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吳乃華的目的
“慈善?”康熙細細思索了一陣,卻毫無頭緒。
但是康熙也明白,緊緊這兩個字,就說明這件事是一種救濟類似的善舉。
吳乃華點了點頭,說道:“皇上應當知道,微臣對海外夷族的歷史有過一定的研究,這個詞其實是微臣取自古希臘語的意思,如果確切的翻譯,應為“人之愛”,然而這并不合適,也不便理解,微臣才用慈善二字來解釋,顧名思義,懷有仁愛之心謂之慈;廣行濟困之舉謂之善,慈善是仁德與善行的統(tǒng)一?!?p> 聽到這里,康熙頓時眼前一亮,于是示意吳乃華繼續(xù)說。
吳乃華自然不會停止,于是接著說道:“此詞雖是新詞,但是慈善之事,古之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根據(jù)《周禮》記載,周王在中央行政官職中,設立地官司徒,助其教化國民,安定天下。即“以保息六養(yǎng)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yǎng)老,三曰振(賑)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p> “東漢末興平元年秋,京畿大旱,災民遍野?!逗鬂h書·獻帝紀》記載,當時的皇帝劉協(xié)(獻帝),便安排身邊大臣侯汶,“出太倉米豆,為饑人作糜粥”。
民間施粥更為常見。如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冀州和定二州鬧饑荒,地方賢良人士“為粥于路以食之”?!段簳ば⑽牡郾炯o》記載,此舉救活了數(shù)十萬人。”
“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開倉賑災,《南史·齊文惠皇太子傳》記載,他還與文惠皇太子蕭長懋一起,創(chuàng)辦了“六疾館”,專收貧病不能自立者,即所謂“立六疾館以養(yǎng)窮民”?!?p> “這些都是慈善的一種,只是這些事情多為達官貴人自行設立,無源之水,多難以維繼,最終消失?!?p> 康熙安靜的聽著,康熙自幼跟隨陳廷敬學習,史記亦多有涉獵,這些事情,康熙自然是知曉的,但是畢竟尚且年幼,對此多是一覽而過,沒有別的想法。
略微思索,康熙就恍然大悟,說道:“我明白了,你是想讓朕學習前宋之法,施恩天下百姓?”
康熙說完,頓時眼前一亮,可是很快就搖了搖頭,嘆息的說道:“不成,這事不可能的。”
吳乃華心下凜然,自己不過是起了一個頭,這康麻子就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
雖然吳乃華并不是要重新學習宋朝開立那般輝煌的慈善事業(yè),但是其實也差的不遠。
要說慈善事業(yè)做得最好,最為完善的,還是要屬宋朝。
甚至有人說,觀宋朝歷史,就仿佛從古代走到了現(xiàn)代,雖然有夸張之舉,一葉障目,但是卻也可以體現(xiàn)出宋朝的各種慈善福利事業(yè)的發(fā)達。
在宋朝,任何一個平民從出生到死亡,都會受到宋朝各種福利的照顧。
宋朝曾在全國范圍推行《胎養(yǎng)助產令》:禁貧民不舉子,有不能育者,給錢養(yǎng)之。
對于懷孕的婦女和腹中的嬰兒是受到宋朝法律保護的,對于貧民家的嬰兒,宋朝政府有專門的照顧政策,從出生的穩(wěn)婆,到生下來之后,宋朝朝廷還要每年支付給貧困父母一定錢財用來養(yǎng)育孩子。
同后世的美國政府一般,宋朝的時候,禁制墮胎,殺嬰更是重罪中的重罪。而凡有發(fā)現(xiàn)棄嬰的,都由宋朝朝廷的專門機構收養(yǎng)。
歷史上記載,宋朝收養(yǎng)各地棄嬰,孤兒最多的一年就有兩萬多人。而且宋朝皇帝每年還要為適齡的孤兒主婚。
到了上學的年紀,就會送到各地官辦學校學習,一般只是收象征性的一點學費,若是這些孩子交不起,只要簡單的上報,就可以將這筆錢免除。
對于太學等重要學府,讀書不僅不要錢,反而每月每個學子還可以領到一千文錢,孤兒等寒門世子,無房者,宋朝朝廷還會提供免費的住宿和飯食,可以說,中國五千年歷史,除了新中國以外,宋朝是文盲最少的時代,人人尊孔孟,家家誦詩書。
至于沒有兒女的老人,殘疾者等,各地同樣也有救濟所,有官府養(yǎng)濟。
另外,宋朝是幾乎沒有乞丐的,因為乞丐都被政府收養(yǎng)了,從吃,住,看病,到死亡全都由官府承擔。
另外各種社會福利數(shù)不勝數(shù),可以說,即使是后世吳乃華穿越前的中國,在社會福利上與宋朝相比,即使坐在火箭上也趕不上宋朝。
也是因為如此,當宋朝滅亡的時候,崖山跳海者三十多萬,被元軍發(fā)現(xiàn)的浮尸就有十多萬,而各地舉家自盡者數(shù)不勝數(shù)。
城無虛井,纜林木者,累累相比。
可以說,對國家忠誠方面,堪稱中國之最,是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
對于這種措施,康熙當初觀宋朝歷史,就無限往之,如果沒有吳乃華,康熙才會在未來發(fā)出了那“永不加賦”的政令。
如果康熙可以在線宋朝之景,千古一帝的稱呼康熙將得之無愧。到時候,康熙的皇位之穩(wěn)固,將如東阿泰山,巍然不動。
可是,眼紅歸眼紅,即使康熙沒有親政,但是同樣也明白,想要做到宋朝那般的各種社會福利,需要的就是海量的銀子。
康熙若是親政,真的想要做,還是可以的,只不過,能夠支持多少時間,一個月還是兩個月?
清朝重農抑商,商業(yè)本就不發(fā)達,單靠現(xiàn)在人口嚴重不足的清朝,那些泥腿子的三兩口糧食想要在現(xiàn)宋朝光景,絕對是一個千古大笑話。
所以,康熙想到這里,即使心里無限向往,也是無可奈何。
吳乃華笑著說道:“皇上,微臣自然明白,前等之法雖好,然已然依靠的乃是國庫,若是依舊如那般,微臣怎么好說出來,微臣的意思,乃是由皇上牽頭,以個人的名義,組建民間的慈善機構,廣納資金,行商天下,以商之錢,惠及天下。此時乃是百世之功。”
“商?”康熙一聽都覺得不對了,看著吳乃華那張阿爾圖哈的俏臉,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個商字,可是真的觸及到了康熙的敏感神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