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成十我不敢說,不過希望挺大?!?p> “那我這就去回報大帥?”
“不用這么急,依我看最好再等上一天?!?p> “為什么?”
“如今城里對于聯(lián)軍是否戰(zhàn)敗應該還拿不準,所以最好再等上一天,等他們真的確認了,害怕了,我再去這樣把握能更大些?!?p> 林堅聞聽不禁點了點頭,心想這也算是心理戰(zhàn)吧,于是中山軍又等了一天,直到第二天的中午荊義才派人到城下聲明要與對方談判,或許是城中也已經(jīng)知道了援軍戰(zhàn)敗了的消息,信心多少有些動搖,故此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提議,原本按荊義等人的意思是想給韓良配備幾名保鏢以防萬一,可這個提議最終卻被后者拒絕了。
“我此行是去談判,帶的人多了反而容易惹人懷疑,再說對方真要不懷好意這么點人也無濟于事,反不如少帶些人更能表現(xiàn)出我們的誠意。”
大伙一聽覺得韓良所言也不無道理,故此最終其就帶著一名親兵進了城,林堅等人特意將其送到了南陰城邊,盡管對于韓良的能力大伙都很有信心,可此行畢竟兇險異常,大伙內心都不禁替他感到擔憂。
“大伙回去吧,這回的事我能應付?!表n良也看出了大伙的心事,轉身沖送行的眾人揮了揮手,臉上還帶著微笑,顯得是自信滿滿。
一直眼看著韓良進了城,城門再次重重地關上林堅等人才戀戀不舍地回轉了軍營,之后就是漫長地等待,結果眼看天都要黑了韓良還沒回來,眾人內心都不禁有些焦躁不安,尤其是林堅急的是來回轉圈,一會兒就命人去打探一下情況,一旁的徐震見狀不禁規(guī)勸道:”將軍不必多慮,我料韓校尉此行當無大礙。”
“是嗎?”林堅激動道,看得出其內心此時有多不安。
徐震點了點頭:“荀詡此人精于算計,眼下局勢未明,以其的作風當不至于謀害韓校尉,萬一激怒我等對其也沒有好處,故此我料此行即便不能說降其,韓校尉必定也能平安歸來。”
徐震的分析入情入理,林堅聞聽多少是安心了些,但很快他顯得不安了起來:“那他怎么到如今還不回來呢?”
“多半是在討價還價吧?!毙煺鹗帜砗毜?。
“回來了,韓校尉回來了!”就在此時林堅派去打探消息的士兵急匆匆地回來了,眾人聞聽立刻就圍了上來,沖在第一個的就是林堅。
“你說什么,老韓回來了?”
“嗯,剛進了軍營,眼下應該正奔大帥那會兒復命呢?!?p> 眾人聞聽是不敢怠慢紛紛趕往了荊義的帥帳,到了外面一看果然只見韓良正在里面和荊義對話,由于沒有荊義的命令大伙也不敢擅自入內,只得在外面等著,眼看韓良似乎毫發(fā)未傷,眾人懸著的心才多少放下了些。
過了好一會兒韓良這才從帥帳出來,眾人是趕忙圍了上去,林堅第一個開口問道:“沒事吧?”
“你看呢?”韓良笑道,眾人見其神態(tài)輕松,心知是沒有大礙。
“那勸降的事如何?”林堅接著問道。
“回營盤再說吧。”眾人聞聽韓良這么說原本放下的心又不禁懸了起來,可他不肯說眾人也沒辦法,眾人只得回到了營盤,有人趕緊給找來了馬扎茶幾,眾人分別入座一邊喝著水一邊聽韓良講述了他半天的經(jīng)歷。
原來韓良進城之后先是被守門的士兵搜了遍身,由于雙方如今還處于交戰(zhàn)狀態(tài),對方此舉也算合情合理,故此韓良也就坦然接受了,不過即便如此守軍還不放心,之后又給韓良和他的親兵都蒙上了眼睛,很明顯是怕他知道城內的具體狀況,他們在城內兜兜轉轉了很久這才來到了太守衙門。
應該說荀詡對于這次談判多少還是有點誠意的,不僅親自接待了他們,而且禮數(shù)也算周全,這無疑堅定了韓良的信心,對方這樣的態(tài)度至少說明其不愿把事弄僵,那無論談判成功與否,自己的安全多少是有所保障的。
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后韓良將荊義事先寫好的信遞了上去,其內容無非是勸荀詡認清形勢,盡早歸附中山,以免生靈涂炭,也好保全他一家富貴云云,荀詡看完信之后表現(xiàn)得頗為平靜,讓人摸不透其內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幸虧韓良事先對其為人有所了解,故此也不著急。
“聽說你們最近剛剛在大望縣擊破了聯(lián)軍?”忽然荀詡開口問道。
韓良聞聽不禁心中好笑,暗道人都說荀詡此人精于算計,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他看完書信也不表態(tài)究竟是投降還是不投降,反而想從自己嘴里套問情報,既然如此那干脆來個將機就計,嚇唬嚇唬他,思想到此韓良不禁開口道:“正是,我軍之前在大望縣重創(chuàng)了聯(lián)軍,斬獲甚多,如今上庸諸郡是元氣大傷,朝不保夕,太守您若是盼著他們來援助南陰我勸您最好還是打消這念頭?!?p> 荀詡聞聽表面上沒動聲色,可韓良還是在其眼神中捕捉到了些許驚訝,很明顯韓良的話還是讓其內心產(chǎn)生了動搖。
“呵呵,你這番話未免有些不盡不實吧?”不過荀詡畢竟老奸巨猾,表面上依舊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似乎根本就不相信韓良所說,后者知道此時自己解釋得越細反而容易陷入被動,對付這種人最好就是把話說的模棱兩可,讓其自己去琢磨,越摸不透情況這些人內心的不安才會越大,思想到此韓良不禁一陣冷笑。
“我說的都是實情,至于信與不信就在于太守您了。”
果然韓良表現(xiàn)得越是這么漫不經(jīng)心荀詡的疑心就越重,屋內一度陷入了沉默,隔了許久荀詡才接著說道:“就算你說的都是實情,援軍一時來不了,可我這南陰城兵精糧足,墻高水深,就憑貴軍恐怕一時也難以攻克吧?”
韓良聞聽冷笑道:“太守你也未免太自大了吧?想我們中山軍自從起兵一來戰(zhàn)必勝,攻必取,所向無敵,你這區(qū)區(qū)一個南陰城又何足道哉?之所以戰(zhàn)事拖延至今只因我們中山王和大帥體恤軍民,不愿意看到生靈涂炭。太守若是能趁此時機歸順,上可謂造福于民,下可以保全身家,何樂而不為呢?可若是冥頑不靈,您這城中的糧草總有用完的一天,到時候非但全城軍民要跟著受連累,您自己也要落個身敗名裂吧?”
韓良這番話句句切中要害,荀詡聞聽也不禁神色一變,其實他最清楚聯(lián)軍之前唯一的勝算就是切斷中山軍的兩道,然后來個前后夾擊,然而伴隨著大望縣一戰(zhàn)這一切都已經(jīng)化為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