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忽給管仲和鮑叔牙安排了個任務,去各地大批量的收購小麥,能收多少是多少。
由于此時已經是周歷的八月底,最多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晚了,冬小麥就錯過了播種的時間,只能等到來年。
所以,鄭忽給了管鮑半個月的時間并且告訴他們,無論能收多少,半個月之后一定要回到長葛。
管鮑二人也大致猜測出鄭忽或許是想種冬小麥,心中略顯疑惑。
在他們看來,要增加產出,多種粟才是正理,而且此時秋收剛過,正是休耕蓄養(yǎng)地力的時候,這個時候種小麥,來年種粟時,地力極有可能消耗殆盡,最終導致粟產量減少。
二人雖不解其意,卻依舊帶著鄭忽給予的三百金領命而去。
鄭忽看著二人臨走時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微微一笑。
冬小麥在中國開始種植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
不過在《逸周書·嘗麥解》中有提到“維四年孟夏,王初祈禱于宗廟,乃嘗麥于太祖”。
麥四月成熟,這便是周時期已經有種植冬小麥的確證。
但是在此時小麥并沒有大規(guī)模的種植,小麥也只是做為一種輔糧而存在,供那些吃夠了粟的貴族嘗嘗鮮。
不過,誰也想不到的是,在未來小麥將會統(tǒng)治整個北方,與南方的水稻交相輝映,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主食。
這也是時代的局限性了,在生產力落后,石磨還未被發(fā)明出來的此時,小麥蒸煮的味道實在是不敢讓人恭維。也只有那些貧窮的庶人才用小麥來充饑,味道雖然不怎么樣,但是只要不餓著肚子就是一種幸福。
而鄭忽在長葛的府庫中也只找到了十石左右的小麥,按漢代一石等于兩市斗,一市斗等于十三點五斤來說,長葛府庫的小麥存量三百斤都不到,而且還都是陳麥,用來釀酒是可以,但是要用來播種的話,鄭忽真不敢保證存活率。
打發(fā)了二人,鄭忽回到自己的書房,說是書房,其實也剛收拾出來沒幾天,并沒有什么書,除了鄧方送來的有關長葛的資料文牘,就剩下大量的空白竹簡,這也是鄭忽刻意吩咐的。
鄭忽這幾天沒事的時候總會待在書房里不出來,在空白的竹簡上寫寫畫畫,燕不知道鄭忽究竟在搞什么鬼,見鄭忽現(xiàn)在吃住都在書房,很少回寢殿,有時候奮筆疾書到半夜,第二天又跑到鄉(xiāng)下去巡視,有些心疼也有些幽怨。
鄭忽沒時間去關注燕的情緒變化,他現(xiàn)在有些焦頭爛額,有很多問題亟待著他去解決。
例如,如何引導民眾種植小麥、公田的耕種問題、缺少耕具的問題、耕種方法落后的問題、蒸餾器的打造問題、人口流失問題以及戶籍制度如何建立……
所有的這些,都讓鄭忽無暇抽身,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鄭忽雖然有些心焦,但絕對沒有失去理智,他可不想學習隋煬帝,將幾十年才能做成的功業(yè)用短短幾年完成,最后導致天怒人怨,不但家業(yè)被別人篡奪了,還被人安上一個“煬”的惡謚,上千年都翻不了身。
“公子,你畫的是甗(yǎn)么?”燕將一些水果和飴食放在案幾上,看著鄭忽在竹簡上畫的歪歪扭扭的蒸餾器開口詢問道。
“甗,你見過這種東西?”鄭忽有些疑惑,他還以為這個時代不會有這種東西,正在為如何將這種東西描述出來讓工匠打造而發(fā)愁,因為他畫出來的作品,如果不仔細看,他自己認不出來。
卻沒想到燕一眼就看了出來,并且說出了器物的名稱。
“庖廚處應當就有此物?。俊毖嘤行┟曰蟮目粗嵑龅?。
看著燕迷惑的小眼神,鄭忽突然感覺自己被鄙視了。
一刻鐘之后,等庖廚那邊的雍人抬著一套青銅制的大甗過來后,鄭忽這種被鄙視的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鄭忽面前的”甗“,是一種蒸食用具,可分為兩部分,下半部是高足的鬲(lì),用于煮水至沸騰,上半部叫做”甑“,也就是籠屜,甑底部本身就是網眼,用來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原理是一樣的,只需要上面加個頂蓋、管道和冷卻裝置,讓蒸汽能夠凝結流出來,就是鄭忽想要的蒸餾器了。
這東西,夏商時代就隨處可見了……
鄭忽雖然在自家侍女面前鬧了個大紅臉,但是作為一個臉皮已經開始向縱深方向發(fā)展的準政客,鄭忽很快就將情緒調整了過來。
既然有了模板,讓工匠們照葫蘆畫瓢,造一個蒸餾冷卻酒的器皿,也就是了,自己還費那功夫干嘛?
又圍著甗轉了一圈,仔細的瞧了瞧,鄭忽轉身,背著手,哼著小曲再次回到了書房。
燕感受到鄭忽喜悅的心情,一邊打發(fā)迷惑不解的雍人將甗抬回去,一邊為自己能夠幫到鄭忽而暗暗竊喜。
回到書房,鄭忽立馬就將畫著蒸餾器的竹簡扔到了一邊,那拙劣的畫作,讓鄭忽特別想感謝當年教他美術的體育老師。
既然蒸餾器的問題已經解決,那么現(xiàn)在擺正鄭忽面前最重要的兩個問題是小麥的推廣種植問題和青壯勞力的流失問題。
第二個問題得等到鄧方回來才能夠著手解決。
至于第一個問題,雖說現(xiàn)在鄭忽積累了不少人望,但是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們普遍認為秋冬是休耕蓄養(yǎng)地力的時候,如果這時候進行耕種,地力流失是必然,此時又沒有化肥,想要保持地力只有用糞便,但這又引出來一個問題,由于此時不是深耕,想要以糞便養(yǎng)地需要犁具和耕牛,而耕牛在古代中國一直都是緊俏貨,歷朝歷代都有不許私殺耕牛的法令,對此鄭忽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實在是這根本不是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犁具倒是不缺,但是破土用的犁鏵卻是木制的,這種東西翻土的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看來只能令人打造青銅犁鏵先湊合著用”
鄭忽何嘗不想祭出曲轅犁這個大殺器,但是時間趕到的太緊,等將曲轅犁搞出來并且大規(guī)模推廣時,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鄭忽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畢竟如果鄭忽鼓勵種冬小麥卻導致長葛第二年粟的產量下降,甚至是絕收,鄭忽就只能在長葛民眾的怒火下倉皇跑路了。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是長葛的民眾都吃不上飯了,鄭忽留在鄭國也沒什么意義了。
自家食邑的民眾都不支持自己了,你還能指望別的地方的國人對你另眼相看,做夢去吧!