他幾家,一起來做?!?p> 李二公子的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有錢大家一起賺,有事情了大家一起扛,流民那么多,單單只是靠著李家的一點(diǎn)兒財力,是不可能有很多作用的。
在這個時代,一旦有地方開始大肆收留流民,到時候就會讓天下很多的流民蜂擁而至。
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關(guān)中各地開始出現(xiàn)了一種比較特別的爐子,不僅僅能夠取暖,還能夠在上面做飯。
關(guān)鍵是這種爐子比那些專業(yè)的建造土灶的工匠還要專業(yè),這種鐵爐子非常的省柴火,而且一旦燒紅了,火非常的大。
不過,對于這個冬天來說,這樣的鐵爐子簡直就是取暖神器,沒有什么比這個更加的方便,更加的舒適,更加的暖和了。
當(dāng)然,這些都是對于那些有錢人,有權(quán)人的人來說,他們有房間,有住所,關(guān)上門,就能夠慢慢地讓房間變得暖和。
而那些沒有錢財,流離失所的人來說,連個房間都沒有,更別說鐵爐子了。
幸好,晉陽有人愿意收留他們,關(guān)中的一些世家也開始開放糧倉,收留流民。
柴紹也沒有想到,古代的冬季會這么的冷,他前世雖然不是北方人,但是也靠近北方了,也知道冬天的冷。
只不過,柴紹覺得這個時代的冬季更冷。
因?yàn)楝F(xiàn)在的建筑并不是混凝土建筑,還能夠防寒,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冷,還有保暖服,羽絨服,棉服,棉被,保暖被等等。
“夫君,這是妾身用上一次二弟送來的大蟲毛皮,制造的毛衣,你穿著試一試,應(yīng)該可以保暖了。”
李三娘已經(jīng)習(xí)慣了寒冷的冬季,所以不會覺得太冷,見到柴紹這么的冷,整天就待在有著鐵爐子的房間里面,不敢出去。
心中也有一些疑惑,按理說,柴紹的體質(zhì)比她還要好,再加上,柴紹也是常年生活在長安或者是洛陽這樣的北方,不至于會冷成這樣。
最開始還以為是感染了風(fēng)寒,或者是生病了,但是柴紹說沒有,可是他怕冷是事實(shí)。
不過李三娘并沒有多想,最后還給柴紹做了一件毛衣。
看到李三娘拿出來的這件毛衣,柴紹才想起來有著這么一個皮毛衣的存在,穿上之后,被皮衣冷的一個哆嗦,然后在鐵爐子旁邊蹭了一會兒溫度。
才感覺到,有了這件皮毛衣,他就不用擔(dān)心整個冬天了。
看了看木窗戶,木門,整個木質(zhì)房間,柴紹在心里面嘆了一口氣,等到有機(jī)會了,一定要自己打造一座莊園出來,要絕對的防寒。
雖然沒有羽絨服或者是保暖服,但是有了這件毛衣之后,柴紹也敢出去了。
夸贊了一下李三娘的心靈手巧,再給了一點(diǎn)兒獎勵,柴紹就走出門,準(zhǔn)備看看外面的世界。
最后還是回到了房間,因?yàn)榇蠼稚系娜硕己苌伲四切┫胍脵C(jī)做點(diǎn)兒生意養(yǎng)家糊口的人,大街之上,稀稀拉拉的幾個人。
府上的下人也少了,畢竟這個時候非常的冷,除了必要的工作,一般都不會太過強(qiáng)求下人去做。
回到房間的柴紹,就感覺好無聊。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是非常不錯,但是時間長了,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慵懶了。
這對于柴紹這樣充滿著激情的人來說,就像是坐牢了一樣。
最后只能是找到了李府的管家,讓他去找工匠,打造一些消磨時間的東西。
麻將柴紹也不會,前世的時候,只不過是見到過麻將,卻沒有學(xué),所以對那種游戲,也不感興趣。
紙牌游戲算是柴紹比較感興趣的,也是適合在這個時候用來消磨時間的一樣游戲,簡單又粗暴。
府上的工匠速度很快,就是小紙牌,然后上面刻字就行了,雖然對于他們來說有些難,卻不是非常難。
廢掉了幾個模板之后,總算是把這副紙牌給打造出來了,微微烘干成型之后,大唐的第一幅特殊的紙牌就這樣誕生了。
柴紹迫不及待地拉著李三娘還有李紅秀,三個開始在房間里面斗地主,柴紹講解完了游戲的規(guī)則之后。
李三娘卻對上面的數(shù)字感興趣了。
“夫君,這為什么是二字,二字不是應(yīng)該有兩筆嗎,那十一該如何寫,難道這個叫做丁紙牌,代表的就是十一?這個那這個是十二?
還有啊,大王和小王,我們說說就可以,這副紙牌可不能公之于眾,是犯忌的?!?p> 柴紹覺得游戲是玩不下去了,然后就開始給李三娘講解起來阿拉伯字?jǐn)?shù),等到說通了之后。
李三娘眼前一亮,對著柴紹問道:“夫君,你是如何知道這些數(shù)字的?這簡直就是圣人一樣的創(chuàng)造啊,有了這些數(shù)字,記賬和運(yùn)算之時,就簡單方便多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